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地理網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寒假作業,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吧!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50分)
1.有關《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及行動方案
②該書是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
③該書提出的人口與人類住區消費與社會服務的內容,主要屬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范圍
④該書提出的團體與公眾參與立法與實施等內容,主要屬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范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來源:。。。。。]
2.中國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A.城市環境惡化 B.酸雨
C.溫室效應增強和荒漠化 D.水土流失
3.我國所面臨的生存和發展的巨大壓力有
A.以農村為中心的環境污染在迅速蔓延 B.龐大的人口壓力
C.自然資源總量少 D.自然災害頻繁
4.有關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我國必須用1份世界平均財富去養活相應8倍的人口
②我國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著約占世界21%的人口[來源:]
③我國有高達1/3的新增產值來養活新增加的人
④我國資源利用率低,長期存在資源的相對短缺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5.生態農業與傳統農業的根本區別在于
A.糧食產量高 B.種植業比重下降,而林、牧業發達
C.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 D.機械化、電氣化水平高
6.有關北京市大興縣留民營村農業發展現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屬于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生態農業
B.生產結構單一,勞動生產率不高
C.生態環境好,但糧食產量不高
D.能源就地取材,以秸稈、柴草為主要燃料
7.下列屬于清潔生產的是
①生產可在自然界分解的包裝袋 ②及時清理垃圾
③加強對生產末端環境污染的處理 ④利用礦物燃燒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
8.關于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方案,下列敘述組合正確的是
①堅定不移地實施計劃生育,提高人口素質
②改變經濟增長方式,變粗放型為集約型經濟
③引導超前消費等措施促進生產
④保持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勢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面臨的困境是
①人口增長趨向零,老齡人口比重大,就業人口日趨不足
②農業資源日趨緊張,接近資源承載極限
③環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態日趨惡化
④糧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備資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作為中生,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應從自身做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參與環;顒 B.等工作后再接受環保教育
C.生與可持續發展沒有關系 D.積極購買非生態標志產品
11.關于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行動方案,敘述正確的是
A.由于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發展是第二位的
B.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
C.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措施
D.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是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的
12.不屬于留民營村建設生態農業采取的措施的是
A.調整產業結構 B.開展綜合利用
C.廣開源流,開發利用新能源 D.大量施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13.下列活動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是
A.珠江三角洲建立;~塘 B.加大農業投入,增加農藥、化肥的使用量
C.在干旱區大力開采地下水灌溉 D.大量種植反季節蔬菜,提高農民的收入
14.大型水電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有
A.明顯減少河流的年徑流量 B.顯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區地下水位 D.改變徑流量的季節分配
15.全球環境基金組織關注的主要領域有
A.和平問題 B.難民問題 C.氣候變化 D.臭氧的消耗
16.中國傳統文化中肯定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的思想是
A.人定勝天 B.天定勝人 C.天人合一 D.天命主宰
17.促使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基數太高,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
B.很多地區缺水嚴重,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C.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對當代人的影響
D.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使我國社會生存、發展面臨著巨大壓力
18.在我國一些落后山區,要擺脫生態惡性循環的關鍵是
A.放慢社會經濟發展速度 B.開墾荒地,增加糧食產量
C.修造梯田,減少水土流失 D.開展農林牧綜合治理
19.為解決我國資源問題,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使用一次性衛生筷子 B.農村發展沼氣燃料和小水電
C.大力發展化纖、混紡工業 D.發展化農業
20.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主要原因是
A.提高汽油燃燒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鉛資源短缺 D.避免重金屬污染
近年來赤潮在我國時有發生,當赤潮發生時,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使水體呈現紅紫等顏色,并對生物造成危害。據此完成2122題。
2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赤潮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結果
B.含磷洗滌劑廣泛使用與排放是發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閉的海灣容易發生赤潮
D.赤潮的發生是與人類活動無關的自然現象
22.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發生赤潮的是
A.杭州灣 B.萊州灣 C.遼東灣 D.珠江口
隨著人們生態價值觀的改變及對自己生活環境質量的關注,綠色作為一個概念成為一
個很時尚的名詞。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消費是當今的熱門話題。據此回答
2324題。
23.下列對綠色消費的理解,錯誤的是
A.要求人們購買、使用帶有綠色的物品
B.盡量使用對環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盡量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盡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4.為了生產綠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確的是
①使用低毒農藥防治病蟲害 ②引進抗病蟲害的良品種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劑防腐劑
④利用作物病蟲的天敵防止病蟲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5.我國城市環境污染中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是
A.CO2、氯氟烴、N2、酸雨 B.O2、NO2、CO2、煙塵
C.NH3、O2、NO、霧 D.CL2、O2、CO2、粉塵
26.下列不屬于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的是
A.耕地人均占有量逐年下降 B.東部眾多荒地未經開墾
C.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尚低 D.農業部門結構中,種植業比重逐年下降
27.我國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是
A.黃土高原 B.山東丘陵 C.江南丘陵 D.云貴高原
28.下列各組災害中,可能由人為原因誘發的自然災害是
A.滑坡、泥石流 B.水土流失、地震 C.環境污染、海嘯
D.火山爆發、臺風
29.促進吐魯番盆地經濟發展的對策有
①發揮火洲的氣候勢,大面積種植熱帶作物
②大力發展造紙工業
③加速發展長絨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農產品以及相關的加工業
④發展以絲綢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觀為特色的旅游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0.沿海核電站污染近岸水域,因為它向海洋排放
A.重金屬 B.熱水 C.粉塵 D.廢氣
二、綜合分析題(共40分)
1.讀我國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狀況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油類污染最嚴重的海灣是 ,原因是
。
(2)圖中含溶解氧最少的海灣是 ,原因是
。
(3)1999年,首先在長江口發生了大規模的赤潮,其后向南不斷擴展的原因是
。
(4)從各海灣的污染來看,我國海洋污染的主要來源是
大量排入河流。其中以 工業區最為嚴重。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呂梁山脈曾是一個著名的森林地區。也是汾水的水源涵養地,F在
的呂梁山僅存在主峰附近一片森林,大片林區已不復存在。
渭水上游的隴山山脈,秦漢時代一片蔥蘢,然而,關中作為許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
、建筑宮室、營造墳墓,所耗樹木無法計算。4世紀時,一次山洪爆發,竟沖下百萬棵大
樹。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經明顯減少,航運也就不見于記載。
(1)山區的森林在保護環境方面起的作用是
(2)文中所敘森林被破壞的原因是
(3)渭水的流量已明顯減少的原因是
(4)就你所知識,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原因主要有
(5)治理黃土高原的主要措施有
3.下表摘自國家1998年6月環境檢測中心公布的我國部分城市空氣監測周報。
|城市 |污染|首要污染 |空氣質量級 |城市 |污染|首要污|空氣質 |
| |指數|物 |別 | |指數|染物 |量級別 |
|北京 |92 |P |Ⅱ |濟南 |76 |P |Ⅱ |
|天津 |82 |P |Ⅱ |武漢[來源|83 |NO |Ⅱ |
| | | | |:][| | | |
| | | | |來源:| | | |
| | | | |] | | | |
|太原 |218 |P |Ⅳ |廣州 |126 |NO | Ⅲ |
|長春 |103 |P |Ⅲ |深圳 |77 |NO |Ⅱ |
|哈爾濱|96 |P |Ⅱ |珠海 |47 | |Ⅰ |
|上海 |74 |NO |Ⅱ |汕頭 |54 | |Ⅱ |
|南京 |95 |P |Ⅱ |南寧 |56 ||Ⅱ |
| | | | | | |P | |
|杭州 |67 |P |Ⅱ |成都 |87 |P |Ⅱ |
|福州 |42 | |Ⅰ |重慶 | 98 |O |Ⅱ |
|廈門 |25 | |Ⅰ |貴陽 | 69 |P |Ⅱ |
P總懸浮顆粒,NO含氮氧化物,O硫的氧化物
閱讀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1)最容易出現酸雨的兩個城市是
,兩城市酸雨的不同特點
是
。酸雨對兩城市非生物環境帶來的主要危害
是
。控制兩城市酸雨應采取的措施分別
(2)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是 ,主要原因是:
4.讀下圖珠江三角洲基塘生態系統,分析回答:
(1)分析圖中A 表示___________, B 表示________。(填數碼)
①塘泥 ② 基泥
③青飼料 ④ 有機質
(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將甘蔗、果樹、________的生產與______________
___有機結合起來,按生產的對象分類,此類農業屬于__________________。按投
入的生產資料或勞動來分,應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塘生產中,多種植物輪作,可以充分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塘生產的內容應與________掛鉤,才能充分發揮其生產潛力。
①氣候條件 ② 交通運輸 ③ 技投入 ④ 市場動向
A層次
5.讀下面曲線統計圖,回答:
(1)說明圖中所示的人地關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預測人口、資源、環境、糧食四者今后一段時間內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示反映了環境問題的實質是。
(4)此統計圖對人地關系發展趨勢的預測忽略了什么因素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希望大家喜歡,也希望大家能夠快樂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063923.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