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重慶市重慶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秘密啟用前20年重慶一中高20級地 理 試 題 卷 2013.11 地理試題共 8 頁。滿分 100 分?荚嚂r間 80 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第Ⅰ卷 選擇題 (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不選、錯選均不得分。)1.下列各種天體中,太陽系缺少的是A.恒星 B.流星體 C.彗星 D.星云2.以地球為中心天體的天體系統是A.太陽系 B.地月系 C.銀河系 D.總星系3.與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溫度條件無關的是A.日地距離適中 B.地球自轉周期適宜,晝夜溫差較小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D.日照條件穩定,不斷供應地球能量4.下列概念中,具有從屬關系,且從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A.太陽系—木星—水星 B.宇宙—太陽系—銀河系C.總星系—星系—銀河系 D.太陽系—地月系—月球5.這種太陽活動為A.耀斑 B.黑子 C.日珥 D.太陽風6.這種現象發生在太陽的A.光球層 B.色球層 C.日冕層 D.太陽內部7.這種活動有年份多,有年份少,其變化的周期大約是A.9年 B.10年 C.11年 D.12年8.關于太陽輻射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太陽輻射能量來源于氫氣的燃燒 B.太陽輻射就是指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放射的能量C.太陽輻射能量是由核變反應過程中虧損的質量轉化而來的D.太陽輻射能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9.與太陽活動密切相關的地理現象是A.酸雨的形成 B.月相的變化C.電離層的強烈擾動 D.揚塵、沙塵天氣的出現10.關于地球自轉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①無論從哪里觀察,地球的自轉方向都是呈順時針方向 ②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③自轉的方向始終不變 ④自轉的方向隨季節改變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假如地軸與黃道面的夾角變大,那么A.熱帶范圍變大 B.溫帶范圍變大 C.寒帶范圍變大 D.五帶范圍不變12.我國統一采用的北京時間是①北京所在經線的地方時 ②1200E經線的地方時 ③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地方時 ④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3.關于晨昏線的敘述,正確的是A.晨昏線總是與經線重合B.隨著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晨昏線不斷東移C.晨昏線是由于地球的自轉產生的 D.晨昏線是晝夜半球的分界線14.一架飛機飛過日界線后,發現接連過了兩個元旦節,這架飛機是A.自東向西飛行 B.一定飛越過1800經線 C.自西十二區飛向東十二區 D.自東十二區飛向西十二區15.當重慶晝夜平分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赤道上的中午太陽高度達到全年最B.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C.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 D.南、北回歸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16.自春分至秋分,正午物體的影子朝向始終朝北的地區是A.赤道以北地區 B.赤道以南地區 C.北回歸線以北地區 D.南、北回歸線之間地區17.下列節日中,上海白晝最長的是A.五一勞動節 B.六一兒童節 C.七一建黨節 D.八一建軍節18.地球上巖漿的發源地一般認為是在A.外地核 B.巖石圈下部 C.軟流層 D.地殼下部19.有關巖石圈的敘述,正確的是A.巖石圈屬于地殼的一部分,是由巖石構成的 B.巖石圈的上部是軟流層C.巖石圈是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組成 D.巖石圈與生物圈關系密切20.下列有關地球外部圈層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球的外部圈層自里向外分別是生物圈、水圈和大氣圈B.地殼、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組成地球的外部圈層C.外部圈層中的水圈由液態水和固態水組成D.生物圈的范圍涉及地殼、大氣圈和水圈21.水圈是由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它包括①地表水 ②地下水 ③大氣水 ④生物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2.下列四種物質的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組是A.地殼—化學元素—巖石—礦物 B.地殼—礦物—化學元素—巖石C.化學元素—礦物—巖石—地殼 D.礦物—化學元素—巖石—地殼23.下面是三大類巖石關系示意圖,圖中數碼①—⑥所代表的內容依次是A.①巖漿 ②噴出巖 ③侵入巖 ④變質巖 ⑤巖漿巖 ⑥沉積巖B.①巖漿 ②侵入巖 ③變質巖 ④沉積巖 ⑤沉積物 ⑥噴出巖C.①噴出巖 ②沉積物 ③變質巖 ④沉積巖 ⑤巖漿 ⑥侵入巖D.①噴出巖 ②侵入巖 ③變質巖 ④巖漿 ⑤沉積巖 ⑥沉積物讀圖回答24—25題。24.讀圖判斷廬山屬于圖中①—④中的哪一種地質構造A.① B.② C.③ D.④25.在圖中①—④四種地質構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6.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氣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A.流水侵蝕 B.風力侵蝕搬運 C.冰川侵蝕 D.流水沉積下圖為河流地貌示意圖,讀圖回答27—28題。27.圖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侵蝕作用 B.搬運作用 C.沉積作用 D.風化作用28.乙圖所示地形剖面對應甲圖中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①讀圖回答29—30題。29.圖中所包含的地質構造有①背斜 ②向斜 ③陡崖 ④斷層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0.圖中山嶺是由于A.因槽部堅實抗侵蝕而成的向斜山 B.因頂部張裂侵蝕而成的背斜山C.因頂部堅實抗侵蝕而成的背斜山 D.因槽部張裂侵蝕而成的向斜山 31.讀太陽光照圖,回答問題(14分)。(1)該圖表示北半球的節氣為 ,EF線為 (晨、昏) 線。(4分) (2)該日,A、B、C、D、E點中正午太陽高度等于0o的是 。D點日出的地方時是_______點。(4分) (3)該日D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度。(2分) (4)該日,C點的晝長為______小時。 (2分) (5)在圖中繪出太陽光線。(2分) 32.讀圖后回答問題。(14分)(1)左圖中表示橫波的是 (填S或P字母),橫波在通過右圖中AB、M、N四層中的 層(填AB、M、N中某個字母)會消失;右圖中D為 界面(填名稱)(2)右圖中, 層(填A、B、C中某一個字母)頂部有巖漿;E界面平均埋藏深度為 米;以上部分B層為 ,其以下部分層為(填名稱)。33.讀六大板塊結構示意圖后回答下列問題。(12分)(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塊名稱:A ;B ;E 。(2)圖中CD板塊之間BE板塊之間距離在不斷縮小的是 (填CD或BE字母),其原因是 。(3)的原因是 。2013年重慶一中高20級 2013.11第II卷 綜合題答卷 (共40分)31. (1)節氣為 ,為 (晨、昏) 線。(2)等于0o的是 。日出地方時是_______點。(3)D太陽高度為 度。(4)C晝長為_____小時。 (5)繪出太陽光線 1)橫波是 (填S或P字母),橫波在 層(填AB、M、N中某個字母)會消失; D為 界面(填名稱)(2) 層(填A、B、C中某一個字母)頂部有巖漿;E埋藏深度為 米; B層為 , 層為(填名稱)。 (1)A ;B ;E 。(2距離縮小的是 (填CD或BE字母),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重慶一中高20級地 理 答 案 2013.11選擇題(每小題2分)題號答案DBCDBACACB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DDCCCCD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BCABCADA綜合題(每空2分)31.(1)冬至日;晨線。 (2)B C E;6時;(3)66.50。 (4)8小時。(5)畫圖略。32.(1)S;M;莫霍面。(2)B;2900;地幔;外地核。33.(1)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2)BE;CD之間為生長邊界,為美洲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帶,形成了大西洋且其面積在不斷擴大;BE之間為消亡邊界,為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帶。(3)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帶邊緣,地殼運動活躍,多地震火山運動。(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班次 姓名 順序號 考號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封 — — — — — — — — — —線— — — — — — — — — — — — 在在在在是在重慶市重慶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42800.html

相關閱讀: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