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摘要】鑒于大家對高中頻道十分關注,小編在此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地理寒假作業: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供大家參考!

一、 單項選擇題

1、有關地質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地表形態就是內力作用的結 果B、地質作用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地殼運動是地質作用的一種表現形式 D、地質作用的結果是形成變質巖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地表形態是內外力長期相互作用下不斷地發展變化的結果

B、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不斷發生變化的作用叫內力作用,它包括地質作 用和外力作用

C、內力作用表現為地震、火山、泥石流、 滑坡

D、外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重力能

3、下列地形區中,由于地殼水平運動形成的是:

A、華北平原 B、長江三角洲 C、喜馬拉雅山 D、珠江三角洲

4、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相碰撞形成了:

A、阿爾卑斯山脈 B、喜馬拉雅 山脈 C、馬里亞納海溝 D、 日本群島

5、 下列各圖反映的地理現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圖 3-10表示的是四種地貌景觀。讀圖回答67題

6、表示花崗巖地貌景觀的是

A.a圖 B.b圖 C.c圖 D.d圖

7、a圖地貌景觀形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積作用B.湖泊沉積作用C.冰川侵蝕作用 D.流水溶蝕侵蝕作用

8、地球表面雖然經百萬年的風雨侵蝕,但地面仍然是 不平的,對此現象解釋較為合理的是:

A.海洋水位不斷升降 B、地殼運動不斷發生

C、時間還不夠漫長 D、侵蝕不夠強烈

9、讀右圖,判斷下列四種 敘述中正確的是

①甲處為噴出巖,含有化石 ②乙處為侵入巖

③甲可能是火山巖 ④乙可能是沉積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綜合題

10、三大類巖石循環轉化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l)在圖中標出箭頭,表示三大類巖石循環轉化過程。

(2)圖中各箭頭所表示的含義分別是:

A ,B ,C ,D 。

(3)地殼物質大循環過程可概括為:從 到形成 ,又到新的 形成。

【參考答案】

一、1、B 2、A 3、C 4、B 5、C 6、C 7、D 8、B 9、B

二、10、1)略 2)重融再生 侵蝕、搬運、堆積 變質作用 冷卻凝固作用 3 ) 巖漿 各種巖石 巖漿

【總結】地理網高中頻道小編在此特意收集了高一地理寒假作業: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的文章供讀者閱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087048.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