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提供高一語文寒假作業:現代文閱讀溯源一一文,供大家參考使用:
高一語文寒假作業:現代文閱讀溯源一
溯 源
有一種鮭魚,幼小時,成群游出河源地帶,順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還歸河源,在那里交配、產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撓,鮭魚總是舍命克服。有時溯至斷巖,便從水中騰躍入空,直到躍越巖上的河段,繼續溯流歸源,回到原產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傳遞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魚又重復著同樣的出海、溯源和回歸。
我從電視上看到有關鮭魚的報導,真是看得我驚心動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鮭魚回歸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記得古詩上有兩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胡馬來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從風里去辨別來處方向。越鳥來自南疆,不管棲于何枝,也能從光熱中感任原鄉。
人呢?人又何嘗不然?
人類文明中的考古、史學、族譜、傳說不也都是溯源尋根的措舉嗎? 人的形體,不管在地球上遷徙流離得多遠,人的心靈,總要回溯時間長流,讓精神歸本還原。
人類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憑本能上的感受,而須通過歷史、藝文、習俗,甚至生活記憶的文化潛流,去匯合命脈中的遠源。鄉愁是一種文化心靈的寂寞。這種寂寞原也是驅促一個漂泊者反省回顧的基本力量。沒有那種驅促的力量,一種文化,一個種族,會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曾經在一個宴會里,聽一個朋友高談她游訪俄國,為一位俄國老太太帶回一份禮物的情誼。她在俄國買到這份小禮物后,用一張日常俄文舊報包裹起來,回到美國后,送到俄國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齡的俄裔老婦人,一眼看到數十年也不曾見到的俄文報頁,禮物尚未見到,先哽咽啜泣起來。俄文報對她而言,代表的是鄉土信息,沖擊著她命脈中的文化根源,封裝了數十年的鄉愁,一下子崩潰泛濫起來。
以上就是高一語文寒假作業:現代文閱讀溯源一的所有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144922.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樂安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10月月考語文試題
江西省吉安市白鷺洲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
2019學年高一寒假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復習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競賽試卷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3月月考 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