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題】
請以“讓我想一想”為題,寫一篇作文。文體自選,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50分)
【名師解讀】
“讓我想一想”是命題作文,沒有任何導語,因為這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口頭語,樸素平實,易于理解。但樸素平實的口頭語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想一想”正體現了“在關注生活中學會思考”的理念。
什么情況下我們要“想一想”呢?遇到某個問題,某件事或處于某種情境之中。為什么要“想一想”呢?因為獨立而深入的思考,能反思自己的行為軌跡,做出理性的判斷。
如果說去年南京市的作文題《想想別人》是在努力引導學生關愛他人,為人著想,偏重于情感的培育;那今年的題目就是努力引導學生關注內心。
“思”與“行”是分不開的,思考的內容和結果直接指向我們的生活實踐。無論是家庭生活、學校生活或者社會生活,都值得用心“想一想”。因此在選材上,學生有自由選擇的廣闊天地。在緊張繁忙的學習生活里,我們要學會停下來,靜一靜,想一想,智慧地表達對生活的思考。
讓我想一想
清淺的月光拉長了我的影子,我佇立在窗前。父親那雙厚實的大手拍著我的肩膀,我回頭,迎著他的目光:讓我想一想。
初三的課業負擔繁重,高中更是不必說了,父母替我考慮,讓我放棄每周一次的繪畫課程,好讓我潛心于學業。
我回到畫架前,擲畫筆時的赤紫色顏料濺得滿紙狼狽。
六年啊,六年的學畫之路,就這樣讓它中斷了?
記得六年前的春節,爺爺拉著我一步步走上老家古舊的閣樓。他蹲下身,從沉重的大箱子中翻出一張泛黃的畫,遞給我。爺爺說,這是他年輕時的作品。我緩緩地展開這幅畫,畫上有一只用炭筆勾勒的貓。這花貓伏在地上,尾巴彎出好看的弧度,明凈的眼在慵懶的黃昏中顯得尤其明亮,須毛清晰可見。它的周身都籠罩著一種繾綣的光芒,我差點就真的要伸出手輕輕撫摸它柔軟的身子……我盤腿坐在閣樓里端詳它,許久才抬頭,問爺爺:“這真的是您畫的?”爺爺點點頭:“從前啊,我也很喜歡畫畫,可惜……”他的嗓音很沙啞,似乎還飽含著淡淡的憂傷。但我仍像先前一樣激動,一樣震撼,仿佛落下去的太陽會突然從西山背后跳出來,金黃耀眼。
我開始學畫,開始留意生活中諸多的細微之處,然后試著用畫筆去表現。背上畫袋,去請老師指點。當對著石膏像百思不得其解,而后疑云散盡時,我常領會到什么叫“欣喜若狂”……
時光的梳篦,讓我逐漸有了一種盡管不很成熟,卻獨一無二的欣賞美的視角。我時常會望著天空出神,漫天流云,在旭日中層層疊疊,相契相接,散發著不同層次的金光,給人以天堂般的遐想……哪怕此刻想到,我的心仍是不住跳動。
我應該感謝繪畫,感謝它所帶給我無限的美感和心靈的悸動。
爺爺的話又在耳邊響起,“繪畫好,可堅持下來的人并不多呀……”我輕輕一笑,堅定地抬起頭對自己說:既然熱愛,就應該堅持下去。
我把手貼在心上,面對選擇,請讓我想一想。
畫作上的水珠已暈染開來,就像幾朵赤紫色的花的痕跡。很美,很美。
得分點:
本文以要不要在初三學業繁忙時仍堅持學畫為線索,由“我”與爸爸的爭執做開端,自然地引出“想一想”的中心。而“我”所回想的與爺爺的對話及自己辛苦學畫的歷程,使“想一想”的內容充實飽滿,令人信服??這一點正是很多作文中所缺少的。前有分歧,后有決定;前有生氣擲筆的狼狽,后有畫作上花的綻放??結構完整,構思巧妙。開篇用“清淺的月光”營造氛圍,中段用閣樓上箱子里的畫作鋪開描繪,結尾“把手貼在心上”回答的點睛,都讓我們贊嘆小作者“文筆了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zzw/1174425.html
相關閱讀:初中優秀作文賞析:兩個世界
2019年浙江湖州中考滿分作文賞析:有資格哭的孩子會更強壯
中學生描寫朋友的范例
中學生指導
安徽省2019年中考作文預測:命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