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每小題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關于電場線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場線是客觀存在的
B.電場線與運動電荷的軌跡是一致的
C.電場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與電荷在該點受力方向可以不相同
D.沿電場線方向、場強一定越來越大
R=2、關于電阻的計算式
( ) UILR=ρ
和決定式 S ,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導體的電阻與其兩端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 B.導體的電阻僅與導體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有關 C.導體的電阻隨工作溫度變化而變化 D.對一段一定的導體來說,在恒溫下比值
化而變化 U是恒定的,導體電阻不隨U或I的變I
3、如圖所示,用兩根絕緣細線掛著兩個質量相同的不帶電的小球A和B,此時,上、下
細線受的力分別為TA、TB,如果使A帶正電,B帶負電,上、下細線受力分別為T'A,T'B,則( )
A.TA < T'A
C.TA = T'A
B.TB > T'B D. TB < T'B4、某學生在研究串聯電路電壓特點時,接成如圖所示電路,接通K后,他將高內阻的電
壓表并聯在A、C兩點間時,電壓表讀數為U;當并聯在A、B兩點間時,電壓表讀數也為U;當并聯在B、C兩點間時,電壓表讀數為零,則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R1 、R2阻值相差不大)
A.AB段斷路
5、如圖所示,平行線代表電場線,但未標明方向,一個帶正電、電量為10 C的微粒
在電場中僅受電場力作用,當它從A點運動到B點時動
能減少了10 J,已知A點的電勢為-10 V,則以下判
斷正確的是( )
A.微粒的運動軌跡如圖中的虛線1所示;
B.微粒的運動軌跡如圖中的虛線2所示;
C.B點電勢為零;
D.B點電勢為-20 V
6、如右下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兩極板A,B接入電池兩極,一個帶正電小球懸掛在
A 兩極板間,閉合開關S后,懸線偏離豎直方向的角度為θ,則( ) B -5-6B.BC段斷路 D.BC段短路 C.AB段短路 2 A B
A.保持S閉合,使A板向B板靠近,則θ變大
B.保持S閉合,使A板向B板靠近,則θ不變
C.打開S,使A板向B板靠近,則θ變大
D.打開S,使A板向B板靠近,則θ不變
7、如圖所示,甲、乙為兩個獨立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通過它們的電流I的關系圖象,下列
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路端電壓都為U0時,它們的外電阻相等,
B.電流都是I0時,兩電源的內電壓相等
C.電源甲的電動勢大于電源乙的電動勢
D.電源甲的內阻小于電源乙的內阻
8、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電阻為r,當滑動變阻器的觸頭向上端移動時,
兩電壓表示數V1、V2和電流表A1、A 2的示數變化情況是( )
A.V1變大,V2變大,A1變大,A2變大
B.V1變小,V2變小,A1變小,A2變小
C.V1變小,V2變大,A1變小,A2變大
D.V1變大,V2變小,A1變大,A2變小
9、 a、b、c三個粒子由同一點垂直場強方向同時進入偏轉電場,其軌跡如圖所示,其
中b恰好飛出電場。由此可以肯定( )
A. 在b飛離電場的同時,a剛好打在負極板上
B. b和c同時飛離電場
C. 進入電場時,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
D. 動能的增量相比,c的最小,a和b的一樣大
10、如圖所示,在場強大小為E的勻強電場中,一根不可伸長的絕緣細線一端拴一個質
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負電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點。把小球拉到使細線水平的位置A,然后將小球由靜止釋放,小球如圖示運動到細線與水平成θ=60°的位置B時速度為零。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小球重力與電場力的關系是mg=Eq
B.小球重力與電場力的關系是Eq=mg
C.球在B點時,細線拉力為T=mg
D.球在B點時,細線拉力為T=2Eq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11題6分,12題10分,共16分。請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中的指定位置處。)
11、(1)(6分)在測定金屬絲電阻率的實驗中,如圖甲所示,用螺旋測微器測得金屬絲的直徑d=__________mm。如圖乙所示,用多用電表的“×1”歐姆擋,調零后測得金屬絲阻值R=_________Ω,若實驗中測出金屬絲的長度為L,則該金屬絲電阻率的表達式ρ=_________(用符號表示)。
甲
乙
12、(10分)現有“12V、24W”的燈泡一個,為了測定它在不同電壓下的實際功率和額定電壓下的功率,需測定燈泡兩端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現有提供器材如下: A、直流電源15V(內阻可不計)
B、電流表(量程0~0.6A~3A,內阻0.1Ω); C、電流表(量程0~300mA,內阻5Ω); D、電壓表(量程0~3V~15V,內阻15kΩ); E、電壓表(量程0~25V),內阻約200KΩ) F、滑動變阻器10Ω、5A G、滑動變阻器1KΩ、3A H、開關、導線若干
1、為使實驗誤差盡量減小,,所選器材_____(標器材前的字母序號), 2、在虛線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要求燈兩端的電壓從零開始連續變化. 3、連接實物圖。
三、計算題。(共4小題,其中13、14題10分、15、16題12分,共44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3、(10分)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9Ω,R2=15Ω,電源的電動勢E=12V,內
電阻r=1Ω,安培表的讀數I=0.4A。求電阻R3的阻值和它消耗的電功率。
14、(10分)如圖所示,電源的電動勢E=110V,電阻R1=21Ω,電動機繞組的電阻R0=0.5Ω,電鍵S1始終閉合。當電鍵S2斷開時,電阻R1的電功率是525W;當電鍵S2閉合時,電阻R1的電功率是336W,求: (1)電源的內電阻;
(2)當電鍵S2閉合時流過電源的電流和電動機的輸出功率。
15、(12分)如圖甲所示,電荷量為q =1×10C的帶正電的小物塊置于絕緣水平面上,所在空間存在方向沿水平向右的電場,電場強度E的大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物塊運動速度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求(1)前2秒內電場力做的功。(2)物塊的質量。(3)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2
-4
E
甲
乙
/s
丙
/s
16、(12分)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兩塊平行金屬板長l =5cm,兩板間 距d=1cm,兩板間電
7
壓為U=90V,且上板帶正電,一個電子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2.0×10m/s,從兩板中央
-31-19
射入,求: (已知電子質量m=9.1×10電荷量e=1.6×10) (1)電子偏離金屬板的側位移y0是多少? (2)電子飛出電場時的速度是多少?
(3)電子離開電場后,打在屏上的P點,若s=10cm,求OP的長。
高二物理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CD 3、 B C 4、AD 5、A C 6、AD 7、AC 8、D 9、ACD 10、BC 二、填空題
11、(1)0.730;8.0(8也給分);
πRd24L
。(每空分別為2分)
12、(1)、A、B、D、F、H „„„4分
(2)、電路圖„„„„„„„„„„„„ 3分.
(3).實物連線„略„„„„„ 3分
三、計算題
13、解:R2兩端的電壓U=IR2=6V (2分) 電路中的電流I=E-U=0.6A(2分)
1
R1+r
通過R3的電流I2=I1-I=0.2A(2分) R3的阻值為R3=U=30Ω (2分)
I2
2
R3消耗的功率 P=I2R3=1.2W (2分)
14、解:(1)設S2斷開時R1消耗的功率為P1,則代入數據可以解得,r=1Ω(1分)
P1=(
E2
)R1
R1+r ,(2分)
(2)設S2閉合時R1兩端的電壓為U,消耗的功率為P2,則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E=U+Ir,(1分)
代入數據,得I=26A(1分)
P2=
U2
R1,(1分)
流過R1的電流為I1,流過電動機的電流為I2,I=U=4A,(1分)
1
R1
而I1+I2=I,所以I2=22A,(1分)
P=1606W(1分) UI=P出+I2R0,由2(1分) 代入數據得,出
15.(1)由圖像可知,在前兩秒內
a=1m/s2
S=at2/2=2m (2分) W =qE1S=6J (2分) (2)(3) 后兩秒物體做勻速運動
E2q = umg (3分) 前兩秒做勻加速運動 E2q - E1q=ma (3分)
解得:m =1kg (1分)u = 0.2 (1分) 16、解:(1)電子在電場中做類平拋運動,則:a=
2
qEqU
= ①(1分) mmd
水平方向有:l=v0t ② (1分) 豎直方向有:y0=
12
at ③ (1分) 2
由①②③得最大電壓為:y0=
qUl22dmv0
2
=0.50cm (2分)
qUl
(1分) mdv0
(2)在豎直方向的分速度為:vy=at=
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為:vx=v0 (1分)
所以:v==2.04⨯10m/s (2分) (3)電子飛出電場后,做勻速直線運動,則:tanθ=
7
vyvx
=0.2 (2分)
OP=y0+stanθ=0.025m (1分)
或OP=(s+
1
l)tanθ=0.025m 2
注:計算題用其他方法求解,只要合理,結果正確,同樣給分。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俪嗟赖蛪簬В阂驗闊崃ψ饔眯纬,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诟睙釒Ц邏簬В阂驗閯恿ψ饔枚纬桑瑲饬髟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坌棚L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芨睒O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葜芯曃黠L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饕苿臃较颍壕捅卑肭蚨,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3》,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6、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冷鋒、暖鋒、準靜止鋒)、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鋒面氣旋。氣旋是低壓,低壓系統在實際大氣中常會出現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壓槽,在低壓槽上形成了鋒面系統。鋒面與氣旋是一個整體(高壓系統是沒有的)。
7、水循環
。1)類型:海陸間大循環(大循環)、陸地循環(水量很少)、海洋循環(水量最大)
。2)各環節的名稱: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
。3)意義:它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態;聯系四大圈層。
8、洋流:
。1)類型: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按性質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緯度——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動(與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動(與南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髦懈呔暥龋ㄖ饕副卑肭颍愿睒O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髂习肭蛭黠L漂流,世界最強大的寒流!鞅庇《妊蟮募撅L洋流——夏季由西向東流,冬季由東向西流(夏順冬逆)。
。3)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到增溫、增濕作用(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溫、減濕作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維多利亞沙漠、秘魯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的形成都與沿岸的西澳大利亞寒流和秘魯寒流有關)
、趯Q笊锏挠绊憽獫O場的分布:寒暖流交匯處,給魚類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餌料。
△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的交匯處。△紐芬蘭漁場——拉布拉多寒流與墨西哥灣暖流的交匯處!鞅焙O場——北大西洋暖流與高緯南下的冷海水交匯形成!髅佤敐O場——上升補償流使深層海水上泛,帶來深海的硅酸鹽類,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
③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圍擴大。
、軐Q筮\輸事業的影響:順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區域差異》,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氣候的變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等圈層得以不斷改造,生物對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于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聯系有機界與無機界,促使化學元素遷移;改造大氣圈,使原始大氣逐漸演化為現在大氣;改造水圈,影響水體成分;改造巖石圈,促進巖石的風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環境創造了生物,生物又創造了現在的環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環境的生物,同時又是地理環境的塑造者
。3)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舉例:我國西北內陸——由于距海遠,海洋潮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干旱的大陸性氣候——河流不發育,多為內流河——氣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2、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1)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這種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帶,其兩側隨緯度升高,是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受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產生的有規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水分為基礎的。例如:中緯度地區(特別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出現: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在高山地區,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帶。舉例:赤道附近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看到的自然帶類似于從赤道到兩極的水平自然帶。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聚落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可從形態上反映出來:平原地區,地形比較完整、開闊、平坦,聚落呈圓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規模較大;山區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國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區的區位優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農耕,且有利于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筑投資。也有的平原不適宜城市的發展。例如:熱帶地區,低地悶熱,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亞馬孫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公路選線避開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區的交通線網密度較大(造價低、工程量。,山地、丘陵地區的密度較小(造價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氣候變暖對農業生產有利方面:高緯度地區升溫幅度最大,作物生長期延長,產量增加;對農業生產不有利方面:中緯度半濕潤半干旱區,若降水量不變,增溫將加速陸地蒸發,使土壤中水分減少,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對工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影響,溫度升高將減少高緯度地區供暖的能源消耗,明顯增加低緯度地區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資源的定義: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得,并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它包括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舉例:能源利用對生產力的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鞑癫轂橹饕茉础鐣a力水平很低,△18世紀,煤炭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大幅提高,△20世紀50年代以后,石油為主要能源——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5、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臺風、暴雨、寒潮、沙塵暴、暴風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們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二》,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谏鷳B方面—促進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構成生命支持系統。
、谠颍簛y砍濫伐、過度捕獵、環境污染。(外來生物入侵也能導致物種滅絕)
、畚:Γ荷锒鄻有云茐,食物鏈斷裂,使生態平衡失調。
。2)森林資源破壞——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
森林面積減少的原因:砍伐、開荒、開礦、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氣污染
(3)濕地減少——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
、贊竦氐淖饔茫航洕饔谩峁┦澄、水源,航運、養殖、旅游、灌溉等
生態作用——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蓄洪防旱、調節氣候
。竦刂械哪嗵亢写罅课捶纸獾挠袡C物,不參與大氣CO2的循環,成為炭庫,可緩解“溫室效應”)
、跐竦販p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導致泥沙沉積;引水灌溉導致入湖(沼澤)水量減少;圍湖(海)造田,使湖泊、灘涂面積縮;水體富營養化,使濕地功能減弱甚至喪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現:耕地、林地、草地、濕地縮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②主要分布地區:干旱、半干旱、半濕潤地區
、畚鞅鄙衬某梢颍
★自然原因:氣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疏松;多風(暴雨、鼠害等)
★人為原因:人口激增導致過度農墾、過度樵采、過度放牧、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防治的主要措施:
、瘢刂迫丝跀盗浚河欣诰徑馊说孛,建立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生態系統
Ⅱ.生態恢復和建設: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風固沙
◇綠洲地區:封沙育草(外圍);植樹造林(前沿);建立農田防護林網(內部)。
◇在缺乏水源的地區:利用柴草等材料,在流沙地區設置沙障,固阻流沙。
★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配置農林牧業:植樹種草,合理放牧,退耕還林還草
★多途徑解決能源問題:如開發新能源,營造薪炭林、興建沼氣池、推廣省柴灶等。
、螅侠砝盟Y源:改善耕作和灌溉技術,推廣節水農業;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既考慮上、中游的開發,又考慮下游的生態保護。
。5)土壤次生鹽漬化
、俜植迹ㄎ覈喝A北平原、東北平原以及綠洲上(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區)。
②次生鹽漬化的成因:人為方面:耕作技術落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
自然方面:氣候干旱,蒸發旺盛,鹽分易在地表聚集
三、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續發展內涵——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3)可持續發展需要遵循的原則:
、俟叫栽瓌t:同代人之間、代際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公平。
、诔掷m性原則: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必須保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
、酃餐栽瓌t:地球是一個整體,地區性環境問題往往會轉化為全球性問題。地區的決策和行動,應有助于實現全球整體的協調。
。4)清潔生產:評估產品對環境影響的傳統方法只把焦點放在末端處理上。清潔生產則從原料開采——生產——消費——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來評估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四、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1、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要性:
④龐大的人口壓力:
、葙Y源短缺令人擔憂:人口壓力大、經濟迅速發展和資源利用率低。
、奚羁痰沫h境危機:環境污染從城市迅速向農村蔓延,生態破壞范圍仍在擴大。生態極危機區分布于東部地區,這里人口密集、經濟發達,人類活動頻繁。
2、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框架: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
3、生態農業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留民營村建設生態農業的措施:
、僬{整農業結構:由單一的種植業調整為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
、陂_展綜合利用:以農畜產品為中心,發展飼料加工廠和食品加工廠。
、蹚V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沼氣的利用——原料來源于秸稈、人畜糞尿,沼液、沼渣還田或養魚。(理解留民營村農副產品綜合循環利用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75410.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學期第五次月考 物理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物理)
高二物理上冊精練調研檢測試題(附答案)
江西省興國縣將軍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試題 暫缺答案
四川省雙流縣棠湖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2月月考試題 物理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