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1至6題單選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7-12多選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其加速度一定是變化的B.在利用探究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大小表達式的過程中應用了極限法C.電場強度、電勢、電容、電功的定義均用了比值定義法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機械能一定守恒2. 一物體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可知( )A.4s內物體在做曲線運動B.4s內物體的速度一直在減小C.物體的加速度在2.5s時方向改變D.4s內物體速度的變化量的大小為8m/s3. 中國運動員董棟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蹦床項目中獲得冠軍,成為中國蹦床項目的首位“大滿貫”得主,如圖所示為他在比賽中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在空中上升和下落的過程中,董棟都做勻速運動 B. 在空中上升和下落的過程中,董棟都處于失重狀態 C. 在與蹦床接觸的過程中,董棟受到的重力發生變化 D. 在與蹦床接觸的過程中,董棟受到的彈力始終大于重力的輕桿OA,O端用鉸鏈固定,另一端固定著一個小球A,輕桿靠在一個高為h的物塊上。若物塊與地面摩擦不計,則當物塊以速度v向右運動至桿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時,物塊與輕桿的接觸點為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的線速度相同B.A、B的角速度不相同C.輕桿轉動的角速度為D.小球A的線速度大小為5.均勻帶電的球殼在球外空間產生的電場等效于電荷集中于球心處產生的電場.如圖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勻分布正電荷,總電荷量為q,球面半徑為R,CD為通過半球頂點與球心O的軸線,在軸線上有M、N兩點,OM=ON=2R,已知M點的場強大小為E,則N點的場強大小為()B. C. D.6.如圖所示,一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質量為0.05kg的木塊B固定在彈簧的上端,一質量為0.05kg的木塊A置于木塊B上,A、B兩木塊靜止時,彈簧的壓縮量為2cm;又在木塊A上施一向下的力F,當木塊A下移4cm時,木塊A和B靜止,彈簧仍在彈性限度內,g取10m/s2.則在撤去力F的瞬間,B對A的作用力的大小為( 。〢.0.5N B.1N C.1.5N D.2.5N質量為m的物體從高處無初速度釋放后豎直下落高度為h,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恒為f加速度大小a=,則( )A.體下落過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為mg B.f的大小為 C.物體下落過程中動能增加mghD.物體下落過程中機械能減小1:2,兩行星半徑之比為2:1,則( 。〢.兩行星密度之比為3:1 B.兩行星質量之比為16:1C.兩行星表面處重力加速度之比為8:1D.兩衛星的速率之比為4:19.如圖所示,AB、BC、CD,,A、D端固定,系統在豎直平面內靜止,AB和CD與豎直方向夾角分別是30°和60則( )A.AB拉力是B.BC拉力是mg C.CD拉力是mg D.BC與水平方向夾角是60°汽車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勻速行駛,發動機功率為P,牽引力為F0,t1時刻,司機減小了油門,使汽車的功率立即減小一半,并保持該功率繼續行駛,到t2時刻,汽車又恢復了勻速直線運動(設整個過程中汽車所受的阻力不變).則圖中能反映汽車牽引力F、汽車速度V在這個過程中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是( )11.斜面體A靜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為m的物體B在外力F(不為零)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運動.當F的方向水平向右時,斜面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〢.若撤去力F,物體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B.若撤去力F,在物體B仍向下運動的過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一定變小C.若撤去力F,在物體B仍向下運動的過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為零D.若撤去力F,在物體B仍向下運動的過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12.某電場中沿x方向上,電勢φ與x方向的距離關系如圖所示,假想有一個電子在其中僅受電場力作用下移動,則下列關于電場和電子能量說法正確的是 ( ) A.x3到x4區域內沿-x方向存在勻強電場B.x6到x7區域內沿x方向場強為零C.若電子從電勢為2V的x1位置向右到電勢為2V的x7位置,因為電子電勢能不變,電場力不做功,電子初動能大于零即可滿足要求D.若電子從電勢為2V的x1位置向右到電勢為2V的x7位置,為了通過x4處電勢3V的位置,電子至少具有初動能1eV二、填空驗題(共9分)13.如圖所示的裝置,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關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橡皮筋做的功可以直接測量B.橡皮筋在小車運動的全過程中始終做功C.把橡皮筋拉伸為原來的兩倍,橡皮筋對小車做功也增加為原來的兩倍D.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倍增加a和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像。他們在軌道水平和傾斜的兩種情況下分別做了實驗,得到了兩條a-F圖線,如圖(b)所示;瑝K和位移傳感器發射部分的總質量m=_________kg;滑塊和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μ=______三、計算題(共28分)15.(10分)一質量為m的質點,系于長為R的輕繩的一端,繩的另一端固定在空間的O點,假定繩是不可伸長的、柔軟且無彈性的.今把質點從O點的正上方離O點的距離為的O1點以水平的速度拋出,如圖所示。試求:(1)輕繩即將伸直時,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多少?(2)當質點第一次到達O點的正下方時,繩對質點的拉力為多大?16. (10分)駕駛證考試中的路考,在即將結束時要進行目標停車,考官會在離停車點不遠的地方發出指令,要求將車停在指定的標志桿附近,終點附近的道路是平直的,依次有編號為A、B、C、D、E的5根標志桿,相鄰桿之間的距離L=12.0m.一次路考中,學員甲駕駛汽車,學員乙坐在后排觀察并記錄時間,學員乙與車前端面的距離為s=m.假設在考官發出目標停車的指令前,汽車是勻速運動的,當學員乙經過O點考官發出指令:“在D標志桿目標停車”,發出指令后,學員乙立即開始計時,學員甲需要經歷t=0.5s的反應時間才開始剎車,?始剎車后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停止.學員乙記錄下自己經過B、C桿時的時刻tB=4.5s、tC=6.50s.己知LOA=44m.求:(1)剎車前汽車做勻速運動的速度大小W及汽車開始剎車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2)汽車停止運動時車頭前端面離D的距離.(2)如圖所示,為某種透明介質的截面圖,AO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BC為半徑R=10cm的四分之一圓弧,AB與水平屏幕MN垂直并接觸于A點.由紅光和紫光兩種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射向圓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45°,結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現兩個亮斑.已知該介質對紅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別為n1= ,n2= .判斷在AM和AN兩處產生亮斑的顏色;求兩個亮斑間的距離.②C在A上滑動過程中的摩擦生熱Q答案: (2)繩繃直時,繩剛好水平,如圖所示由于省不可伸長,故繩繃直時,損失,質點僅有速度 1分設質點到達O點正下方時速度為v,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2分設繩對質點的拉力為 1分 聯立解得 1分16.(10分)解:(1)汽車從O到標志桿B的過程中:LOA+△L=v0△t+v0(tB-△t)- 2分汽車從O到標志桿C的過程中:LOA+2△L=v0△t+v0(tC-△t)- 2分聯立方程組得:v0=16m/s 1分a=2m/s2 1分(2)汽車從開始到停下運動的距離:x=v0△t+ 2分 可得x=72m 1分(2)當F=0時,彈簧的伸長量 當F=15N,且A上升到最高點時,彈簧的壓縮量 (1分)選修3-4(1)CD 6分(2) 9分解:(2)①設紅光和紫光的臨界角分別為C1、C2,sinC1= 1分C1=60°,同理C2=45°,1分i=45°=C2<C1, 1分所以紫光在AB面發生全反射,而紅光在AB面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且由幾何關系可知,反射光線與AC垂直,所以在AM處產生的亮斑P1為紅色,在AN處產生的亮斑P2為紅色與紫色的混合色 1分 ②畫出如圖光路圖,設折射角為r,兩個光斑分別為P1、P2根據折射定律n1=求得sinr= 1分由幾何知識可得:tanr= 1分解得AP1=5cm 1分 由幾何知識可得△OAP2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AP2=10cm 1分 所以P1?P2=(5+10)cm 1分選修3-5(1)BC (6分)(2)(9分)研究C在A、B上面滑動的全過程,在整個過程中A、B、C組成系統的總動量守恒則得 (1分)C在A上滑動過程中的摩擦生熱 1分θORO1v0遼寧省北鎮高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題(Word有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67185.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物理)
高二物理上冊精練調研檢測試題(附答案)
江西省興國縣將軍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試題 暫缺答案
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學期第五次月考 物理
四川省雙流縣棠湖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2月月考試題 物理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