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超過100座南極冰山正漂向新西蘭南島,它們可能是由一塊面積達30平方公里的大冰山分裂而成,而上次新西蘭海岸出現如此大規模冰山群還是在1931年。對此,專家表示,冰山分裂漂移本身屬于正常現象,至于是何種原因造成這次冰山大規模漂移,還需要在長期觀察并獲得科學依據的情況下才能得出結論。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冰川學研究室研究員閆明介紹說,處于南極大陸上的冰川和冰架,會從中間地帶向四周不斷運動,當到達邊緣地帶時,由于內部張應力的作用,會發生分裂并形成冰山漂浮在海面上。這些都屬于正常的自然現象,也是冰川動力學的一部分。對于此次的冰山群是由面積30平方公里的大冰山分裂而來的推測,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實驗室副主任任賈文表示,面積為幾平方公里的冰山常有,但30平方公里的的確不多,這可能是由于冰川內部張應力聚集的結果。張應力的聚集造成冰川的大規模分解。而如此多的冰山向同一個方向漂去,也有可能是洋流的作用所致。
盡管指出冰山分裂漂移屬正,F象,但對于這次南極冰山大規模“搬家”的原因,兩位專家都表示需要經過長期觀察并獲得科學依據后才能給出結論。任賈文說,冰川張應力聚集造成大規模分裂后,會在一段時期內處于穩定狀態,重新聚集張應力,直到下次分解,這是正常狀態。但如果大規模分裂后冰川仍在不斷分解,就需要從氣候或冰體動力等其他因素上尋找原因。閆明則表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非常復雜,并不排除有大的冰體分解現象的可能,關鍵是要有科學依據。而科學依據是建立在對這些區域冰川監測的基礎上的,如果僅從單一事件引發很多聯想,在科學上是不嚴謹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61619.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最大的島嶼群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