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煙散人,生于1990年,現就讀于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專業。熱愛古典文學,以古典詩詞及紅樓為最愛。QQ627845477
看了幾天的西游記,突然感覺吳承恩寫的,其實也是悲劇。四大名著全部都是悲劇,《紅樓夢》當然首當其沖!端疂G傳》寫盡了平民的疾苦,《三國演義》說完了歷史的滄桑,而《西游記》,幾乎是用喜劇的手法,寫了一個本來應該是悲劇的故事。唐僧幾乎是個小丑,最終當了最大的官(四個之中);孫悟空才是真正的主角,結局卻只是個“能打勝仗的佛爺”。大鬧天宮的威風,被一個金箍、一段行程、一個正果,徹底抹殺了。
孫悟空可謂對師傅盡心盡力了,而他的盡心盡力,卻不由得讓我想起了那只被貼了“驢”字標簽的獅子。只因久居其中,慢慢地被磨了銳氣,滅了精神,見到玉皇也會下拜了,見到觀音也能俯首了,連個小小妖精也消滅不了了。我一度崇拜孫悟空,但如今,竟有一些害怕,害怕成為他的樣子,在自我感覺良好當中一步一步墮落:消滅一個白骨精,都需要勞動揭諦功曹。五行山壓了孫悟空五百年,但比起孫悟空的長生不老,五百年又算個什么?然而,所謂的取經,甚至所謂的正果,卻是一座無形的山,壓了他整整一輩子。山中道士海上神仙,看起來那等的逍遙自在,然而非個中人,誰又知道個中艱辛?
前些日子看了《肖申克的救贖》,看到那些被判重刑的人如何在獄中生活,如何坦然的面對典獄長的奸邪、警備隊長的罪惡。那是怎樣的環境,飯里見到一條肥蛆,都高興的像得了寶貝。剛剛進去的時候,他們哭喊著要出去,久而久之,他們竟然哭喊著要留下來。人性的麻木,希望的消逝,無一不讓人慨嘆。老愛爾蘭人瑞德創造了一個詞,叫做“體制化”。他說他被體制化了,很多判了重刑的人,都被體制化了。老布,一個在獄中呆了五十年的老囚犯,居然因為獲得保釋而差點殺人。他出去了,獲得了自由。他失去了監獄的羈絆,羨慕嗎?但是,他卻被生活這個無形的牢籠緊緊地囚禁著。別人的眼光、生活的艱難……牢籠隨著他走過每一個角落,他可以走街過巷,可以不用按時回牢,但他永遠也擺脫不了那種感覺:不安、罪惡、乃至一些別的什么。最后,他自殺了,在那個獄友眼里的“仙境”中死去了。
《西游記》寫到取經歸來,就再也沒了下文。孫悟空成了“正果”,不再是個“散仙”,加入了真正的“神仙”行列。俗人們羨慕啊,兩只眼睛都快要蹦出來了,做夢都是自己拿個金箍棒,一路降妖除魔。我不知道孫悟空會如何,但是,孫悟空決計得不到他想要的“幸福”。修成正果,意味著他“體制化”了,意味著他不再擁有自由。一個佛爺,怎么能領著一幫猴子精作威作福?一個真神,怎么能同那一幫妖魔稱兄道弟?五行山沒了,金箍兒也退了,但是,他再也不是“齊天大圣”了,他叫“斗戰勝佛”。孫悟空終究玩不過如來佛,因為他看不透,看不透天地之間,五行之內的這個“局”。就像哈利波特與伏地魔,你死我活,打得轟轟烈烈,最終不過是鄧布利多的幾個棋子;孫悟空與那仙界眾神,也不過是如來佛的幾個棋子,而已。可憐悟空,一上仙界就動了癡心,一心要當玉皇大帝,殊不知真正得到了時,卻要用一輩子的天真快樂來交換。
《紅樓夢》是悲劇,悲在“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水滸傳》是悲劇,悲在聚嘯山林的一群好漢,終也難逃宿命;《三國演義》是悲劇,悲在成敗糾紛、是非功過,也不過是史海浮沙;而《西游記》的悲劇,卻超越了這些體例。沒有悲苦,沒有哭啼,歡歡喜喜的一部書,合上想想,字里行間,竟都是深遠浩大的人性關懷:對自由人格的向往,和對人性失落的痛惜,以及對價值觀蛻變的慨嘆。
悟?誰能了悟?蕓蕓眾生之中,但凡追求功名者,但凡妄圖正果者,永遠都不能了悟。“圣僧”不過是個名號,唐僧何圣之有?不過是如來看上了他的癡心,料定了他對正果的欲念,故而找個跑腿的而已。此世也好,來生也好,不能了悟者,注定見不到那一片美麗到人心底的沙灘,注定得不到肖申克的救贖。
肖瀟:對自由人格的向往,和對人性失落的痛惜,以及對價值觀蛻變的慨嘆。如果這一點,能再放大,以此破題闡述。就完美了。一出西游記,一世人生經。類似這個味道。
邵曉薇:關于西游記,有很多的說法,這一種,還是比較新穎的,別樣的角度,說明了很重要的問題。開頭,抓住了讀者的心。好有力!愛死這篇文章了!
馬伊蕾:言簡意賅,見解獨特,筆鋒干練,我喜歡···
陳忠國:作者的看文章的角度出人意料,帶動了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文章甚至事物的積極性。
落落:到底是人性的進化還是禁錮?兒時崇拜的英雄形象剝開層層光環演繹舞臺上小丑的角色,笑笑鬧鬧散場看著西去求經的諷刺,求取的不再是輔助終生的“真經”而是原始靈魂脾性的枷鎖,自己又何不是如此?誰又能真正敞開心性率真而活?眼界限于那道無形的枷鎖又如果得到真正的超越?人,更多的時候不是別人不放過你,而是自己不放過自己。
卞秋露:西游記其實就是現實社會最好的縮影。
申志剛:媲美于丹的《論語心得》,拜讀。
王甲再版建議:《《西游記》的悲劇》不知作者是否真的精讀過《西游》原文,我總以為作者未能完全看懂。還是借《西游》之感,控訴體制耳?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duhougan/1058385.html
相關閱讀:《一地梨花》讀后感1000字
哈姆雷特讀后感1000字
紅與黑讀后感1000字
巴黎圣母院讀后感1000字范文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