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我國環境變化的趨勢

1.由于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正在努力實現小康目標,這就使貧困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逐漸縮小,而增長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2.由于改革的逐步深入,產權明確化的資源系統的環境將趨于改善,而產權模糊的資源系統的環境將趨于惡化;

3.城市環境污染的相對強度將緩慢下降,而農村發育起來的鄉鎮企業和新城鎮環境污染的相對強度將逐步提高。這樣一來,一部分環境將改善,而另一部分環境將趨于惡化。同時,全球環境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將呈上升趨勢。環境趨勢的變動,取決于技術進步的速度、改革的力度、政府的環境戰略和政策實施的有效程度。

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路
一、實施持續發展戰略持續發展是21世紀,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正確處理和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相互關系的共同發展戰略,是人類求得生存與發展的唯一途徑,是解決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明智的選擇。我國人均資源有限,人口不斷增長,生態環境壓力日益加劇的情況,也要求必須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牢固樹立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意識 持續發展與協調發展,絕不是少數人的事,而是全國人民的事業。無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普通公民,都應高度關切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充分了解人類活動與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的密切關系,并對未來發展持積極負責的態度,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

三、選擇與建立非傳統的現代化模式縱觀已經或者大體工業化國家的傳統現代化道路,都是靠以資源的高消耗、環境的重污染來支撐經濟高速增長的。面對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狀況,我們只能選擇與發達國家不同的人口、環境、資源組合方式。實際上意味著選擇一種非傳統的現代化發展模式。
四、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保護道路堅決把保護環境當作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來抓。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誰污染誰治理和強化環境管理的三大環境政策,并通過把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以法律、法規形式固定下來,把環保工作納入法制軌道。大力宣傳教育,把不斷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作為一項長期的基本任務。

五、建立科技“引推型”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戰略要努力發展科學技術,建立科技引導和推動型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戰略,推動經濟與科技的結合,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六、正確處理控制人口數量與提高人口素質的關系在今后幾十年中,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始終是解決中國人口問題的首要任務。中國人口政策的著眼點應當是如何為推進中國的現代化準備良好的人口條件,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全面發展,為了滿足廣大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這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解決中國人口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和發展,才能根本改變傳統的生育觀,使我國人口健康發展,并與資源的開發和環境的改善協調起來。

七、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資源管理的關系 制定和實施包括自然資源因素在內的價格改革方案,并逐步修訂有關方針、政策、法規、標準等內容,以期從根本上改變“資源無價、原料低價、產品高價”的扭曲的價格體系,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環境質量改善、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目的;實行資源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對資源使用部門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和轉讓制度;并建立資源核算制度,完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強化資源產業地位,轉變產業運行機制,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八、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經濟建設、城市建設與環境建設應該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環境管理政策,是中國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有益嘗試,應予以堅持和完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47668.html

相關閱讀:最大的島嶼群
初中地理陸地和海洋復習資料
初一地理亞洲人文環境知識點總結
“蘇拉”“達維”即將登陸中央氣象臺首發紅色預警
初中地理的學習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