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回答問題。
〔甲〕
他不厭其煩地圍著你轉,好像你來自鐘鳴鼎食之家,其實你不過是引車賣漿者流。他們麻利周到,一邊抖著白圍裙一邊迎你進門,你兜肚里才準備了一毛或兩毛錢,但依然能夠大步向前,坐上高位。他先是給你的脖子繞上一圈白紙,再撒些兒白粉,輕輕地系上白圍裙。他并不似梁實秋行先生描寫的那么魯莽,那么不講衛生;不,他們的手總是很柔軟的,態度總是很溫和的。他的剪子磨了又磨,落刀之前總要先在自己手上試試刀鋒。他們的剃刀決不會落在你咽喉管道上,而是準確無誤地掠過你的臉皮,就跟風吹過水面一樣。你舒服地仰面兒躺著,把眼睛微微地閉著,
(a)
他俯首奏刀,好比外科大夫在給病人做手術。
你若是稍稍皺個眉頭,他就忙不迭地問,
“
是手太重了嗎?
”
或者說,
“
讓我把椅子再旋低一些,這樣就好了。
”
洗發時,他自己用手先試試水溫,覺得適度了,才讓溫水順著毛巾流下來。水若是流進你的脖子,或是濺到你的眼睛,他會十分抱歉地用干毛巾替你揩凈;他從不吝惜肥皂,更不節約時間。他想像你是趕去做新郎或是出席一個盛宴,假如有一根發絲沒有抖掉,使你不舒服,你就有理由發脾氣;而你如果不發脾氣,你就是一個既尊貴又客氣的好人。
〔乙〕
我是急性子。剃頭
——
不,如今該說理發了
——
我喜歡像摘帽子一樣便當。但當我坐在皮革旋轉高蹺椅上時,理發師也高坐著看雜志,和我并列。從鏡子里望去,見他手指上夾著香煙,好像等待理發不是我,而是他。我說了兩個字:理發!但發廊的音響設備太好,我從鏡子看到自己張著大口但發出來的卻是歌聲一片。等到理發了,他問我要
“
干
”
要
“
濕
”
,要燙
“
全頭
”
,還是
“
半頭
”
,要不要喝點什么,比方咖啡,冷飲之類。要不要請小姐替你把脖子端正一下?這些問題當然和費用有關,我都聰明地拒絕了。他開始用白眼看我,覺得我不夠
“
帥
”
,只配用電剪子了。通上電,我明白生命已操在他手,無論他如何
“
處理
”
我的頭,我都不能有異議了。
(b)
只聽
“
喳喳
”
聲,落發知多少!
我想萬一他把我剃成陰陽頭,或是和尚頭,我能不照單付錢嗎?正想著如何脫身,卻聽見他說,
“
你自己去洗頭吧,別把水龍頭開得太大!
”
1
、比較甲、乙文段理發師的不同服務態度以及
“
我
”
由此產生的不同感受。
答:
*2、比較a、b兩處劃線句子語言的特點,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
3、作者通過昔今不同的理發匠的對比,反映了什么樣的社會現實?讀了本文,你有什么感觸?試聯系現實實際,探究其成因。
答:
1、熱情、溫和、細心、周到,覺得自己十分尊貴;冷淡、無禮、粗心,覺得心底悵然。
2、(a)處運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理發師的用心、細心;(b)處運用擬聲詞和感嘆句,形象地寫出作者驚心的聽覺和無奈的感嘆。
3、物質文明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卻在退化。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鼓勵有不同的看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08142.html
相關閱讀:初中小小說閱讀《鞋》
希臘神話故事兩則《普羅米修斯》《阿喀琉斯之死》閱讀及答案
《最后一壺水》閱讀答案
閱讀《外婆中醫》附答案
范子平《上大學去》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