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工程,也是一個民族興亡的關鍵。政治網為大家推薦了高二政治上冊期末試卷,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小題,48分。)
1.習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談到, 讀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等人的哲學辯論,加深了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這強調了哲學是( )
A.指導具體科學的綜合科學 B. 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C.啟迪人類智慧的綜合科學 D.世界觀人生觀的學說
2.下列表述,不能體現對哲學基本問題回答的是 ( )
A.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B.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C.量力而行,盡力而為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3. 改革開放的30多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與發展的30多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由此可見()
A.真正的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 概括和總結
B.哲學是時代進步的助推器和社會變革的先導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當今中國時代精神上的精華
D.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4. 關于對哲學上的兩個對子 的正確理解是( )
A.兩個對子是指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B.兩個對子從屬于兩大基本派別
C.兩個對子也就是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
D.兩個對子實際是指二元論
5.王夫之提出,氣者,理之依也,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對此觀點認識正確的是( )
①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 ②屬于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③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 ④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本質和規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D.②③
6. 赫拉克利特認為這個萬物自同的宇宙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一團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燒,按照一定的分寸熄滅。列寧指出:這是對辯證唯物主義原則的最絕妙的說明。列寧這樣的評價是因為這一觀點( )
A. 認識到物質世界處于運動之中 B.承認了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
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發展的 D. 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
7.人們紛紛發問時間都去哪兒了。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研究發現,年齡在20~59歲的人普遍感到無法在既定時間內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時間不夠,就容易產生時間過得快的錯覺。這一研究成果印證了( )
A.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B.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C.運動與物質 密不可分 D.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作用
8.近年來,有人提出要以世界看得懂的方式、聽得懂的語言、熟悉并認同的邏輯去向世界說明中國,因為開放的歷史進程,就是中國融入世界的過程。也有人反問,我們為什么一定要用西方看得懂的方式、聽得懂的語言去向外人說明中國?難道我們不可以用中國的方式和語言展現中國?形成上述不同認識的唯物論道理是( )
A.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B.物質決定意識
C.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D.意 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9.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學道理是()
A.辯證的否定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對舊事物的保留
C.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 D.事物的否定是對舊事物的克服
10.7月8日至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廣西調研時強調指出: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要從過去坐等審批轉向主動加強為企業為基層服務。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強調了( )
A.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11.下列詩句中與右側漫畫蘊含相同哲理的是
A.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B.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C.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D.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鯰魚效應是漁民發現的一種使捕獲的魚保持
鮮活的方法,打撈到船艙里的魚時間一長容易萎靡
不振,死亡率高,而放入幾條兇猛的鯰魚,就把整
個魚群激活了。據此回答12-13題。
12.鯰魚效應體現的哲理是( )
A.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B.發展就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
C.聯系構成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D.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13.如果船艙中放入的鯰魚過多,則效果適得其反。這說明( )
A.量變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要把握好度 B. 事物具有兩面性
C.辦事情要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D.人們要適當地改造和利用規律
14.在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小品《大城小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不少經典臺詞己被傳頌,也有一些經典臺詞令人回味。如你們不拿這兒當家,這兒怎么能拿你們當親人所體現的哲理與下面成語或典故所表達的哲學寓意相同的是()
A.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B.一人當關,萬夫莫開
C.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D.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15.兩會期間,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國家應當根據人口狀況、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調整持續3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不能一刀切。這給我們的辯證法啟示是( )
①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要堅持實事求是
③做到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④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16.著名管理家科維提出了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的不同程度劃分為四個象限,優先第一象限,投資第二象限,走出第三象限,拒絕第四象限。時間管理理論給我們的方法論啟示是( )
①重視量積累 ②堅持辯證的否定觀
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④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7.探月工程是我國邁出航天深空探測的重大舉措,而探月工程 又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嫦娥三號完成的是第二階段落,即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為第三階段采回月球樣本做準備。可見( )
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②部分要服從和服務于整體
③質變是量變的必要準備 ④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功能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堅持以人為本,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我們黨在全部執政活動中,都要把維護好和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黨執政理念的哲學依據是()
A.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B.黨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C.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D.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19.在過去,家庭大量使用轎車被看作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而現在,由于資源、環境等制約因素,世界各國紛紛著手改變放任私家車增長的公共政策,在城市建設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環保交通工具。這體現的歷史唯物主義的道理有 ( )
①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③社會存在決定價值觀 ④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有指導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0.習近平強調,各種社會管理要承擔起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體現價值導向,使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鼓勵、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制約。這是因為( )
A.不同的價值觀對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導向作用?
B.人類應該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指導人們的行為不犯錯
C.不同時期,人們有不同的價值觀,要樹立正確價值觀?
D.價值觀是對社會存在的正確認識,是一種社會意識?
21.中央電視臺曾推出《走基層百姓心聲》特別調查節目你幸福嗎?,引發當代中國人對幸福的深入思考。幸福感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 一種心理體驗,它以一定的物質財富為基礎,但在現實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與物質財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這說明()
①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②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③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④ 社會意識的變化獨立于社會存在的變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漫畫《兩個和尚》給我們的人生啟示主要是( )
A. 探索未知不如尊重已知
B.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C. 放眼未來不如過好現在
D.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23. 是建國65周年。中國夢幻般的發展屢屢震撼世界。中國極有可能在2030年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鍛煉我們的大國氣質,應該( )
①登高望遠,用發展觀點看問題,這是作為大國的基本要求
②寧靜致遠,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保持一顆平常心
③海納百川,善于求同存異,擁有開放包容胸懷 ④剛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會歷史發展趨勢,彰顯決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右圖漫畫啟示我們 ( )
A.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B.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
C.要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
D.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52分)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25.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依法治國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治中國將釋放出法治紅利,助推經濟升級。
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中國共產黨人積極參與法治實踐,從中國國情出 發,經過調查研究,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索法治路線圖,以下是改革開放以來依法治國路線圖: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6字方針。
1997年十五大確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2002年十六大將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2007年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 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定為會議主題。
(1)這一路線圖的演進過程是如何體現共產黨人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6分)
(2)運用求索真理的歷程的知識分析路線圖的演進所蘊涵的哲理。(9分)
26.材料一: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打破原有點狀、塊狀的區域發展模式,更強調省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產業承接與轉移,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材料二: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福建等地設立自由貿易園區,在積極復制上海自貿區成功經驗的同時,福州市大膽先行先試,加快形成具有福州特色的自貿片區模式,打造福州版本。這對福州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自貿區的視野下,探尋屬于福州的先行先試,應是未來福州搶占發展先機、贏得主動的路徑選擇。福州市制定了融入一帶一路行動方案,并接連取得重大實質性突破。
(1)有人認為一帶一路是根據人們主觀意愿建立的新的聯系。請結合所學聯系的知識評析材料一的觀點。(7分)
(2) 結合材料二分析說明建設福州特色自貿片區及融入一帶一路行動運用了哪些矛盾分析法?(12分)
27.中國夢凝聚億萬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指明了實現中國夢的三條路徑: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1)運用價值觀的有關知識分析為什么要弘揚中國精神。(12分)
(2)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分析實現中國夢的三條路徑體現的方法論原則。(6分)
期末聯考高二政治答案
123456789101112
BDCACABDCBCC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ADCBADDAABDB
25.(1)①依法治國路線圖從中國國情出發,經過調查研究,尋找共產黨治國理政規律,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分)
②共產黨人充 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索法治路線圖,推動法治實踐。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要求。(2分)
③法治路線圖是共產黨人積極參與法治實踐,主動研究探索國家治理的結果,做到把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2分)
(2)①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路線圖的演進表明實踐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②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從1978年的16字方針到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定為會議主題反映了人的實踐活動歷史地發展著的,不同時期的法治內容、水平受到當時歷史條件的制約,是不同的。③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依法治國路線圖就是在共產黨人探索實踐中與時俱進的。④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每個時期依法治國的內容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都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⑤認識具有無限性和上升性,認識是不斷向前發展的。
(每點3分,答出以上任意三點就可得滿分)
26(1)①聯系是客觀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無論是自在事物的聯系還是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一帶一路屬于人為事物的聯系,它是人類實踐的產物,形成之后便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具有客觀性。觀點認為可以根據主觀意愿建立聯系,否認了聯系的客觀性,是片面的。(3分)②聯系是客觀的,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彼此之間存在著固有的聯系,通過一帶一路,我國與沿線國家合作更加緊密、往來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這體現了根據固有聯系建立了新的聯系,而非主觀意愿,觀點片面(3分)。③聯系是普遍的,此觀點承認一帶一路是一種新的聯系,有它的合理性。(1分)
(2)①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要用一分為二(全面)觀點看問題。(2分)打造福州版本自貿片區對福州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2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分)福州市加快形成具有福州特色的自貿片區模式,打造福州版本自貿片區,探尋屬于福州的先行先試,應是未來福州搶占發展先機、贏得主動的路徑選擇。(2分)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要求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2分)福州在積極復制上海自貿區成功經驗的同時,大膽先行先試,在自貿區的視野下,探尋屬于福州特色的自貿片區模式體現了這一點。(2分)
27. (1)①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的向導。(2分)中國精神作為一種正確的價值 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2分)
②要正確進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就必須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弘揚中國精神就是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4分)
③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2分)只有弘揚中國精神,才能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從而實現中國夢。(2分)
(2)①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②弘揚中國精神體現了要充分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③凝聚中國力量堅持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每點2分,若從其他角度回答,如②也可用發揮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二政治上冊期末試卷,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63989.html
相關閱讀:雅安中學高二政治期中試題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3月月考 政治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第一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階段
江西省景德鎮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政治試題
江西省撫州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