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jīn gāng nǔ mù
【近義詞】:橫眉怒目、氣勢洶洶
【反義詞】:和藹可親、 一團和氣
【成語出處】《太平廣記》卷一七四引《談藪》:“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嘗游鐘山開善寺,謂小僧曰:‘金剛何為努目?,菩薩何為低眉?’小僧答曰:‘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憮然不能對。”
【成語解釋】形容怒目,睜大眼睛,眼珠突出,面目像金剛一樣威猛可畏。
【金剛怒目造句】這個壯漢一發怒起來,金剛怒目,讓人不敢接近。
【金剛怒目的成語故事】
金剛,譯自梵語Vajra,音譯“?日羅”或“跋折羅”,意為金中最剛,用以譬喻牢固、銳利、能摧毀一切。一般為“金剛力士”的略稱。是執金剛杵守護佛法的兩天神(俗稱哼哈二將)。常安置在寺院山門左右。左稱“密執金剛”,右稱“那羅延金剛”。造像多裸露全身,纏衣裳于腰部,怒目作勇猛之相。寺院四天王像通常亦稱“四大金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893794.html
相關閱讀:一如既往_一如既往的意思_一如既往的故事_一如既往造句_一如既往
泥菩薩過江_泥菩薩過江的意思_泥菩薩過江的故事_泥菩薩過江造句_
吳牛喘月的意思_吳牛喘月的故事
欲速不達的意思_欲速不達的故事
出言不遜的意思_出言不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