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李金江 審核:曾森治 考試時間:100分鐘 試卷分值:100分)一、選擇題:小題,每小題分,共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美國政壇上長期存在著“驢象之爭”。“大象”和驢子”分別代表著A.參議院和眾議院 B.國會和總統C 共和黨和民主黨 D 民主黨和共和黨4. 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將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下列選項體現這一主張的是①中國支持巴西代表擔任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②中國支持南非和印度在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③中國支持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④中國支持亞太經合組織在區域發展中發揮作用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1月,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批準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檢定所為世衛組織生物制品標準化和評價合作中心。這是全球第七個,也是發展中國家首個世衛組織生物制品標準化和評價合作中心。世衛組織的這一決定:①增加了中國在世衛組織的代表權和發言權 ②有利于中國與世界各國進行科技交流與合作 ③表明中國在國際生物制品領域的競爭力提高④體現了世衛組織對國際生物制品檢定工作擁有管轄主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從國際組織的分類看,屬于①政府間國際組織 ②性國際組織③一般性國際組織 ④專門性國際組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真理是客觀的,是對客觀對象的認識 B.對同一確定對象的認識,真理只有一個C.真理是有條件的,都有自己的適用范圍 D.真理是具體的,是相對特定的過程而言的13.人們在生產、生活中離不開計時,而要做到準確方便計時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到“立桿測影,劃分一日”,從“滴漏計時”到機械鐘,從石英鐘到原子鐘……人類對時間計量技術和方法的探索歷程表明:①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決定了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 ②真理的發展是一個超越自身而不斷完善的過程 ⑨人類認識的反復性決定了真理探索的過程性 ④人類認識的無限性決定了人能夠獲得全部真理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4. 圖10 漫畫蘊含的哲理是A.人們的主觀愿望無法變成客觀現實B.主觀認識是對客觀現實的正確反映C.要改變客觀現實必須發揮集體力量D.認識符合實際才能有效地地指導實踐15. “夢想是海市蜃樓,還是綠洲,關鍵取決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腳步。根據統計預測,我國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將達到20輛,我國進入汽車社會行列。為破解城市交通擁堵難題,人們從螞蟻蟻穴體系有序、高效運轉的“交通體制”中,學到了疏導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見①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有條件的 ②人類的意識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③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A.①③④ B.①②③ .①②④ D.②③④”“中國夢”的提出,極大地激勵著中國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爸袊鴫"之所以能激勵人民,從哲學上看,是因為:①先進的意識具有超越時代和歷史條件的特性 ②先進的意識總是社會中的主導性意識①意識形式的差異性決定了所反映的客觀存在的多樣性③意識能否正確反映客觀存在取決于反映者的想象力④意識如何反映客觀存在受制于反應者的個性、能力和素質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25.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边@體現了A.與主觀 B.主觀與 C.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底,美國面臨著“財政懸崖”(指既增稅又減支的財政緊縮局面)的危機。以奧巴馬總統為代表的民主黨與控制眾議院的共和黨在是否向美國最富有的階層加稅以及是否大幅削減社會福利支出等方面進行角力。經過幾番,兩黨終于在最后關頭互相妥協,達成一攬子協議。美國國會于1月1日通過了《美國納稅人減稅法案》,該法案于翌日經奧巴馬總統簽署為法律,從而避免了把美國經濟推向“懸崖”。有人認為…‘財政懸崖’的解決是美國資產階級自導自演的政治游戲,‘有驚無險’是游戲的底線”。對這一觀點你是怎么看的?請結合上述材料,運用美國政治制度的有關知識加以分析。(6分)30.材料一: 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閉幕。會議聽取、審議并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審查批準了“十二五”規劃綱要。材料二: 2010年5月6日,英國議會選舉出現“無多數議會”。經過5天艱難磋商,議會中第一大黨保守黨最終爭取到第三大黨自由黨的支持,達成聯合執政協議。保守黨領袖卡梅倫隨后接受女王認命,出任新首相,組建新內閣。戰后英國首個“聯合政府”誕生。材料一、二體現了中、英兩國在政體運行中的哪些特點?(6分)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南非等非洲三國,4月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設“非洲:古老大陸的新崛起”分論壇,八閩學子對非洲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近些年來,中國既保持對非洲的傳統援助,又與非洲開展了經貿、技術合作,幫助非洲充分釋放發展潛能,“授之以漁”(圖1 5),同時,中國也得到了非洲的支持!1 3億多中國人民正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1 0億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實現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同學認為:“古老非洲大陸的新崛起需要中國 ‘授之以漁’”。請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評析該同學的觀點。(8分)32.(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華民族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天人合一”的典范—-土樓,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32.①合理開發文化遺產應根據各地文化遺產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方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4分)②合理開發文化遺產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以保護為主,適度開發。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蛘邌为毜膬牲c論也可以)(4分)(從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給分)福建省安溪一中、養正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政治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69193.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景德鎮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政治試題
雅安中學高二政治期中試題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第一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階段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3月月考 政治
江西省撫州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