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夏的信義路上,常常會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頭土臉,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裝,中山裝里還有一件破舊的毛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著脖子,看來往的行人,也不說話,只是輕輕地搖動手里的獎券。
他很少會站起來走動。當他站起,我才發現他的椅子綁在皮帶上,走的時候,椅子搖過來,又搖過去。他腳上穿著一雙老式的大皮鞋,搖搖晃晃像陸上的河馬。
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賣自助餐攤子的面前,想買一些東西來吃,攤販看到他,通常會盛一盒便當送給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對準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飯,他就地睡午覺,仍是歪著脖子,嘴巴微張。
到夜晚,他會找一塊干凈擋風的走廊睡覺,把椅子解下來當枕頭,和衣而睡。
我觀察流浪漢很久了,他全部的家當都帶在身上,幾乎終日不說一句話,可能他整都不洗澡的。從他的相貌看來,應該是北方人,流落到這南方的街頭,連最熾熱的夏天都穿著家鄉的厚衣。
對于街頭的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會投以厭惡與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則投以同情。
我每次經過那里,總會向老人買兩張獎券,雖然我知道即使每天買兩張獎券,對他也不能有什么幫助,但獎券使我感到心安【A
】。
記得第一次向他買獎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獎券和他的衣服同樣的油膩污穢,他緩緩地把獎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著,摸索半天掏出一個小小的紅紅塑料套。這套子竟是嶄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獎券裝進紅色塑料套,由于手的笨拙,做這個簡單的動作也十分艱難。
“
不用裝套子了。”
我說。
“
不行的,討個喜氣,祝你中獎!”
老人終于笑了,露出有空缺的幾顆牙,說出充滿鄉音的話。
他終于裝好了,慎重地把紅套子交給我,紅套子上寫著八個字“
一券在手,希望無窮”
。
后來我才知道,不管是誰買獎券,他總會努力地把獎券裝進紅套子里。慢慢我理解了,小紅套原來是老人對買他獎券的人一種感激的表達。每次,我總是沉默著耐心【B
】等待,看他把心情裝進紅封套,溫暖四處流動著。
和老人逐漸認識后,有一冬天黃昏,我向他買獎券,他還沒有拿獎券給我,先看見我穿了單衣,最上面的兩個扣子沒有扣。老人說:“
你這樣會冷吧!”
然后,他把獎券夾在腋下,伸出那雙油污的手,要來幫我扣扣子,我遲疑了一下,但沒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時我真正感覺到人純凈的善意,在老人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鼻子因而發酸。
老人依然是街頭的流浪漢,我依然是我,向他買著無關緊要的獎券。但在我們之間,有一些友誼,裝在小紅套,裝在眼睛里,裝在不可測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買過很多很多獎券,從未中過獎,但每次接過小紅套時,我覺得那一刻已經中獎了,真的是“
一券在手,希望無窮”
。我的希望不是獎券,而是人的好品質,它不會被任何境況所淹沒。
“
好雪片片,不落別處!”
它美麗地落下不見了,但灌溉了我們的心田。
1.
本文的線索是什么?(2
分)
2.
第(1
)段中有關描寫老人外貌的句子,對刻畫老人形象起了什么作用。(2
分)
3.
本文語言意蘊豐富,讓人回味無窮。請結合語境,任選文中【A
】或【B
】處的加點詞語加以品析。(2
分)
4.
文中兩次出現“
一券在手,希望無窮”
,分別說說它們不同的含義。(4
分)
(1
)
(2
)
5.
文章題目“
不落別處”
改為“
賣獎券的老人”
好不好?請闡述理由。(3
分)
答案:
1
、買獎券(或:賣獎券;或:獎券)
2
、以外表的丑陋、怪異反襯他內心的美麗、善良。
3
、A
處,寫出“
我”
對老人的同情,表現“
我”
的善良。
4
處,寫出“
我”
在默默享受著老人的友好情意,表達“
我”
對老人的尊重、理解。
5
、(1
)是老人度買他獎券的人的祝福;(2
)暗示“
我”
的心中萌生了作一個好人的愿望。
6
、不好,原題形象、深刻,暗示老人的善良、愛心已滋潤了“
我”
的心田,使“
我”
擁有了做人的好品質。“
賣獎券的老人”
只是交待了老人的身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87454.html
相關閱讀:范子平《上大學去》閱讀答案
初中小小說閱讀《鞋》
希臘神話故事兩則《普羅米修斯》《阿喀琉斯之死》閱讀及答案
閱讀《外婆中醫》附答案
《最后一壺水》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