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讀后感400字:我讀了《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深有感觸。
在20世紀初,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為了保護亞利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里的鹿群,下令把吃鹿為生的狼群給獵殺掉。
在沒有狼的情況下,鹿大量地繁育,破壞森林的生態環境。而最后的鹿群也一批批地病倒在森林里。
課文最后也說了,人類根據自己的片面認識,去判斷動物的善惡益害,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
文中的福斯特認為,狼是兇殘的,所以要消滅;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護。這是根據他自己的認識,所以生態環境才會被破壞掉。
許多地方也犯同樣的錯誤:1859年有農民從外面帶了25只野兔到澳大利亞,結果由于沒有天敵,造成了當地生態系統嚴重損傷。
我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大量捕殺麻雀,因為人們認為麻雀喜歡偷吃莊稼。而麻雀一走,蝗蟲就來了,蝗蟲沒有了天敵,就大量地繁殖,對農作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所以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做事要三思,不能根據自己的片面認識去犯嚴重的錯。生態的“舞臺”上,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應人為地干預。
課文最后總結,森林里既需要鹿,也需要狼。狼可以將鹿控制在一個有效的范圍,而且狼吃掉的大多數是跑不快的病鹿。所以,狼也是森森的守護者。
我們要尊重每一種生物的“角色”,更不能破壞它們的“鏈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1030100.html
相關閱讀:讀《豐碑》有感
會飛的教室讀書筆記400字
芙蓉鎮讀書筆記400字
《閱讀越聰明》讀后感400字
讀《畫蛇添足》有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