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 (考試時間: 90 分鐘,分值: 100分,共 6 頁)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3分,總計60分)1、在物理學的重大發現中,科學家總結出了許多物理學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思想法、類比法、科學假說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關于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 )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法B.根據速度的定義式,當Δt非常小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運用了近似處理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質量三者之間的關系時,先保持質量不變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再保持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該探究運用了控制變量法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運用了微元法如圖所示,由于風的緣故,河岸上的旗幟向右飄,在河面上的兩條船上的旗幟分別向右和向左飄,兩條船的運動狀態是( )A.A船肯定是向左運動的B.A船肯定是靜止的C.B船肯定是向右運動的D.B船可能是靜止的一個質點做方向不變的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漸減小直至為零,則在此過程中( )A.速度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小值B.速度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速度達到最大值C.位移逐漸增大,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將不再增大D.位移逐漸減小,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位移達到最小值2015年10月24日,南京選手王冬強在第七屆城市運動會上以13秒38的成績獲得男子110米欄冠軍,劉翔師弟陸嘉騰以13秒41的成績獲得第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110 m欄比賽中,選手通過的路程就是位移B.王冬強在起跑過程中的加速度一定比陸嘉騰的大C.王冬強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約為8.22 m/sD.沖到終點時,王冬強的速度一定大于陸嘉騰的速度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已按計劃完成建造和試驗試航工作,于2015年9月25日上午正式交付海軍.若航空母艦上有幫助飛機起飛的彈射系統,已知戰斗機在跑道上加速時產生的加速度為4.5 m/s2,戰斗機滑行100 m時起飛,起飛速度為50 m/s,則航空母艦靜止時彈射系統必須使戰斗機具有的初速度為( )A.10 m/s B.20 m/sC.30 m/s D.40 m/s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經4 s停止,若在第1 s內的位移是14 m,則最后1 s內位移是( )A.3.5 m B.2 mC.1 m D.0一遙控玩具汽車在平直路上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 ( )A.15 s內汽車的位移為300 mB.前10 s內汽車的加速度為3 m/s2C.20 s末汽車的速度為-1 m/sD.前25 s內汽車做單方向直線運動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六艘海盜快艇試圖靠近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保護的商船,中國特戰隊員發射爆震彈成功將其驅離.假如其中一艘海盜快艇在海面上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設運動過程中海盜快艇所受阻力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海盜快艇在0~66 s內從靜止出發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線運動B.海盜快艇在96 s末開始調頭逃離C.海盜快艇在66 s末離商船最近D.海盜快艇在96 s~116 s內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下列關于重力和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產生的吸引力B.物體靜止時,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就是物體的重力C.用細線將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物體的重心一定在懸線所在的直線上D.重心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點,故重心一定在物體上一根輕質彈簧,當它上端固定、下端懸掛重為G的物體時,長度為L1;當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壓一重為G的物體時,其長度為L2,則它的勁度系數是( )A. B.C. D.11、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大小與相應的正壓力成正比C.運動著的物體不可能受靜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動摩擦力作用D.靜摩擦力的方向與接觸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如圖9所示,把一重為G的物體,用一水平方向的推力F=kt(k為恒量,t為時間)壓在豎直的足夠高的平整墻上,從t=0開始物體所受的摩擦力Ff隨t的變化關系是下圖中的( )13、如圖所示,用一根長為l的細繩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懸掛質量為m的小球A,為使細繩與豎直方向成30°角且繃緊,小球A處于靜止,對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A.mg B.mgC.mg D.mg14、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放著一個質量為m的光滑小球,小球被豎直的木板擋住,則小球對木板的壓力大小為( )A.mgcos θ B.mgtan θ C. D.15、就一些實際生活中的現象,某同學試圖從慣性角度加以解釋,其中正確的是A.采用了大功率的發動機后,某些一級方程式賽車的速度甚至能超過某些老式螺旋槳飛機的速度.這表明,可以通過科學進步使小質量的物體獲得大慣性B.射出槍膛的子彈在運動相當長一段距離后連一件棉衣也穿不透,這表明它的慣性變小了C.貨運列車運行到不同的車站時,經常要摘下或加掛一些車廂,這會改變它的慣性D.摩托車轉彎時,車手一方面要控制適當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將身體稍微向里傾斜,通過調控人和車的慣性達到轉彎的目的16.沼澤地的下面蘊藏著豐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澤地積累的植物殘體,它的纖維狀和海綿狀的物理結構導致人在其上面行走時容易下陷(設在下陷過程中,泥炭對人的阻力不計).如果整個下陷的過程是先加速再減速最后勻速運動,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加速向下運動時,人對沼澤地的壓力大于沼澤地對人的支持力B.在減速向下運動時,人對沼澤地的壓力小于沼澤地對人的支持力C.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人對沼澤地的壓力是先大于后等于沼澤地對人的支持力D.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人對沼澤地的壓力大小總是等于沼澤地對人的支持力大小關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超重就是物體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體所受的重力減小了B.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時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所以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不受重力作用C.物體具有向上的速度時處于超重狀態,物體具有向下的速度時處于失重狀態D.物體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時,物體的重力始終存在且不發生變化18、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定滑輪裝置運送建筑材料.質量為70.0 kg的建筑工人站在地面上,通過定滑輪將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 m/s2的加速度提升,忽略繩子和定滑輪的質量及定滑輪的摩擦,則建筑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g取10 m/s2)( )A.510 N B.490 NC.890 N D.910 N2015年7月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實現下潛5 km深度.設潛水器在下潛或上升過程中只受重力、海水浮力和海水阻力作用,其中,海水浮力F始終不變,所受海水阻力僅與潛水器速率有關.已知當潛水器的總質量為M時恰好勻速下降,若使潛水器以同樣速率勻速上升,則需要從潛水器儲水箱向外排出水的質量為(重力加速度為g)( )A.2(M-) B.M-C.2M- D.2M-如圖2所示,輕彈簧上端與一質量為m的木塊1相連,下端與另一質量為M的木塊2相連,整個系統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處于靜止狀態.現將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設抽出后的瞬間,木塊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有( )A.a1=0,a2=g B.a1=g,a2=gC.a1=0,a2=g D.a1=g,a2=g如圖是某同學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 (1)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 Hz,則紙帶上打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2)ABCD是紙帶上四個計數點,每兩個相鄰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從圖中讀出A、B兩點間距x=________;C點對應的速度是________(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時,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測力計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1)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應該將橡皮條和繩的結點沿相同方向拉到________位置(填“同一”或“不同”).(2)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討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A.用兩個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時,拉力間的角度要小一些B.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條要盡量與木板平行C.用兩彈簧測力計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測力計示數之差應盡可能小D.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如圖所示,一根質量不計的橫梁A端用鉸鏈固定在墻壁上,B端用細繩懸掛在墻壁上的C點,使得橫梁保持水平狀態.已知細繩與豎直墻壁之間的夾角為60°,當用另一段輕繩在B點懸掛一個質量為M=6 kg的重物時,求輕桿對B點的彈力和繩BC的拉力大。(g取10 m/s2)24、(10分)2015年2月23日凌晨,第18屆國際泳聯跳水世界杯賽男子3米板決賽結束,中國選手包攬冠、亞軍,其中奧運冠軍何沖以總成績553.35分成功衛冕.如圖所示是他在跳臺上騰空而起的英姿,到達最高點時他的重心離臺面的高度為1 m,當他下降到手觸及水面時要伸直雙臂做一個翻掌壓水花的動作,這時他的重心離水面也是1 m.設他靜止站在臺面上時重心距臺面的高度為0.8 m,重力加速度g=10 m/s2,問:(1)他的起跳速度約是多大?(2)從起跳到入水(手掌觸水)共需多長時間?某同學為了測定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他用測速儀研究木塊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裝置如圖甲所示.他使木塊以初速度v0=4 m/s的速度沿傾角θ=30°的斜面上滑,緊接著下滑至出發點,并同時開始記錄數據,結果電腦只繪出了木塊從開始上滑至最高點的v-t圖線如圖乙所示.g取10 m/s2.求: (1)上滑過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1;(2)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3)木塊回到出發點時的速度大小v.浙江省蒼南縣巨人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 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54066.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學期第五次月考 物理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物理)
高二物理上冊精練調研檢測試題(附答案)
江西省興國縣將軍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試題 暫缺答案
四川省雙流縣棠湖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2月月考試題 物理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