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jī quǎn bù liú
【近義詞】:斬盡殺絕、寸草不留、一干二凈
【反義詞】:秋毫無犯、雞犬不驚
【成語出處】《三國志·荀?傳》:“引軍從泗南攻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成語解釋】形容屠殺殘酷,連雞狗都不能幸免。
【雞犬不留造句】 他們是為了報答你的恩情,才送給你;你倒說是雞毛蒜皮。
【雞犬不留的成語故事】
相傳在很早以前有兩家鄰居,東家以賣雞為生,西家以賣蒜為生。兩家人的生活都很辛苦,賣雞要早起拔雞毛,弄得滿地都是雞毛;賣蒜的要早起剝蒜皮,弄得滿地都是蒜皮。本來兩家相安無事,但一刮風就出事了:刮東風時,雞毛會被吹到西家院子里,而刮西風時,蒜皮會被吹進東家院子里。兩家經常為這些事爭吵。
有一次,兩家的矛盾升級了。賣蒜的與賣雞的打起架來,雙雙負傷,最后對簿公堂?h官一看是為了“雞毛”和“蒜皮”這樣的小事,便說:“這等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來對簿公堂!每人十大板,回去反省吧!”外面的人有人說縣官不公,有人則說其做得對,兩種說法似乎都有道理。后來,“雞毛蒜皮”便傳開了,并漸漸被用來表示那些瑣碎、不起眼的事或價值很小的東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878162.html
相關閱讀:出言不遜的意思_出言不遜的故事
欲速不達的意思_欲速不達的故事
吳牛喘月的意思_吳牛喘月的故事
一如既往_一如既往的意思_一如既往的故事_一如既往造句_一如既往
泥菩薩過江_泥菩薩過江的意思_泥菩薩過江的故事_泥菩薩過江造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