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遼寧省沈陽二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政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沈陽二中2015——2014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二(15 屆)政治試題說明:1.測試時間:90分鐘 總分:100分 2.客觀題涂在答題紙上,主觀題答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 第Ⅰ卷 (6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1、下列活動屬于文化現象的有①工人、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②參加學校運動會 ③參加演講會、辯論會 ④購買蔬菜水果 ⑤參加文學社、書畫協會、讀書俱樂部 ⑥合唱團、舞蹈隊、時裝表演隊⑦瀏覽站,領略世界各地風土人情 ⑧某國議員競選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2、在文化生活中,我們要講的“文化”是A. 廣義上的“文化”,與“文明”的含義相近? B. 指人們受教育的程度C. 專指文學藝術和科學知識,是狹義上的“文化”D.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廣義的“文化”,也不同于狹義的“文化”3、“蒼潤高逸,秀出東南”的廬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東晉畫家顧愷之《廬山圖》,以藝術形式形象展現了廬山的自然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廬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種文化B.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C.文化是人所創造的、為人所特有的一種現象 D.《廬山圖》的創作屬于文化活動4、2015年,共和國迎來六十四歲華誕。64年前,在中國革命取得重大勝利的關鍵時刻,毛澤東在《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寫下了“宜將剩勇追窮冠,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的豪邁詩句,表達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革命到底的決心,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斗志。從文化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能夠說明A.文化作為精神力量決定著社會的發展B.決定社會發展的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C.文化作為精神力量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D.文化作為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和物質載體5、文化中有經濟,可以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這說明A.經濟是文化發展的惟一動力 B.經濟決定文化 C.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 D.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6、下列體現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的有①先進的文化促進政治的進步 ②先進文化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③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 ④世界范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斗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人的文化素養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處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會科學素養 B.自然科學素養C.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D.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8、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痹撛娋淇梢泽w現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創造的③文化具有繼承性 ④文化影響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發生過多次以屯墾、戍邊等為目的的民族大遷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們,不僅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各地,也使少數民族文化在各地生根發芽,為中華民族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記憶。這說明 ①人口遷徙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②中原文化是我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 ③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繼承性 ④文化的形成是一個兼收并蓄的競爭過程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0、集藝術家和科學家于一身的達?芬奇說:“藝術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飛。” 這表明A.科技是藝術發展的源泉   B.科技是推動藝術發展的重要因素C.科技是藝術創新的動力   D.藝術是科技發展的結果11、木版年畫是指用傳統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畫。木版年畫是中國覆蓋面廣、流派多、地域風格豐富的民間藝術門類,它鮮艷濃烈、節日氣氛濃郁,畫面情趣盎然,深為百姓喜聞樂見。體現了中華文化①源遠流長  ②博大精深、郦殬湟粠茫氼I風騷  ④具有鮮明的地域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創辦于2002年,每年舉辦一次,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當年最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10多年間,“感動中國”共評選出100多位各行各業的杰出人物,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開展“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有利于①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②發揮文化對社會建設的引領作用③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 ④發揮道德模范人物的榜樣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一個人應當同時具備的基本素養。下列古語中蘊含二者關系的有 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戰國 孟子) ②“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北宋 司馬光) ③“前輩謂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保鞔 陳獻章) ④“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保|漢 王符) A.①②B.②④C.②③ D. ③④ 14、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保證。那么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 A.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B.加強民主法制建設C.培育“四有”公民D.加強教青科學文化建設 15、不同時代占統治地位的價值觀念不同,人們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會,受封建倫理的影響,人們必須遵循封建等級規范的交往方式。材料說明了A.交往方式不同,價值觀不同 B.交往方式源于風俗習慣、文化程度C. 文化影響著人的交往行為、交往方式 D.交往方式不同,表現為語言、符號等16、追溯中國結的淵源應從遠古年代的結繩記事開始。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記,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與“吉”諧音,在漫長情感愿望,“同心結”、“平安結”、“團圓結”,一個個美麗的中國結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上述材料中文化現象的正確解讀是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③從繩結之中可以透視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④結繩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在一幅畫上有三種事物:雞、牛和草,如果讓你歸類,你會把牛和什么分在一起呢?”對此問題,中國人一般把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國人把牛和雞分在一起。中國人的分類標準是關系,而美國人的分類標準是本質屬性,中美兩國的這種差異表明A.國家性質不同,人們的思維方式也不同B.文化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思維方式C.文化環境的差異是導致人們思維方式差異的根本原因D.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確定的方向性18、《阿凡達》是一部運用3D技術制作的電影,目前已創造了超過2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帶動了3D相關產業的發展。這體現了①文化對經濟的重大影響 ②文化是政治經濟的反映③文化生產力的日趨重要 ④文化以經濟發展為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經濟全球化不僅無法也不可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異。這是因為 A.推進文化發展應海納百川、博采眾長B.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點C.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D.尊重民族文化的差異已經成為各國人民的共識20、“京劇是中華民族文化之瑰寶,經歷數代藝術家千錘百煉,雖然當今舞臺上可運用的高科技手段層出不窮,但京劇還得從傳統的韻味上下工夫!边@句話強調了A.繼承——文化創新的根基 B.科技——文化創新的動力C.創新——文化發展的實質 D.交流——文化創新的途徑21、莫言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紅樹林》、《蛙》等一大批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和國際文學獎。莫言的許多作品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在世界文學界具有較大的影響。這說明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精粹C.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D.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22、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國家領導人指出,要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國家之所以重視漢字的推廣和使用,是因為 ①漢字的發明,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②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作用③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④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3、高鐵時代的到來,使人們可以在“廣州喝早茶,到長沙聽笑話,再到武漢賞櫻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饃,下午到嵩山看少林”。這說明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①改變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們的文化交流③更新文化的傳播方式 ④擴展人們的文化視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4、溫總理以白居易的詩句“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聞饑凍聲”告誡官員,要時時惦記百姓疾苦。溫總理“以詩言志”表明 A.傳統文化是現代思想的主要源頭 B.傳統文化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C.傳統文化仍然有現實意義 D.傳統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礎25、近年來,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歡迎,交響樂、歌劇、民族戲曲則有些受冷落,各種文化藝術形式的發展出現了不平衡現象。一些有識之士呼吁“文化藝術領域也需要生態平衡”,因為①不同文化藝術形式共同發展,可以滿足不同層面大眾的需求②在文化藝術領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樣重要③扶持高雅文化藝術、適當限制通俗文化藝術是當務之急④各種文化藝術形式相互依存、共同發展,才能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6、歌為心聲。從“遼寧省沈陽二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政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64145.html

相關閱讀: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3月月考 政治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第一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階段
江西省撫州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
雅安中學高二政治期中試題
江西省景德鎮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政治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