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提升全攻略8——層次,文章的血脈
知識點透視
進入初中以來,對作文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不但在立意上要力求新穎,在謀篇布局上也要下一番工夫。因此,好的文章應該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要完成一篇優秀的作文,層次的安排尤其顯得重要。
我們這里所說的層次,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言之有序,即文章在結構安排上要有效地表情達意,讓人們讀來明白是先說了什么,后說了什么。而不是雜亂無章、顛三倒四。所以,層次安排妥當與否,對文章中心能否落實起到關鍵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構思的過程中,要考慮得周到、細致。小到一個句子、大到整篇文章的布局,都要全盤把握,不能想到哪里了就寫到哪里。
我們在安排層次的時候,還要根據中心的需要,運用各種技巧,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層次的安排還必須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一般來說,我們初一階段主要練習寫記敘文,那么在層次的安排上就應考慮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還要考慮情節發展的順序: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等。
葉圣陶曾經說過作文貴在有新意,我們在作文的過程中,不僅要有新的立意,還要有層次上的創新。希望同學們的作文水平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名家美文
笑
冰 心
雨聲漸漸地住了,窗簾后隱隱地透進清光來。推開窗戶一看,呀!涼云散了,樹葉上的殘滴,映著月兒,好似螢火千點,閃閃爍爍地動著。--真沒想到苦雨孤燈之后,會有這么一幅清美的圖畫!
憑窗站了一會兒,微微地覺得涼意侵人。轉過身來,忽然眼花繚亂,屋子里的別的東西,都隱在光云里;一片幽輝,只浸著墻上畫中的安琪兒。--這白衣的安琪兒,抱著花兒,揚著翅兒,向著我微微地笑。這笑容仿佛在哪兒看見過似的,什么時候,我曾……我不知不覺地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
嚴閉的心幕,慢慢地拉開了,涌出五年前的一個印象。--一條很長的古道。驢腳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溝里的水,潺潺地流著。近村的綠樹,都籠在濕煙里。弓兒似的新月,掛在樹梢。一邊走著,似乎道旁有一個孩子,抱著一堆燦白的東西。驢兒過去了,無意中回頭一看。--他抱著花兒,赤著腳兒,向著我微微地笑。這笑容仿佛是哪兒見過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又現出一重心幕來,也慢慢地拉開了,涌出十年前的一個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滴地落到衣上來。土階邊的水泡兒,泛來泛去地亂轉。門前的麥壟和葡萄架子,都濯(zhuó)得新黃嫩綠的非常艷麗。一會兒好容易雨晴了,連忙走下坡兒去。迎頭看見月兒從海面上來了,猛然記得有件東西忘下了,站住了,回過頭來。這茅屋里的老婦人--她倚著門兒,抱著花兒,向著我微微地笑。
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游絲一般,飄飄漾漾地合了攏來,綰(wǎn)在一起。
這時心下光明澄靜,如登仙界,如歸故鄉。眼前浮現的三個笑容,一時融化在愛的調和里看不分明了。
(選自北京燕山出版社《冰心精選集》一書)
【閱讀手記】
同學們對這篇文章并不陌生,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清新流暢的文字發出了對美的呼喚。從全文來看,這篇文章的謀篇布局就井然有序,富有層次感。《笑》里展現了三幅笑影,作者先寫了雨后的美景,隨即轉身看到了墻上畫中的安琪兒:抱著花兒,揚著翅兒,向著我微微地笑。就這樣,作者又想起五年前的鄉村古道邊的孩子:他抱著花兒,赤著腳兒,向著我微微地笑。十年前在茅檐下的老婦人:她倚著門兒,抱著花兒,向著我微微地笑。三幅笑的畫面都有花兒相伴,美麗而溫柔,親切而和善。作者通過這三幅笑的畫面,表達了對美好動人的愛的向往。在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本文的層次清新,結構完整:笑字貫穿了全文:三次寫笑,也代表著作者感情遞進升華的過程。
另外,作者在段與段的粘連上也體現了層次安排的精巧。三個場景都出現了向我微微地笑這句話,將三個畫面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在第三段和第五段中都出現了默默地想這個短語,將作者的情感巧妙地聯系在一起。
其實,這種巧妙的構思在老舍先生《濟南的冬天》中也有體現。文章開篇一段通過三個對比,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并由衷地稱贊它是寶地。第二段的一開始,作者就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層次: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通過這句話的過渡,轉到了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因此,大家以后在作文的時候,在確立主題的基礎上,一定要對作文的層次有一個較好的設計,這樣才能使你的美文更美。
佳作示例
醉中帶笑
佚 名
一直堅信,書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喜歡讀書,如癡如醉。我不是個好動的孩子,所以我不喜歡到處閑逛,更不喜歡吵鬧的人群。我喜歡靜靜地坐在寫字臺前,攤開一本書,細細地讀。我喜歡這樣沉默的朋友,它會一直陪著我,永遠不會討厭我。書中,有更多的朋友等待我。讀書,讓我沉醉。
我喜歡讀書,如癡如醉。我不是個多話的孩子,所以我不喜歡與人交流,更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我喜歡靜靜地站在陽臺上,手中握著一本《席慕蓉詩集》,對著窗外吟誦,去感受作者的情感,那種我現在無法讀懂的鄉愁和那一絲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戀。我為詩人的或喜或悲時而大笑,時而流淚,我為書中的一次離別、一次相聚而感動。讀書,使我沉醉。
我喜歡讀書,如癡如醉。我不是個堅強的孩子,所以我讀海倫,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希望可以像海迪姐姐一樣堅強。書是我最好的朋友,的確,我變得勇敢,我不再畏懼風浪。我堅信自己會成功,會戰勝一切。我不怕失敗,失敗了又能怎樣?跌倒了,爬起來,擦干眼淚,我可以繼續飛快地奔跑。讀書,使我沉醉。
我喜歡讀書,如癡如醉。我從書中了解了中國的歷史、世界的發展;我從書中懂得了人生的短暫、生命的美好;我從書中學會了真誠地與人交流和溝通……
書教會了我太多太多,而它卻從不向我索要什么。我喜愛讀書,以書為伴,生活充實而富有色彩。讀書,使我沉醉。
我醉了,醉在書中。醉中,嘴角泛著笑……
【評析】
這篇文章寫了讀書的收獲和感悟。文章一開始就確立了中心:書是我最好的朋友。接著作者采用了并列式的結構。分別從有書的陪伴我不再沉默、和書交流我不再孤寂、和書中的人物交流我學會了堅強等方面來寫了書給作者帶來的精神鼓勵。在結構層次的處理上,小作者也匠心獨運,三個片段的開始都是我喜歡讀書,如癡如醉。這樣既點明中心,又起到粘連的作用,應該說是一篇較好的習作。
層次,就是秩序、條理、系統。人們常常用有條不紊、井井有條來形容層次所要達到的要求。生活需要條理,寫文章需要層次。文章的層次表現在寫作的各個部分。有物有序是古人寫文章所遵循的兩條基本要求,有物就是要有內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有條理就是結構合理,層次清晰。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層次結構就是這種思路的具體展現。我們寫文章,無論什么文體,總是要根據表達的需要,將掌握的材料加以剪裁,按照一定的思路去安排寫作素材,在文章中體現清晰合理的層次結構,即段與段之間有明晰的層次關系,一個語段之中句與句之間也有明晰的層次關系。文章的層次布局體現了作者的思路,精心構思,刻意安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表現主題。因此,文章層次的確定、敘述的先后,開頭、結尾、過渡、照應和文章的線索等均應有主旨來確定。記敘文寫作的結構層次通常可以根據主旨采用縱式、橫式、縱橫交*式等不同形式,并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
【寫作訓練】
題目:《我真想 》。
要求: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2.600字左右。
【思路點撥】
這個半命題的題目,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我們首先是將題目補充完整。如快快長大、有個好老師、美夢成真、飛上月球等等。在組織材料時,同學們要力求創意新穎。注意段落與段落之間、開頭和結尾之間的照應。
名家美文
冬 天
朱自清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
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并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只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yà)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里收特稅了,以后便沒有消息。
在臺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臺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只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并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向著我。似乎臺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里出來,滿自在,F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么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選自北京出版社《朱自清散文經典全集》一書)
【閱讀手記】
文章通過三個畫面寫了父愛、友愛、情愛,可謂是層次井然,結構清晰。先描寫父子四人圍坐在洋爐子旁邊吃水煮豆腐的情景。次寫和朋友月夜泛舟西湖,雖時隔十年,只因友情的珍貴,作者記憶猶新。再寫寂寞山城中妻兒天真地微笑,寫出了寂寞只屬于空曠的山城,而不屬于屋內情意綿綿的家。最后總括全文,點明即使是冬天,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作者巧妙地用冬天這一題目,將三個看似毫不相干的片段串聯起來,可見作者在層次布局上的精心安排。
佳作示例
傾心一愛
曹 燕
風雨過后,天空中留下一彎色彩斑斕的弧,那是奶奶留下的永遠抹不去的虹。
--題記
白色
無論風和日麗,還是寒風肅殺,天蒙蒙亮時,您都會一如既往穿好衣服出門去,只為買得那新鮮的豆漿。有些顫抖的手緊緊地端著盛豆漿的鍋。為了不讓豆漿灑落,您不停挪動著腳步努力調整著平衡。為了讓我多睡一會兒,回家后,您小心翼翼地點著爐子,煮著豆漿,沒有一點兒聲響。為了讓我每次一飲而盡,您輕輕地用愛拂去多余的熱量……捧起這熱騰騰的豆漿,我知道,您的愛氤氳在這白色的香氣里。您為了給我這個喝不起牛奶的孩子補補營養,不知花費了多少……
奶奶呀,那白色的豆漿,怎能讓我忘懷!
紅色
炎熱的午后,窗外聲聲蟬鳴伴著即將罷工的風扇的嘈雜,我生氣地扔下手中的筆。那時,奶奶您知道嗎,我多想吃盒冰淇淋,哪怕吃根冰棍也好。但我知道那是一種奢望。您似乎明白了一切,一頭鉆進廚房,弄了好長一段時間,終于端著一碗用水冰過的涼拌西紅柿出來,遞給我,讓我快吃。接過這沉甸甸的碗,心中的煩躁早已消失了,幾口下肚,頓時涼爽很多。您笑著說:你這饞孩子。而我卻又調皮地舔著碗,趴在奶奶肩頭耍賴說:我還要。頓時,笑聲傳遍了整間屋子。不經意間,我卻摸到自己臉邊一絲淚痕……
奶奶呀,叫我怎能忘懷紅色的西紅柿呢!
黃色
每次學習到深夜,您都會一直默默陪在我的身邊。在昏黃的燈光下,您正在為我縫補心愛的花襯衫。飽經滄桑的臉上,皺紋遍布,干裂的手似乎有些變形,您艱難地捏著針,一針一線慢慢地縫著。密密的針腳,勾勒出的是深沉的愛,您偶爾抬頭,靜靜地看著我,臉上的皺紋慢慢散開……頓時,幸福的淚水在我的眼眶中打轉。于是,我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奶奶過上好日子。
奶奶呀,那昏黃的燈光,讓我怎能忘記!
可還未等我實現誓言,您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奶奶,您走好,我的一生會因你的色彩而永遠美麗。
(作者系山東省濟南市濟微中學學生,指導教師筑張金鑫)
【評析】
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作文,作者巧妙地運用色彩,選取生活中的三個細節,表現了奶奶對自己的那種深深的愛,讀來讓人潸然淚下。在結構層次的處理上也顯示了作者的別具匠心:開篇用題記的形式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調;在每一段的最后都用簡短的語言抒發對奶奶的感激;最后一段照應全文,作者的感情也達到了最高潮。
如何安排層次
記敘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它最突出的特點是以事感人,以情動人。就是通過具體地記敘事件、形象地描寫人物活動來表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場,讀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響。要使記敘文有鮮活的動態感、鮮明的層次感和立體感,就要格外精心地安排文章的層次結構。
記敘文選材廣泛,形式多樣,結構復雜,通常在安排文章層次結構時運用如下幾種形式:按時間先后安排結構;按人物的活動、地點的轉移安排結構;按事件情節的發展階段,即事件的發生、發展、結局安排結構;按事件的特定關系安排結構。另外,前后的銜接、勾連、照應、過渡等,也是不可忽視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過渡,過渡句段大多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過渡自然,渾然一體。同時,它們既是對上文的小結,點明主要內容,又是對下文的提示,使文章結構層次清晰可見。
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將與整體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決策的方法。該方法是美國運籌學家、匹茨堡大學教授薩蒂于20世紀70年代初,在為美國國防部研究根據各個工業部門對國家福利的貢獻大小而進行電力分配課題時提出的一種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在作文時,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安排文章的結構層次,使文章的結構層次更加清晰,主題更加突出。
【寫作訓練】
在生活中,我們離不開朋友。當你有困難的時候,他挺身而出;當你有困惑需要傾訴的時候,他總會不厭其煩,為你化解心中的不快。請以朋友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路點撥】
作文的層次不夠合理、清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劃分的段落不合理,不是一段到底,就是分小段大段,這兩種表現形式都讓人摸不清文脈;另一種是這個段落的內容和那個段落的內容交*,這反映了作者寫作前整體構思不到位,想到哪就寫到哪。以朋友為話題作文,可采用多種文體來寫,在寫記敘文時,可選取生活中的一件或幾件事來表現兩個人之間純真的友誼,也可以通過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來寫。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做到主題明確,層次清晰,真摯感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zzw/1181178.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2019年中考作文預測:命題作文
初中優秀作文賞析:兩個世界
中學生指導
2019年浙江湖州中考滿分作文賞析:有資格哭的孩子會更強壯
中學生描寫朋友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