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考、期末將至,記住這些初中物理基本知識點,成績一定不會差!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上課一聽就懂,下筆就各種錯;題目拿來就做,沒看清條件就寫

做難題沒思路,但給一點點提示馬上能做出來,看完解析高呼“當時我怎么沒想到”

這是屬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期末如何進前十?前三?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基本概念概要,解決初二期末/初三中考的基礎中檔題,助力中考!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測量

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單位是長度單位。

⒉時間t:主單位:秒;測量工具:鐘表;實驗室中用停表。1時=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質量m: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主單位:千克; 測量工具:秤;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二、機械運動

⒈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的運動。

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⒉勻速直線運動:

①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 比較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b 比較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時。

三、力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

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净瑒幽Σ、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公式: m=ρV 國際單位:千克/米3 ,常用單位:克/厘米3,

關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讀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3千克。

⒉密度測定:用托盤天平測質量,量筒測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面積單位換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壓強

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

壓力產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壓強單位:牛/米2;專門名稱: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2。】

改變壓強大小方法:①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②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⒉液體內部壓強:【測量液體內部壓強:使用液體壓強計(U型管壓強計)!

產生原因:由于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產生壓強;由于液體流動性,對器壁產生壓強。

規律:①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壓強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壓強也越大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大的,壓強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體某點的豎直高度。]

公式:P=ρgh h:單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氣壓強:大氣受到重力作用產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定大氣壓強數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管傾斜后,水銀柱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個標準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盒式氣壓計)。

大氣壓強隨高度變化規律:海拔越高,氣壓越小,即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沸點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產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紾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紾-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紾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懸浮時:F。紾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上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糉物 且 ρ物>ρ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330720.html

相關閱讀:初中物理知識點:物質的三態及其基本特征
初中物理知識點:電能的概念
2012初中物理外力作用總復習
初中物理樂音三要素知識點總結
中考物理概念公式復習之機械運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