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題中必須安排一點干擾因素。但于考生來說,這卻是影響考場作文質量的不利因素。如果碰上稍偏、稍怪、稍難的題,考生的情緒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所以,為了應對考場上難以預料的情況出現,考生要有充分的自信心,要有冷靜的排除文題中干擾因素的技能。
一般來講,中考作文題中可能出現如下干擾因素,對這些干擾因素,也有相應的排除方法。
1.題意難解
如文題“告訴你我的一件新鮮事”,又如文題“在重興學雷鋒之風的日子里”。此類作文題在斷句、讀詞上會使一部分同學感到為難。如對“重興”一詞,基礎差、心理緊張的同學也許會因為理解不出“再次興起”的意思而導致作文全篇覆沒。
排除此類干擾的方法是,先憑借語感讀題,初步把握文題的含義,再從語言習慣的角度去理解,最后運用語法知識去反復分析。如上述第一題,通過這幾步,就可以確定應將題目理解為“告訴你/我的一件新鮮事”。
2.要求難達
如某地文題,寫作要求就寫了近200字,共六條,其中還規定“用臉色的描寫表現心理變化”等。此類文題條件“苛刻”,不達到所限制的要求不能算優秀作文,容易讓一部分同學難以動筆。
排除此類干擾的辦法是順應文題的要求,按規定辦事,先認真快速擬好草稿,對照其要求修改,逐一落實,然后定稿。
3.材料難找
如某地中考為命題作文,題目是“這種做法應該提倡”,要求寫一事一議的文章。又如某地文題為“機遇”。此類文題給考生造成的困難較大。前者的困難在于需要考生自己去找“做法”來議論,許多考生無法先陳述一種好的“做法”。后者則是部分考生未曾體驗過或認識上不去。面對這樣的考題,考生首先要冷靜,力戒慌亂、焦急,然后展開聯想,從自己經歷過的、聽過的、看過的、讀過的、交談過的諸多方面的內容中選出一個點,盡量靠近文題,扣住文題,構思成文。
4.體裁難定
如某地文題“生日”,可以寫記敘文、散文、議論文等,又如某地文題“伸出友誼的手”,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這類題體裁靈活,要求寬松,能適應不同同學的需要。然而它們也給考生較大的心理壓力。考生需要考慮寫哪種文體順手、好得分,在酌定文體時就費了不少時間,有的同學寫到途中寫不下去,又調頭重寫。
應對此類文題的方法,一是把握住自己的心理流向,保持冷靜;二是注意把握住閱讀文題的最初感受,它往往反映作文構思的最佳選擇;三是確定自己最有把握寫好的文體,中途不要再換。
5.觀點難出
如某地材料作文題,說的是某一富翁看到別人住在好看的三層樓上,也要工匠給他蓋出第三層樓,但不要蓋第一、二層樓。要求聯系生活實際,據此寫篇議論文。此材料寓義豐富,但考生絕大多數只提出“要打好基礎”的觀點,考場作文主題雷同。
排除此類干擾的方法是研讀材料,展開聯想,發散思維,努力地提煉出若干種觀點,然后特別考慮自己拿出的第一個觀點是否與別人相同,小心地刪去幾個觀點,最后確有把握地確定一個觀點。
6.有勁難使
如某地材料作文題,為考生提供了一張詳細的個人履歷表,要求按照此表寫一份“人物小傳”。這個題完全避免了猜題押題,可以使所有的考生的“考前準備”排不上用場。但由于“小傳”的平實性,也會使一部分優秀的考生無法施展自己的寫作技能。
遇到這樣的情況,首先就得考慮如何在構思上去進行突破,力求用全新的結構模式完成全文的寫作,其次就是要注意語言表達,要在平實的基礎之上做到生動與準確。
另外,還有兩題選一、一材多作以及題型太新太活等因素,都可能給考生一定的寫作壓力和心理壓力。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在中考作文復習中針對上述情況進行一些抗干擾訓練。
[練習]下面所選的都是中考作文題。它們難嗎?如果你有難處,該如何排除它呢?
1.在競爭的熱潮中
2.我最愛唱的歌。要求結合歌詞內容,聯系你的生活實際,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
3.以“友誼”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4.介紹自己讀過的一本文學名著。要求介紹的必須是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可以從內容梗概、藝術特點、文學地位及影響方面去介紹。介紹的必須是一本文學著,不能是一篇文章。
5.讀下面一段文章,以“留在我心中的歌”為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篇短文:
感人的歌聲給人的記憶是長遠的,無論哪一首激動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聽過,那里的情景就會深深地留在記憶里。環境、天氣、人物、色彩,甚至連聽歌時的感觸,都會烙印在記憶深處,像在記憶里攝下聲音的影片一樣。
6.讀下面這則故事,你有哪些想法,從中得到一些什么啟示,寫一篇議論性短文:
古代有一個人賣馬,在市場上一連站了三天,無人問津。此人就去見以識馬聞名的伯樂,愿出一天工錢,請伯樂繞著他的馬轉轉看看,走的時候再回過頭來看看。伯樂照著他的要求做了以后,馬價一下子就漲了10倍。
7.題目:從名人的謙虛所想到的
要求: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提示:1.難在從“熱潮”中來表現一個“競爭”的故事,學生難得有這方面的豐富材料2.這個題目,在很大的范圍內,不能保證說每一個考生都有一支“最愛唱的歌”,如在偏遠落后地區的同學,就可能是這樣。所以這個題目對一批考生顯得很不公平3.這是寬泛而熟悉的用濫了的文題,不難,但也許會給以考生編造說假及套用范文的機會4.這個題太難了,只有少數考生能得分5.這個題的“難”與第2個題的一樣,它還有容易讓考生“走題”的干擾性——如果不讀或不注意讀文題中的那一段話,也許就有同學用“留在我心中的歌”的比喻義來寫文章——寫到其他“有意義”的事上去了6.這個題難在不大好提煉出觀點7.這個題比較偏,也比較難,它從知識面上讓考難生以應對。第一,也許考生對名人的事跡了解不多,對名人謙虛的事跡了解會更少,第二,由于平時較少注意這些內容,所以表述起來有困難。)
(五)注意文題中的“隱含信息”
傳統的中考作文題型至今還在以嚴肅的面目“堅守崗位”,沒有多大變化。但從中考作文題的創新和發展來看,現在很多文題的語言文字的表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文題中往往安排了活潑生動、情感動人的文字。它們之中,隱含著豐富的信息,要想中考作文獲得優秀成績,不可忽視對它們的認真審讀。
每一個中考作文題,不論其題型如何,都有周密具體的寫作要求。這些寫作要求透露出來的,有很多是“警告性信息”,它們的作用,是提醒考生防止“技術犯規”,保護考生“少失分”。這些“警告性信息”告訴我們:
1.要注意保密
由于中考作文貼近中學生生活實際,所以中考作文卷中最容易透露考生的真實姓名、校名,或者讓人從真實的地名中猜測到校名。這樣就容易導致作文閱卷中的抬分或壓分現象的出現,使中考作文在某種程度上失去競爭的公平性、嚴肅性,甚至造成閱卷工作的混亂。因此,中考作文題在要求中隨時注意提醒考生對此予以充分的注意,作了甚為詳盡、嚴格的要求。
其表述的形式主要為:
1.簡單表述。如:不要出現真實人名、校名。
2.復雜表述。如:文中不得出現學校、班級名稱和有關人名(包括本人、家長、親屬、老師、同學等)。
3.指令式表述。如:凡涉及真實校名、人名、地名,一律用??代替。考生如果忽略了這些規定中所隱含的“扣分”信息,往往會在不經意之中丟失了寶貴的分數,甚為可惜。于是有些出卷人干脆把問題挑明,如:文中如需出現人名、校名,可用??代替,否則扣分。有的措詞則更加嚴厲。如:文中不得出現校名、姓名、必要時可用??代替,否則試卷作廢。
還有的措詞簡直就是嚴重警告。如:文中不得暴露自己所在的地區和學校,否則給零分。這可能是在眾多的“不保密”的試卷面前所采取的“懲前毖后”的措施吧。
2.要注意字數
不按要求中的字數去完成考場作文,也要受到“扣分”的“處罰”,好多考生不了解這一點,或者在寫不出的時候馬虎了事,結果篇幅不夠;或者希望得到好的評價而盡情展示,超過規定的字數,糊里糊涂被扣了分還不知道,這也是很可惜的。
一般來講,中考作文題中對字數的要求有如下幾種表述。
(1)“左右式”。如“寫一篇字數在600字左右的文章”等。這一“左”一“右”的含義就是500字以上、700字以下的文章不會扣“字數分”,如果是小作文,則“左右”的幅度不能超過50字。
(2)“不少于”式。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字數不少于600字”等。這“不少于”的含義就是“要超過”,超過的字數,大作文可在100字以內,小作文可在50字以內。
與“不少于”相對,還有一種“不超過”、“以內”式的表述,字數的限定可按上例類推。
(3)“之間”式。如“字數在400—500之間”、“字數在400—600之間”、“寫一篇四、五百字的議論文”等。這時考場作文的字數一定要按規定辦。
(4)綜合式。如“字數500字左右,但不得少于400字”等,這也應該按規定辦。
中考作文之所以限定字數,首先是為了公平競爭的需要,其次是為了閱卷的方便。字數的限定合乎初中生的表達能力,所以每個考生都應該注意這個要求。
3.要注意表達方式的選用
文題要求中對表達方式的限定也很嚴格。考生若不注意對此方面的規定,起碼會造成兩個方面的失誤,一是沒有綜合地使用表達方式,二是寫錯文體。這方面的扣分將大大超過因字數不合要求的扣分,考生將蒙受“重大損失”。所以,要千萬注意準確選用表達方式。
對于表達方式,文題中有兩種“要求”。
一為“硬要求”。
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如:在敘述的基礎上,要有適當的議論。
如:要運用描寫的方法。
如:以敘述為主,適當運用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
前三例要求很明確、很單純。第四例要求也很明確,但要求的層次高一些,如果考生不以敘述為主且適當穿插或抒情、或議論、或描寫,那么作文質量永遠上不了第一類,充其量也只能在二類作文中徘徊。
二為“軟要求”。
如文題“我為此而自豪”:“除詩歌外,體裁不限”。又如文題“友誼”:“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此類要求十分寬松,考生可以任意選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方式抒寫內容、表達情感?忌Y合個人實際水平或特長,揚長避短,以穩妥為要,作出最佳選擇。
4.要注意選材、構思
有些文題對選材、構思也提出了要求。不要小看或忽略了它們,否則也會得到“扣分”的結果。此類“要求”主要分兩類。
一類是選材要求。
如“選擇一兩件平凡小事,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優秀品質”,如“圍繞中心選擇一兩件事表現一個人物”,如“選取兩件事,圍繞一個中心”等。
前二者允許選“一兩件事”,最好依此行文;后一題規定“選取兩件事”,可千萬不要來點創造性,去寫三件、四件事。
一類是構思要求。
如“文中要有場面描寫”,如“合理想象,用第一人稱,以信為線索,寫一篇五六百字的記敘文”如“按照書信格式寫”,如“以日記的形式寫”等。
既然文題中進行了這此限制,考生就不必去違背,要想到這些要求中隱含著的警示。
另外,有的文題的要求對規范地書寫、標點占格、如何擬題、如何把文題補充完整、如何運用文題所提供的材料、圖畫等,也都作了說明,考生在讀題時均應予以注意。
同時,我們還應知道一些關于中考作文評分標準方面的信息。
下面是對一些地方2001年中考作文評分扣分或加分的“標準”的介紹,了解了這些信息,我們就可以“知己知彼”,爭取加到一些分,也可以避免無端地丟失分數。當然,這樣的信息對于畢業班的語文老師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zzw/1296005.html
相關閱讀:初中優秀作文賞析:兩個世界
中學生指導
2019年浙江湖州中考滿分作文賞析:有資格哭的孩子會更強壯
中學生描寫朋友的范例
安徽省2019年中考作文預測:命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