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雞西市,26-30
,12
分)
閱讀《每一縷陽光都該照耀到新生命》,回答26—30
題。(共12
分)
每一縷陽光都該照耀到新生命
張鴻勛
①
那天早上發生了日食,我看到了現場直播,也看到了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和宣傳。五百一遇,很多人都說太幸運了,太震撼了,有的甚至說,太值了。尤其是重見天日的那一刻,感覺看到了極大的奇跡。
②
我問朋友:日食是什么?很多種答案,有一位朋友回答:是影子,是月亮的影子。我再問:一個影子,人們為什么會那么欣喜若狂呢?答:是感覺到一種重見天日的欣喜。
③
人們通常認為一些很不尋常的事情才是奇跡,其實每時每刻都有和日食一樣的所謂的奇跡發生,而每一縷新陽光照耀到的都應該是新的生命,因為那是新的當下。
④
說到陽光,我想起了第一次下礦井,那是印象非常深刻的經歷,在極為寂靜的井下500
米處,頭上的礦燈照射出隱約燈光,周圍異常安靜,只有近處巖層滲出的地下水發出的“
叮咚,叮咚”
的聲音,摻雜著遠處隱約傳來的掘煤的爆破聲。
⑤
那個礦井和后來我去過的其他礦井不同,煤層質量雖然很好,但是非常薄,是斜帶型分布,最窄的地方只有70
厘米高,上下都是巖層,進去之后必須趴下來手腳并用地爬行。我們爬進了礦工俗稱的“
掌子面”
,也就是工作區。一線礦工在這里把小型爆炸后崩落的煤塊向外搬運。我第一次體驗了礦工是怎樣工作的,也趴在地上比劃了兩下,發現這是一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環境,他們像是地層深處的蚯蚓。
⑥
我們實在待不下去的時候,準備上來,鉆入上下有鐵板、周圍一圈鐵柵欄的吊籠,這就是電梯了,除了沒有樓層顯示以外,電梯速度很均勻,嘎吱作響,500
米,相當于一百多層樓宇的封閉電梯,手抓著吊籠上冰冷的螺紋鋼,所有人都鴉雀無聲。當吊籠從地面升起的剎那,刺眼的陽光灑在我們每一張黧黑的臉上,我們全瞇起眼睛,眼淚流下來。走出吊籠,我在臺階上靜默良久。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的感動,應該和看到日食沒有什么不同,再重復一次:每一縷陽光都應該照耀到新的生命,因為那是新的當下。
⑦
如果我們還有解不開的煩惱,去體驗吧:如果你覺得自己郁悶得要自殺,帶點好吃的去一次兒童醫院的白血病病房;如果你覺得自己病得比較重,帶點玩具去看看腦癱的孩子;如果你痛失了親人,去看看地震災區人們的生活;如果你覺得學業或者工作不堪重負,下一次礦井吧。說多少勸解的話都沒有意義,真的,請體驗一次:請暫時把你認為不可解決的煩惱扔開,去一趟,我保證你會把煩惱徹底拋開,拍拍灰塵嘲笑自己。
⑧
因為,這是我曾經的體驗。
(摘自
《青文摘》,有改動)
26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內容。(2
分)
27
.作者為什么在文章的開頭寫日食現象?(2
分)
28
.文章第
④
段劃線處屬于什么描寫?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
分)
29
.在文章第
⑤
段中,礦工為什么把工作區稱為 “
掌子面”
?(2
分)
30
.通過閱讀本文,你一定會感受到當下的幸福,結合你的經歷,談談感受。(3
分)
【答案】
26.
作者通過一次下礦井的經歷,感悟到幸福從未遠離我們,告訴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27
.為了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為后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8.
環境描寫,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烘托了人物緊張的心情。
29.
因為礦井的煤層非常薄,是斜帶型分布,最窄的地方只有70
厘米高,上下都是巖層,進去之后必須趴下來手腳并用地爬行,所以礦工把工作區稱為“
掌子面”
。
30.
示例:
經歷:一次放學回家,我看到一位腿腳有缺陷的同學一瘸一拐地走回家。
感受:看到她我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雖然我沒有富裕的家庭,沒有漂亮的外貌,但我有健康的身體,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眼前的幸福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78088.html
相關閱讀:初中小小說閱讀《鞋》
希臘神話故事兩則《普羅米修斯》《阿喀琉斯之死》閱讀及答案
范子平《上大學去》閱讀答案
《最后一壺水》閱讀答案
閱讀《外婆中醫》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