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地理下冊期末檢測試卷(含答案)[1]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地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40題每題1.5分共60分)
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數據顯示,離開戶口登記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為26 139萬人,比2000年增11700萬人;東部沿海地區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上升。據此完成1--2題。
1。所給材料反映出的現象是
A.我國人口流動規模擴大 B.我國中、西部地區人口數量減少
C.我國人口空間分布趨于均勻 D.我國沿海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升高
2.出現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發展政策的吸引 B.人們的生育觀念改變
C.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D.人均耕地減少
右圖中甲、乙、丙、丁分別表示不同的國家讀圖完成3?5題。
3.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4.與我國現階段人口增長特點比較相似的國家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5. 近年來,丙國家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可能是( )
A.生活質量和醫療衛生水平下降 B.人口老齡化
C.環境惡化 D.戰亂頻繁

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因此,協調人口與環境的關系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據此完成6?7題
6下列關于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簡單地說,環境人口容量是指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規模
B.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
C.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
D.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對環境人口容量影響很大
7下圖反映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按照人與環境關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排列的順序
依次為 ( )
A.I、Ⅱ、Ⅲ B.Ⅱ、I、Ⅲ C.Ⅲ、Ⅱ、I D.I、Ⅲ、Ⅱ
8城市中最為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
A.商業用地 B.文化用地 C.住宅用地 D.工業用地

讀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線圖,判斷9--11題:
9圖中等值線a、b、c的付租能力關系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10.造成圖中局部地區地租分布等值線由中心向外凸
出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條件  B.交通條件  
C.人口分布狀況 D.早期商業活動
11.近年來甲地出現了高級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該地 ( )
A.位于城市外緣,環境質量好   B.遠離中心城區,地價便宜
  C.地勢開闊,便于建立工業區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12.關于地域文化對城市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有 ( )
A.歐洲城市發展歷史悠久,市中心區多建有現代化高樓大廈
B.上海城市建設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與自然環境相融合,形成了“山水城市”
C.華盛頓將國會大廈居于高處,體現了資產階級所標榜的民主與法制精神
D.在宮廷建筑方面,中國十分注重噴泉和雕塑
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大城市某種類型連鎖店分布圖,讀圖回答13-14題。

13.圖中連鎖店,可能是( )
A.大型服裝超市 B.日用品店
C.專賣店 D.大型電器商店
14.影響圖中連鎖店分布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A.歷史因素 B.行政因素
C.宗教因素 D.市場因素
下圖是某地區1950年--1980年人口增長圖。讀圖回答15-16題

15.30年間該地區 ( )
A.鄉村人口增長了2000萬人 B.城市人口增長了500萬人
C.總人口增長了兩倍 D.鄉村人口增長了兩倍
16.30年間該地區城市化水平 (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沒有變化 D.略有下降
近幾年,山東、河

河北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冬季蔬菜大棚生產,為京津地區提供大量蔬菜。結合圖6回答17-19題
17.利用塑料大棚種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條件 B.熱量條件
C.降水條件 D.土壤條件
18.影響山東、河北大力發展冬季蔬菜大棚生產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便利 B.市場需求 C.氣候條件好 D.土壤肥沃
19.大棚中生產出來的蔬菜,質量略遜于自然狀態下生長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環境
A.光照太強 B.熱量不足 C.日溫差較小 D.年溫差較大
圖7是我國某地土地利用現狀示意圖,完成20-21題。
20.①城鎮中最適宜布局( )
A.鋼鐵廠 B.棉紡廠
C.化工廠 D.煉鋁廠
21.②地距離城鎮為2千米,從經濟效益看,下列
作物最適宜種植的是( )
A.小麥 B.水稻
C.蔬菜 D.甜菜
讀圖8,回答22-23題。
22.該農場的農業地域類型為( )
A.水稻種植業 B.商品谷物農業 C.乳畜業 D. 混合農業
23.圖中信息顯示,P地區發展花卉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
A.交通便利 B.灌溉水源豐富
C.全年高溫多雨 D.勞動力豐富廉價
圖9表示某些工業部門對區位因素(僅考慮原料、能源、勞動力)的依賴程度。讀圖
完成24-25題。
24.圖中①、②、③代表的工業部門分別可能是( )
A.煉鋁、服裝、家具制造     
B.煉鋁、制糖、服裝
C.汽車、造船、水泥       
D.煉銅、啤酒、制鞋
25.從生產協作的產業聯系看,下列工廠應靠近鋼鐵廠的是( )
A.食品廠 B.機械制造廠 C.印染廠 D.飲料廠
26.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在中國沿海、東南亞建設電子裝配廠主要原因是( )
A.原料豐富 B.接近市場 C.勞動力豐富 D.接近能源產地
到2010年底,我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約7500千米,圖3顯示我國某段高速鐵路景觀。
據此完成27-28題。

27為了保持列車高速運行,高速鐵路選線時首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質 C氣候 D水文
28在平原地區,修建高速鐵路時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為了( )
A 減少噪音擾民 B較少占用耕地 C 縮短運營里程 D保護野生動物
表2為據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統計的江蘇省人口及三大區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圖8為江蘇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齡結構圖。據此回答29-30題。
表2

29.關于江蘇省人口數量及三大區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
A.蘇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變化幅度最大
B.蘇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數量減少
C.蘇南增加的人口數量等于蘇中和蘇北減少的人口數量
D.江蘇省增加的人口數量等于從省外遷入的人口數量
30.關于江蘇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及其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①0?14歲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長加快。
②15?64歲人口比例上升,就業壓力增大
③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齡化進程加速
④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勞動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圖6示意某城市交通、工業區的分布。讀圖6,完成31--32題。

31 .該城市傳統工業區空間形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影響 B.運輸方便 C.考慮盛行風向 D.接近居住區
32.該城市新工業區的區位優勢在于接近( )
A.高速公路 B。市中心 C.運河 D.機場
33.2008年秋,某業務員通過互聯網聯系采購了海南的一批優質芒果,用汽車運到北方某大城市銷售,至元旦售完。該業務員活動涉及的地域聯系方式有( )
A.通信、交通運輸

B. 交通運輸、商業貿易
C.通信、商業貿易 D.通信、交通運輸、商業貿易
某城市島國大力建設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決了80%以上國民的居住問題。圖1示意2008年該國公共住房的空間分布。讀圖完成34-35題

34該國公共住房( )
A.呈現出明顯的等級分布 B.相對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向外呈環狀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線分布
35該國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慮城市的( )
A.功能分布、基礎設施 B.人口分布、產業結構
C.土地價格、休閑娛樂 D.環境質量、歷史文化
36.下列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符合實際的是( )
A.上海郊區的乳牛廠??市場 B.珠江三角洲的雙季稻??水源
C.渭河平原的冬小麥??光照 D.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
37、讀工業投入在產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圖,圖中①~④所代表的工業部門是( )
A. ①飛機制造 ②精鋁冶煉
③普通服裝廠 ④電子裝配廠
B. ①普通服裝廠 ②石油化工
③家具制造廠 ④瓶裝飲料廠
C. ①普通服裝廠 ②煤炭開采工業
③印刷廠 ④制糖廠
D. ①鋼鐵工業 ②石油開采工業
③紡織工業 ④農藥廠
水稻是亞洲主要的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是保障其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完成38題。
38.實時監測和預報水稻病蟲害災情所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全球定位系統、數字地球 B.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
C.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 D.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
39.解決城市交通線路擁堵的根本措施是( )
A.控制私人汽車數量 B.綠化美化交通道路
C.控制汽車尾氣排放 D.合理規劃城市道路
40.下列屬于逆城市化現象的主要表現是 ( )
①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回流
②大城市中心區人口膨脹,中小城鎮發展緩慢
③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上升
④周圍鄉村地區人口密度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綜合題(共40分)
41。(10分)圖12是我國長江中下游某省地圖,讀后回答:



(1)判斷M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并分析其發展農業有利的自然區位條件。(5分)
(2)該省發展有色冶金工業的區位優勢有哪些?(2分)
(3)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該省到省外務工經商的人口數量達200多萬人。試分析這一現象對該省的影響。(3分)
42.(10分)圖13是讀珠江三角洲圖,回答:
(1)該區域是我國對外開放最早的地區。簡答該地吸引
外商投資的區位條件。(4分)
(2)電子工業在該地區分布較為集中,分析該現象對企
業發展的有利影響。(3分)
(3)該地區水運發達,為什么還要大力建設高速公路?(2分)
43.某工業城市擬在適當的位置新建化工廠、自來水廠、鋼鐵廠、水泥廠,請根據影響工業區位的主導因素,同時考慮對環境的保護,選擇適當的區位,布局相關企業。(11分)
(1)化工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3分)
(2)自來水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2分)
(3)鋼鐵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3分)
(4)水泥廠宜布局在 處,理由是 。(3分)
44.讀上海浦東新區規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形成若干功能區其最基本功能區是
 區、   和     區。
(2)根據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原理,選擇圖中的序號填在以下橫線上。A金融貿易區應分布在     ;B大規模工業企業應分布在     。
(3)隨著浦東新區的發展,上海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的這種發展過程

稱為      。(城市發展過程可能給社會生活和生產帶來的不良影響有:
①              ;②            。
③             。虎堋            。
莘縣實驗高中高一年級模塊考試地理試題答案
1-5 ACBCB 6-10 BACAB 11-15ACBDB 16-20 CBBCB
21-25CDCBB 26-30 CABBB 31-35 BADDA 36-40AABDD
41(10分,每要點1分)
(1)水稻種植業1分 氣候暖濕1分,地形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水源豐富1分。
(2)原料1分和水能豐富1分
(3)有利:利于資源和環境保護1分,緩解就業壓力(增加經濟收入)1分。
不利:勞力和人才流失1
42。 (9分)
(1)地理位置優越(靠近港澳臺)1分,政策優惠1分,僑鄉1分,交通便利1分,勞力廉價1分,地租低1分(答出4點即可,每個1分共4分)
(2)利于生產協作1分,降低費用(降低能耗或提高經濟效益)1分,取得規模效益1分。
(3)高速交通快捷(水運慢)1分,促進經濟發展(加強地域的經濟聯系)1分。
43.(11分)
(1) D , 位于盛行風下風向 ,接近原料地(3分)。
(2) B , 位于河流上游(2分)。
(3) A , 交通便利,接近煤鐵(3分) 。
(4) C , 位于盛行風垂直的郊外,接近山地,有所需石材(3分)。
44、1、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3分)
2、⑤ ; ① (2分)
3城市化 (1分)
環境惡化、交通擁擠 、住房緊張 、就業困難(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116825.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