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工程大學名單
一期(34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廈門大學
南京大學 復旦大學 天津大學
浙江大學 南開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東南大學 武漢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山東大學 湖南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蘭州大學 東北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同濟大學 中南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二期(5所)
中國農業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985大學的由來
1998年5月4日,江同志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我們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不懈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學應該成為科教興國的強大生力軍。教育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各類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這是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大家要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在教育和科研戰線上努力開創人才培養、知識創新的生機勃勃的新局面……。”“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這樣的大學,應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的搖藍,應該是認識未知世界、探求客觀真理、為人類解決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的前沿,應該是知識創新、推動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力量,應該是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成果交流借鑒的橋梁”。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正式****文件《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建設正式開始啟動。明確了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是:到2000年,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完善職業教育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城鄉新增勞動力和在職人員能夠普遍接受各種層次和形式的教育與培訓;積極穩步發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11%左右;瞄準國家創新體系的目標,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加強科學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術產業為培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作貢獻;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體制的基本框架,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到2010年,在全面實現“兩基”目標的基礎上,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有步驟地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國人口受教育年限達到發展中國家先進水平;高等教育規模有較大擴展,入學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進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終身學習體系,為國家知識創新體系以及現代化建設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
行動計劃綱要的重點是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江澤民同志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講話的精神,“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經過長期的建設和積累,我國少數大學在少數學科和高新技術領域已達到和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尤其是本科生培養質量較高,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創造了條件。國際上一流大學都是經過長期的建設形成的。一流大學建設要有政府的支持、資金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學校領導、教師、學生長年累月辛勤奮斗的結果。特別是學生畢業以后在國家的各個建設崗位上乃至在國際上體現出了公認的信譽。同時這種學校集中有一大批知名的學者教授。因此,辦成一流的大學,需要有一定的歷史過程,要經過社會實踐的考驗。對此,既要有雄心壯志,又必須腳踏實地。要相對集中國家有限財力,調動多方面積極性,從重點學科建設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對于若干所高等學校和已經接近并有條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進行重點建設。今后10~20年,爭取若干所大學和一批重點學科進入世界一流水平。
依照文件精神,從1999年7月起,陸續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9所重點建設高校與地方政府簽訂了共建協議,開始1999~2001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建設。
我校行動計劃建設的總目標是將學校建設成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痉结樖且詫W科建設為龍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整體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學校各項事業的大發展。建設任務具體分為學科建設、隊伍建設、教學條件改善、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基礎設施改造與基本建設五個方面。通過行動計劃一期建設的實施,學校改革與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學科建設得到跨越式發展,學科整體水平明顯提高;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學科研條件與環境大幅改善;實現重大人事制度改革,隊伍建設進步顯著;加強綜合素質培養,育人條件和環境明顯改善,為我校邁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4年3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轉了《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國發【2004】5號),建設的主要內容和范圍包括:重點推進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重點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實施“新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實施“職業教育與培訓創新工程”;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實施“促進畢業生就業工程”;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實施“高素質教師和管理隊伍建設工程”等14個方面。
教育部、財政部隨即下發了《關于繼續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教重【2004】1號)文件,提出了“985工程”二期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以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建立高等學校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牢牢抓住本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資源,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發揮優勢,堅持跨越式發展,走有中國特色的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之路。文件提出了“985工程”二期的建設目標:在“985工程”二期(2004-2007)建設中,鞏固一期建設成果,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進一步奠定堅實基礎,使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國際一流學科水平,經過更長時間的努力,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同時,文件明確了“985工程”二期的建設任務:
(一)機制創新。按照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要求,改革現行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適應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需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競爭、流動為核心的人事管理機制、人才評價機制和科學合理的分配激勵機制,形成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吸引和穩定拔尖人才,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氛圍。突破以傳統學科界限為基礎的科研管理與學科組織模式,建立有利于創新、交叉、開放和共享的運行機制,以適應現代科學發展綜合化趨勢。建立以投資效益為核心的公開、公平、公正的績效考核和評價機制。
(二)隊伍建設。提供優越的研究條件和配套保障條件,面向國內外招聘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優秀學術骨干和大學高級管理人才,重視有潛力的中青年骨干的培養和深造,通過提高水平、營造氛圍、嚴格培養等多種途徑吸引優秀青年人才,形成一支以博士生和博士后為生力軍的創新力量,加快建設一支具有世界一流大學水平的教師隊伍、管理隊伍和技術支撐隊伍。
(三)平臺建設。以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現代化建設重大需求為導向,以學科建設規劃為指導,圍繞國家重大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和重大科技計劃,整合、建設一批高水平的“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與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創新平臺建設計劃有機銜接。在平臺建設中,要加大學科結構調整力度,拓展學科發展空間,促進學科交叉,推進資源共享,組建高水平學術團隊,建立開放、共享、競爭、高效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建設、改善平臺的教學、科研條件和基礎設施。通過平臺建設,大力提高所建高校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大科技問題的能力,增強承擔國家重大任務、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的競爭實力,促進學科優化和交叉,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世界一流學科,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圍繞國家、區域社會發展、經濟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建設一批跨學科、具有創新性、交叉性、開放性的“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推動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的交叉、互滲與融合,孕育和催生新的學科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形成一批能夠解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論及現實問題,為黨和政府決策咨詢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的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中心。
(四)條件支撐。加快建設公共資源與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建設配置合理、設施完備的教學科研用房。加強教學科研信息化、數字化環境建設,構建基于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的教學科研環境。使所建高校的圖書館、電子資源庫和自動化程度在整體上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繼續改善所建高校的教學科研基礎設施。
(五)國際交流與合作。建設有利于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的環境,聘請世界著名學者來校講學、合作研究,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或學術機構開展實質性合作,建立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及研究基地,開展高水平的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召開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加大吸引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的力度,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axue/985daxue/106819.html
相關閱讀:2019四川985大學名單有哪些
浙江985大學名單
2019年北京985大學排名
2019天津985大學名單有哪些
2019年陜西最新985工程大學名單 都有哪些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