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健康城市行動戰略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健康城市是世界衛生組織(WHO)面對21世紀城市化問題給人類健康帶來挑戰而倡導的新的行動戰略。它起源于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地區專署的“健康城市項目”,該項目立足于兩點,即城市的概念和一個健康的城市理想境界應該是什么樣的。

城市化是當今全球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城市化的發展給人類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大方便,促進了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據估計,全球已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化的人造空間里。然而,高速發展的城市建設,尤其是工業化的城市面臨著社會、衛生、生態等諸多問題,如人口密度高、交通擁擠、住房緊張、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飲水和食品供應、污染日見嚴重的生態環境、暴力傷害等社會問題,正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

當今世界對城市的存在和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城市不僅僅是片面追求經濟增長效率的經濟實體,城市應該是能夠改善人類健康的理想環境,城市應被看作一個有生命、能呼吸、能生長和不斷變化的有機體。健康城市的概念為城市應該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環境和健康的社會有機結合發展的一個整體,應該能改善其環境,擴大其資源,使城市居民能相互支持,以發揮最大潛能(WHO,1992)。

1986年,WHO首次提出健康城市行動戰略后,一呼眾應。“健康影響評估”由世界衛生組織領航下成為眾多國家和地區的政策規劃工具。公共健康風險評估的把關機制在城市規劃、建筑設計、舊區重建、基礎建設選址、經濟旅游發展等方面都強化健康影響評估的比重。例如,能源政策現在只考慮供電成本、電價及利潤,而沒打進公眾健康和氣候變化廢氣污染的代價。據估計,采用5%的可再生能源可減低14%二氧化硫、13%氮氧化物、5%二氧化碳等。

WHO提出健康城市行動戰略時,加拿大多倫多市首先響應,制定了健康城市的規劃,組織全體市民參與城市衛生建設,取得了可喜成效。隨后,健康城市規劃活動便從加拿大傳入美國、歐洲,而后在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掀起了熱潮,逐漸形成全球各大城市的國際性活動。

在我國,居住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數已由解放初期的幾十個發展到目前的600多個,城市人口迅速增長。1994年開始,由國家衛生部與WHO合作開展此項工作,目前,正式批準加入該項目試點工作的城市和地區有北京市的東城區、上海市嘉定區、海南省海口市、遼寧省大連市及河北省保定市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15111.html

相關閱讀:“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最大的島嶼群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