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chūn sòng xià xián
【近義詞】:聞雞起舞、懸梁刺股、 囊螢映雪、鑿壁偷光
【反義詞】:茍且偷安
【成語出處】《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
【成語解釋】誦、弦:古代學校里讀詩,只口誦的叫“誦”,用樂器配合的叫“弦”。原指應根據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后泛指讀書、學習。
【春誦夏弦造句】 如果我們能夠春誦夏弦,學業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春誦夏弦的成語故事】
凡教育太子及太學生,一定要因時制宜。春夏二季教手執干戈的武舞,秋冬二季教手執羽籬的文舞,地點都是在東序。小樂正負責教執干舞,太骨幫助他;籬師負責教執戈舞,籬師皿幫助他。旎人負責教南夷之樂,太青則在旁擊鼓為節。春季誦讀詩章,夏季練習為詩章譜曲,這兩項都由太師來教。秋冬在警宗學禮,由主管禮的官員來教。冬季讀《尚書》,由精通《尚書》的官員來教。教禮是在警宗,教《書》是在上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852054.html
相關閱讀:吳牛喘月的意思_吳牛喘月的故事
泥菩薩過江_泥菩薩過江的意思_泥菩薩過江的故事_泥菩薩過江造句_
出言不遜的意思_出言不遜的故事
一如既往_一如既往的意思_一如既往的故事_一如既往造句_一如既往
欲速不達的意思_欲速不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