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來世得我菩提時心似琉璃。
——題記
不以物喜
帶著微笑出發,來到繁華時的元朝。我遇到了他——張養浩。
他一件長衫,往來于難民之中。于是,他寫出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他一生仕途如意,身居高位。從翰林大學士到吏部尚書,他做來得心應手。
可他又為何棄甲歸田,吟出“從跳出這功名火炕,來到這花月蓬瀛”?放下那深似海的侯門,他追尋了那“守著這良田數頃,看一會兒雨種洇耕”的田園生活。
奇怪啊,奇怪,生活如此如意,出發點如此順暢,難道不該“仰天大笑出門去”嗎?
望著他的詩:“倒大來心不驚”,我忽然明白了,明白那是看透“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豁達,那是看透“寸紙關河,萬里安危”的明朗,那是看出“勝若楚漢,敗若梁齊”的釋懷。
是啊,帶著微笑出發,面對人生的一帆風順,又有幾人能作到“不以物喜”,心境如一呢?帶著微笑,微笑到最后,才是徹底的成功。
不以己悲
帶著微笑出發,來到戰亂的宋朝,我遇到了他——辛棄疾。
清冷的郁孤臺上佇立著他獨立的身影,面對著他無畏直諫,昏庸的帝王流放了他。“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他的郁郁不得志,他的報國無門欲哭無淚震撼了我,他吟出“可憐人,一夜間白發。”他吟出“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他吟出“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他看透“留得浮云多少?”的無奈,看透“花殘人似,人老花同”的悲哀,看透“枯腑難憶孫仲謀處”的回天無力,可他卻不曾放手。他口中吟到“愿駕歸鸞,滄海飛塵。”卻始終抱著一腔熱血,傾心一愛只為國。
是啊,帶著微笑出發,面對人生的挫折困苦,又有幾人能做到“不以己悲”,永不放棄呢?帶著微笑出發,微笑到最后,才是佛之至禪。這——正如“水木清凈,菩提自性”般令人回味久久,久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zzw/3190.html
相關閱讀:2019年浙江湖州中考滿分作文賞析:有資格哭的孩子會更強壯
安徽省2019年中考作文預測:命題作文
中學生指導
初中優秀作文賞析:兩個世界
中學生描寫朋友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