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顯“影”
關于容器中的顯“影”現象,張英、王士楨在《淵鑒類函》中也有記載:“真率齊筆記云:關關贈余本明以青華酒杯。酌酒輒有異香在內,或有桂花,或梅,或蘭,視之宛然,取之若影,干則不見矣。”由此可知,關關贈余本明的酒杯不止一個,且每個酒杯裝酒后會顯示出不同圖像。顯然。杯中顯“影”并非偶然,它是人們對酒杯特意加工后形成的。
“徐州護戎陳皋供奉,行田間遇開墓者,得瑪瑙盂,圓凈無雕鏤紋,盂中容二合許,疑古酒卮也。陳用以貯水注硯。因間硯之中有一鯽,長寸許,游泳可愛。意為偶汲池水得之,不以為異也。后或疑之,取置缶中,盡出余水,驗之魚不復見。復酌水滿中,須臾一魚泛然而起,以手取之,終無形體可拘。復不可知為何寶也。余視之數矣。”
1979年,山西省侯馬市一工廠科技人員,通過長期研究,仿制蝴蝶杯獲得成功。
蝴蝶杯的實驗原理:
在杯底中央嵌裝一枚凸透鏡,在杯腳里以細彈簧(游絲)裝上一個彩蝶,只要杯受微小干擾,彩蝶就能舞動。杯中無酒時,彩蝶在凸透鏡焦點之外,造成與人眼同側的實像,人眼視之很模糊。斟酒入杯后,這層透明的酒成了一枚凹透鏡,凸透鏡與凹透鏡組合成為復合透鏡。復合透鏡的焦距比凸透鏡的焦距大,彩蝶便落在復合透鏡焦距之內,造成了放大的虛象,大約位于明視距離處。此時復合鏡起放大鏡作用,故人眼很清楚地看到放大了的蝴蝶。因杯拿在手里會有點抖動,蝴蝶也就翩翩起舞了。古人硯中可能沒有彈簧,但水面微小的波動,足以使鯽“游泳可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12026.html
相關閱讀:中考物理概念公式復習之機械運動
初中物理知識點:電能的概念
初中物理知識點:物質的三態及其基本特征
初中物理樂音三要素知識點總結
2012初中物理外力作用總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