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敢怒而不敢言_敢怒而不敢言的意思_敢怒而不敢言的故事_敢怒而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成語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成語名字】敢怒而不敢言
【漢語拼音】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近義詞】:郁積于胸
反義詞】:怒發沖冠
【成語出處】
1、唐·杜牧《阿房宮賦》:“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1]
2、明·施耐庵《水滸》第三回:李忠見魯達兇猛,敢怒不敢言,只得賠笑道,好性急的人。
3、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三回:魯桓公身在齊國,無可奈何,心中雖然忿恨,卻不好發作出來,正是“敢怒而不敢言”。
4、《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 桂遷 被隸卒逼勒,只得將銀交付去訖,敢怒而不敢言。”
【成語解釋】心里憤怒而嘴上不敢說。指懾于威脅,胸中憤怒不敢吐露。
【敢怒而不敢言造句】過去的農民面對兇惡地主的不公正待遇,都是敢怒不敢言。
【敢怒而不敢言的成語故事】
《東周列國志》第十三回:魯侯曰:“你今日如何起得恁遲?”姜氏曰:“夜來飲酒勞倦,今早梳妝,不覺過時。”魯侯又問曰:“宿處誰人相伴?”姜氏曰:“宮娥耳。”魯侯又曰:“你兄在何處睡?”姜氏不覺面赤曰:“為妹的怎管哥哥睡處?言之可笑!”魯侯曰,“只怕為哥的,倒要管妹子睡處!”姜氏曰:“是何言也?”魯侯曰:“自古男女有別。你留宿宮中,兄妹同宿,寡人已盡知之,休得瞞隱!”姜氏口中雖是含糊抵賴,啼啼哭哭,心中卻也十分慚愧。魯桓公身在齊國,無可奈何,心中雖然忿恨,卻不好發作出來,正是“敢怒而不敢言”。即遣人告辭齊侯,且待歸國,再作區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715380.html

相關閱讀:泥菩薩過江_泥菩薩過江的意思_泥菩薩過江的故事_泥菩薩過江造句_
欲速不達的意思_欲速不達的故事
一如既往_一如既往的意思_一如既往的故事_一如既往造句_一如既往
出言不遜的意思_出言不遜的故事
吳牛喘月的意思_吳牛喘月的故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