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遼寧省沈陽鐵路實驗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寒假作業檢測 物理(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第卷 (選擇題 共分)1.在力學理論建立的過程中,有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做出了貢獻.關于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伽利略發現了行星運動的規律B.通過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C.牛頓最早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D.笛卡爾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下列力學單位中,都是國際單位制中基本單位的是() A.kg、m、sB.N、m、sC.N、kg、mD.kg、N、s4.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與水平方向成θ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往前運動,已知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F?cosθB.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μmgC.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為mgD.物體受到地面的的支持力為mg-F?sinθA、B是板的兩個端點,在翹動的某一時刻,A、B的線速度大小分別為vA、vB,角速度大小分別為ωA、ωB,則A.vA=vB ωA≠ωBB.vA≠vB ωA=ωBC.vA=vB ωA=ωBD.vA≠vB ωA≠ωB6.下列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A.戰斗機戰斗前拋棄副油箱,增大戰斗機慣性B.慣性C.火箭升空時慣性速度增大增大D.做自由落體的物體沒有慣性.一顆人造衛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已知地球的質量為M,地球的半徑為R,衛星的質量為m,衛星離地面的高度為h,引力常量為G,則地球對衛星的萬有引力大小為A. B. C. D..人從4m深的水井中50N的水桶勻速提至地面,在水平上勻速行走了12m,人水桶所做的功為A.800J B.600JC.200J D.200J9.今年年初我國南方部分地區遭遇了嚴重雪災.在抗雪救災中,運輸救災物資的汽車以額定功率上坡時,為增大牽引力,司機應使汽車的速度A.減小     B.增大 C.保持不變    D.先增大后保持不變A.勻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減速上升 D.減速下降11.人站在h高處的平臺上,水平拋出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物體落地時的速度為v,以地面為重力勢能的零點,不計空氣阻力,則有( )A人對小球做的功是 B.重力對小球做的功是 C.小球落地時的機械能是 D.小球落地時的機械能是A.先失重,正常,后超重 B.先超重,正常,后失重C.先超重,失重,后正常 D.先正常,超重,失重第Ⅱ卷(非選擇題 包括必考和選考兩部分 共52分)二、填空題(16分)13.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1)測得同一物體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后,以加速度以為縱坐標,力F為橫坐標建立坐 標系,描繪 a ? F 圖象,若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則說明 a 與 F 成(選填“正 比”或“反比”).測得不同質量的物體在相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后,以加速度a為縱坐 標,質量m為橫坐標建立坐標系,描繪 a ? m 圖象,所得的圖象是一條 (選填“直線”或“曲線”);以 a 為縱坐標, 1/ m 為橫坐標建立坐標系,描繪 a ? 1/ m 圖象,若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則說明 a 與 1/ m 成 (選填“正比”或“反比”). ()某同學將打出的一條紙帶按打點先后順序每 5 個點取 1 個計數點,得到了 O、A、B、C、D 等幾個計數點,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t ? 0.1s ,如圖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A ? 1.50cm , AB ? 1.90cm , BC ? 2.30cm , CD ? 2.70cm .由此可知,紙帶的加速度大小為 m/s2,打 B 點時紙帶的速度大小為 m/s.14.如圖所示,固定的光滑圓弧軌道的半徑為0.8m,點與圓心在同一水平線上,圓弧軌道底端點與圓心在同一豎直線上. 點離點的豎直高度為0.2m.物塊從軌道上的點由靜止釋放,滑過點后進入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傳送帶由電動機驅動按圖示方向運轉,不計物塊通過軌道與傳送帶交接處的動能損失,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取10m/s2.(1)求物塊從點下滑到點時速度的大小.(2)若物塊從點下滑到傳送帶上后又恰能返回到點,求物塊在傳送帶上第一次往返所用的時間.15(選修3-1模塊)A.電荷在a點受到電場力方向必定與場強方向一致。B.同一點電荷放在a點受到的電場力比放在b點時受到電場力小。C.正電荷放在a點靜止釋放,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的軌跡與電場線一致。 D.a點的電場強度較大。16如圖所示,一束電子(電荷量為e)以速度v垂直射入磁感應強度為B,寬度為d的勻強磁場中,穿透磁場時速度方向與電子原來入射方向的夾角為30°,求電子的質量和穿過磁場所用的時間.參考答案1解析:選BD.卡文迪許通過扭秤實驗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B正確;笛卡爾《哲學原理》中以第一和第二自然定律的形式比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慣性定律:只要物體開始運動,就將繼續以同一速度并沿著同一直線方向運動,直到遇到某種外來原因造成的阻礙或偏離為止,為牛頓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D正確;行星運動的規律是開普勒發現的,A錯誤;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C錯誤.15 4m/s 9s16 D17【解析】 電子在磁場中運動,只受洛倫茲力作用,故其軌跡是圓弧的一部分,又因為F洛v,故圓心在電子穿入和穿出磁場時受到洛倫茲力指向的交點上,如圖中的O點.由幾何知識可知,所對圓心角θ=30°,OB為半徑r,則r=d/sin30°=2d,又由r=mv/Be得m=2dBe/v.由于所對圓心角是30°,因此穿透時間t=?T=T,由于T=,故t=?=.v vθF遼寧省沈陽鐵路實驗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寒假作業檢測 物理(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8885.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雙流縣棠湖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2月月考試題 物理 Word
江西省興國縣將軍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試題 暫缺答案
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學期第五次月考 物理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物理)
高二物理上冊精練調研檢測試題(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