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巧用乒乓球做實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探究實驗一: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

利用乒乓球粘上一根細線,讓掛在細線下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發生的音叉又會迅速把乒乓球彈開,但乒乓球在重力作用下又會回落,并再次與音叉接觸,發生的音叉又把乒乓球彈開。

實驗效果:該實驗的特點是能見度高,全班的每位同學都能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的全過程。同時實驗的趣味性也比較強,學生感覺新穎、奇特,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探究實驗二:氣體的熱脹冷縮

在講到溫度計的原理時,需要介入熱脹冷縮的知識,盡管有的同學可能知道這一現象,但如果有一現象明顯的實驗來驗證,效果就更好了。方法很簡單,將一踩癟的乒乓球,放在熱水里,里面的氣體由于溫度升高,體積膨脹,會使乒乓球復原。

實驗效果:證明了氣體的熱脹冷縮的特點,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探究實驗三:分離密度不同的物質的方法

將乒乓球和玻璃球埋入裝有米的大燒杯中,搖晃燒杯,過一段時間,乒乓球從米中“跑”出來。原因就是乒乓球的密度比米小,能上來,此規律能用于分離密度不同的物質。

實驗效果:這個實驗簡單易做,現象明顯,還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探究實驗四: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在礦泉水瓶中裝滿水,用乒乓球蓋嚴瓶口,手按住乒乓球把瓶子倒過來,放開手后水不會流出來乒乓球也不會下落。

實驗效果:此實驗說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直觀形象、生動有趣,比用任何語言描述效果都要好。

探究實驗五: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在一漏斗下放一乒乓球,手放開,乒乓球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下落,如果從上往下不斷的向下吹氣,可看到乒乓球不落下。

實驗效果:這一實驗說明了流體流速越快的位置壓強越小,上部壓強小,下部壓強大,所以乒乓球不會落下。另外還可以將乒乓球放在一燒杯中,對著燒杯口吹氣,會發現乒乓球從燒杯中跳起來,跳入另一燒杯中,此實驗也充分證明了流體流速越快的位置壓強越小。

探究實驗六:浮力產生的原因

將一只塑料可樂瓶剪去底部(瓶頸的截面直徑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徑)。如圖甲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內,從上面倒入水,觀察到有少量水從乒乓球與瓶頸縫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直到水倒滿后,乒乓球還沉在水底并沒有浮起來,因為乒乓球下部沒有水,所以沒有受到水對其向上的壓力,只有水對乒乓球豎直向下的壓力,所以乒乓球始終沉在水底。如乙圖當用手指堵住瓶頸的出水口,使水慢慢流下并注滿玻璃管后,由于乒乓球的下部有了水,所以受到了向上的浮力,由于乒乓球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所以乒乓球上浮。

實驗效果:該實驗的特點是簡單、醒目、趣味性強。

探究實驗七:機械能的轉化

1、把乒乓球系上細線做成單擺,分析運動過程中的能量轉化。勢能→動能→勢能

2、將乒乓球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乒乓球下落與地面撞擊又被彈起。整個過程中乒乓球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又轉化為彈性勢能又轉化為動能又轉化為重力勢能。

實驗效果:該實驗觀察分析動能與勢能之間的轉換,增加趣味性,使學生以理解。

乒乓球的這些實驗看著簡單,卻給物理教學增添了許多生機與活力。只要我們能留心觀察加以應用,就能培養初中學生對物理學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課后小制作、小發明。通過觀察、測量、分析、綜合、歸納和演繹等,增強學生動手和動腦能力,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培養他們創新意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83475.html

相關閱讀:中考物理概念公式復習之機械運動
初中物理知識點:物質的三態及其基本特征
初中物理知識點:電能的概念
2012初中物理外力作用總復習
初中物理樂音三要素知識點總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