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之地球和地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學習地理不能只盲目做題,更多的是要從題目中掌握知識的漏點,鞏固地理方面的知識點。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篇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之地球和地圖吧!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運動

地球運動 :自轉 /公轉

繞什么轉 :地軸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周期 : 約24小時 /一年

產生的自然現象 : 晝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這篇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之地球和地圖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12512.html

相關閱讀:“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最大的島嶼群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