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高一試卷 (地理)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分值:100分。第Ⅰ卷: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題,60分圖4為“公轉軌道相鄰的三大行星相對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1-3題1.此時 A.是地球上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黃金季節 B.地球處于近日點附近,公轉速度較快 C.我國從南向北白晝變短,黑夜變長 D.②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地球最近的大行星2. 地球上溫度適宜的主要原因是 ( )A.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 B.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C.地球經過了漫長的大氣演化過程 D.太陽和地球的距離適中3.1969-1972年,美國人登月成功。他們在月球可能上看不到 ( ) A. 太陽黑子 B. 流星現象 C. 北斗七星 D. 彗星的長尾4.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是 ( )A.黑子和耀斑B.耀斑爆發C.氣候異常 D.磁暴2005年月10月6日至10日,地球穿越天龍座流星群的軌道。我國乃至北半球各地都可用肉眼觀測到少見的天龍座流星雨,各地最佳觀測時間是在日落后40分鐘至深夜24時,而天龍座流星雨極盛時間在10月8日23時前后。據此回答5-7題5.材料中所述地理事物屬于天體的是A天龍座B流星群C流星雨D隕星6.右圖中各點能觀測到流星雨極盛時期的是A ① B ②C ③ D ④7.若有一架飛機沿圖中直線由①地飛往③地,則其飛行方向為A由西南向東北B先向西南再向西北C先向東北再向東南D先向東北再向西南8.關于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敘述正確的是從冬至到夏至,太陽直射點從23026/S向北移至23026/N從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陽直射點總是在北半球移動從夏至到秋分,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動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動9.下列日照圖中,表示6月22日晝夜狀況的是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晝時間5小時30分9小時9分11小時25分13小時56分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晝時間,據表回答10-12題:10.四地中屬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11. .四地所處緯度從高到低順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12.造成四地白晝時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地球公轉 ②地球自轉 ③黃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時的不同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③13.若黃赤交角由現狀變為30度,則會引起的現象是A北極圈的范圍增大,南極圈的范圍縮小 B.地球上太陽直射的范圍增大C.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晝長與夜長的比值增加 D.北極出現極晝的天數增加杭州(300N)某同學對傳統的太陽能熱水器進行改造,將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柜裝在一個大玻璃箱里,并將熱水器的支架改成活動形式。據此回答14-16題。14、該同學將集熱板裝在玻璃箱里的主要用意是A 防風 B 保溫 C 防沙塵 D 防漏水15、為了充分利用太陽能,夏至日該集熱板與地面的夾角為A 6034/ B 300 C 46052/ D 60016、一年中,活動支架最短的日期是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讀某日陽光照射圖,回答17-19題17、已知AE是90E,OB經線是A 1350E B 1350W C 450E D 450W18、圖中時刻為9時的點是A 、F B 、E C、 N D、 O19、E點位于M點的A 西方 B 東方 C 南方 D 北方某平原地區學校(300N)地理興趣小組,通過逐日測算日出時間的方法來了解該地晝夜變化規律,下圖是他們繪制的全年日出時間圖象。據此回答20-21題。20、當某日日出時間如圖①所示時,該日晝長是A 10小時 B 9小時20分 C 14小時 D 13小時20分21、該學校所在的經線度數是A 1100E B 1150E C 1200E D 1150W22.月球晝夜溫差遠大于地球,其主要原因是( ) A.月球在公轉過程中距太陽遠近差異大B.月球沒有大氣,對太陽輻射無削弱作用對月面又無保溫作用 C.月球體積小吸熱散熱快 D.月球的公轉周期小于地球的公轉周期 讀下圖,判斷回答23~26題。23.若此圖為熱力環流側視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b>c>d>a B.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最復雜的形式C.氣壓:a>c>b>d D.引起該環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熱不均 24.若此圖是城市風環流側視圖,①處為綠地,則通過此環流對城市空氣起到的作用是 A.凈化、增溫 B.凈化、增濕 C.增溫、增濕 D.減溫、減濕25.若該圖為海濱地區海陸風模式示意圖,且b表示海洋,a表示陸地,則此圖所示情形①為A.白天的海風 B.夜晚的海風 C.白天的陸風 D.夜晚的陸風26.若該圖表示北半球三圈環流中的低緯環流,則A.b地多為晴朗天氣 B.①表示西風帶 C.a地為赤道 D.①表示東北信風帶27.近地面勻速運動的風,其受力關系是( ) A.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氣壓梯度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合力與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8.下列四幅風帶圖中,對西歐溫帶洋性氣候的形成有重要影響的31.下圖為地球某日太陽光照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為黑夜,其他地區為白晝,讀圖判斷:(8分)①該日太陽直射點的經緯度是 , ,出現極夜現象的緯度范圍大致是 。②此時,900E的區時是 時,北京時間是 時。③此時,赤道下晨昏線相交點的經度分別為:A.450W,1350W B.1350E,450W C.600E,1200W D.00,180④此時,與上海處于相同日期的經度范圍為:A.900W向東至1800 B.00向東至1800C.900W向東至900E D.00向東至900E⑤此日,會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多項選擇)A.黃赤交角略微變小 B.東京白晝時間比悉尼長C.上海的日出時間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陽高度一年中最小E.平莊晝達一年最短 F.地球自轉線速度從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32.讀圖 ,完成下列要求⑴ 此時,圖中太陽直射____________緯線,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節氣為 (北半球)。(2)圖中A、B、C、D四點,晝長由長到短的排序正確的是( )A.A>B>C>D B.B>C>D>AC.A>>> D.C>B>A>D()A點夜長為 小時,B點日出時間為 點,D地方時為 點()此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最適宜到南極考察的時期B.A點所在經線晝夜長短相同C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D.長江流域正值梅雨季節3.讀下圖,回答:寫出圖中數碼代表的氣壓帶、風帶的名稱:②_______ _ 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 ___;⑨__________! 。2)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由于_______隨季節變化而移動。每年4月~5月,氣壓帶、風帶移動規律是( )A.向南移動B.向北移動C.向高緯移動D.向低緯移動 。3)下列現象所出現的時間與圖示的時間相符的是( ) A.東南沿海臺風頻繁;B.亞洲高壓勢力強大;C.;D.印度一帶盛行東北季風;E.地中海沿岸地區炎熱干燥;F. 。4)試從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說明下列現象產生的原因:①巴西高原干濕季節明顯交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意大利羅馬冬雨夏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西歐終年溫和濕潤:__________________。 (1)此圖表示的是 月季風圖。E的風向為 ,F的風向為 。(2)亞歐大陸形成的大氣活動中心是 。(3)盛行E季風時,我國東部地區氣候特點是 。(4)E季風的成因是 。F季風的主要成因是 。單選題;ADBAB BCACD BDBBCA BBBAC BBDBD DDACC 31.①23026‘ (或南回歸線) 66034’ N~900N(或北極圈及以北地區)②12.22 12 14 ③ D ④A ⑤D E32.(1)北回歸線 正午太陽高度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夏至 (2)C (3)0 12 8 (4) D 33.(1)副極地低氣壓帶東北信風帶赤道低氣壓盛行西風(2)太陽直射點BC (3)AE(4)南美巴西高原處在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下,當赤道低氣壓控制時,形成多雨的濕季;信風控制時,形成少雨的干季地中海沿岸的羅馬處在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下,夏季,副熱帶高壓北移控制這里,干旱少雨;冬季,受西風控制,形成雨季西歐終年處于西風帶的控制之下,全年溫和濕潤①②③④①abcd內蒙古赤峰市平煤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14031.html
相關閱讀: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