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
那時候,教授極少,不像現在,教授似乎可以“批發”的。
準確地說,
這一學期是考查,
第一組,去調查補鞋。那時的皮鞋是高檔商品,用破了要補,哪像現在,從不補鞋,破了就扔。
第二組,去菜市場調查小菜價格。
第三組,去商場調查處理品。
這下,大家都有點怵。不過,既然是考查課,只要認真去做了,老師一定會打個及格的。我被分在調查補鞋組,剛好皮鞋有個小洞,正需要補呢。那時補鞋一般是一兩角錢的生意,我們一個月生活費不過十七塊五角,兩角錢也能起大作用的,一碗面條才一角二分呢。
下一次上課,
這有什么好匯報的?
不過,我們還是一是一、二是二地
——
其實,這種事還是可以講價的,不是把價講下來,而是讓皮匠付出更多的勞動和成本。既然是按面積收費,那補的圈子內,你可以叫他多扎幾道線啊。
我恍然大悟,確實,那樣補出的皮鞋扎實多了,又沒有違背皮匠的收費標準。
真正是教授,只有他才想得到,絕了。
更絕的還在后頭。調查小菜的這組匯報完了,
同學們吃驚。
——
我們調查的時機不對。當時大家想,就是做個作業,所以早早地上了菜市場,隨便問,算是完成任務。這時菜農或販子才挑著菜來,所以貴,因為這時菜看著水靈鮮嫩。到了十一點以后,菜葉子開始萎縮了,菜也就便宜下來了。
送別李教授那天,全校同學們自動停課,一程又一程,把他送到山上下葬。
天降大雨。
我們大哭。
(選自《
中國度小小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86869.html
相關閱讀:初中小小說閱讀《鞋》
希臘神話故事兩則《普羅米修斯》《阿喀琉斯之死》閱讀及答案
《最后一壺水》閱讀答案
范子平《上大學去》閱讀答案
閱讀《外婆中醫》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