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學年度下學期省六校協作體高一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一、 選擇題(1-20題,每題1分,21-35題每題2分,共50分)
1.細胞增殖嚴格有序的進行與細胞內的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簡稱CDK)密切相關,CDK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簡稱cyclin)的調節,CDK在連續分裂的細胞中一直存在,cyclin的含量在細胞周期中呈現有規律的變化,細胞分裂間期積累,分裂期消失,下圖表示cyclinB與CDK1活性調節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cyclinB在G2期開始合成 B.CDK1可能具有促進染色質凝縮的作用
C.CDK1持續保持較高活性的細胞,細胞周期會縮短
D.CDK1的活性下降是因為cyclinB在M期不能合成所致
2.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A.解離和壓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區細胞分散
B.先用低倍鏡找到分生區細胞,再換用高倍鏡觀察
C.顯微鏡下只有少數細胞中能觀察到染色體
D.根據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就可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
3.如圖1和圖2表示有絲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和核DNA的數量關系,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2中a對應圖1中的A→B段,c對應圖1中的E→F段
B.圖1中D→E段的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變
C.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處于圖1的C→D段
D.有絲分裂過程不會出現圖2中d所示的情況
4.關于無絲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腸桿菌細胞的增殖方式為無絲分裂 B分裂過程中無紡錘絲和染色體出現
C分裂時整個細胞縊裂成兩部分 D細胞分裂過程相對較簡單
5.比較胚胎干細胞與唾液腺細胞,相同的是
A. 線粒體的功能 B. 發育的全能性
C. 內質網上核糖體的數量 D. 膜蛋白的種類和數量
6.奧地利科學家已經使用干細胞在實驗室中培育出微型人腦.科研人員選取人類胚胎干細胞或成人皮膚細胞,將其培育成神經外胚層,再放入特制的凝膠中,引導組織進一步生長.這個豌豆大小的組織已經達到9周胎兒大腦的發育水平,但尚不能獨立思考.下列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
A.由成人皮膚細胞培育成微型人腦,體現了動物細胞的全能性
B.培育出微型人腦的過程中,發生了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過程
C.若培育過程中出現了細胞壞死,其根本原因是基因表達
D.若培育過程中出現了細胞癌變,則癌變細胞內的呼吸速率減慢
7.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造血干細胞分化形成白細胞的過程是不可逆的
B.分化后的不同組織細胞中蛋白質種類完全不同
C.細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細胞生物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
D.老年人體內仍然存在著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
8.細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種生命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細胞分化就是細胞在形態和結構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②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③未離體的體細胞一般不會表現出全能性④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會改變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關于細胞的分化、衰老和癌變敘述,正確的有( )
①細胞的分化、衰老和癌變對于生物體都是有積極意義的②高度分化后的細胞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③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的④衰老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有利于物質運輸⑤有些病毒能誘發人的細胞癌變⑥細胞癌變主要是因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⑦癌細胞比正常細胞分裂周期長
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
10.下列關于細胞知識的敘述中,正確的選項是
A.癌細胞在任何條件都可無限增殖
B.大腸桿菌細胞分裂前期時,每個細胞中含有兩個中心體
C.神經干細胞分化成各種神經細胞的過程表現了細胞的全能性
D.衰老的細胞有些酶活性降低導致細胞代謝減緩
11.下列有關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細胞衰老可導致個體衰老、細胞凋亡會引起細胞死亡,都對機體有害
B.衰老細胞與正常細胞的遺傳物質不同
C.細胞的分化、凋亡和癌變都跟基因有關
D.細胞在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會發生凋亡,正常機體不會發生
12.癌細胞中有延長端粒的端粒酶,正常細胞中的端粒會隨著細胞分裂次數增多而變短。推測導致正常細胞不能無限增殖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沒有表達 D.體細胞中沒有端粒酶
13.下列關于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石棉和黃曲霉毒素是不同類型的致癌因子
B.癌變前后,細胞的形態和結構有明顯差別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組誘發癌變
D.機體對癌變細胞的清除屬于細胞凋亡
14.一位同學學完“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節后,深有感觸,于是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下面4句話,請你幫他判斷一下哪句話是正確的( )
A.我細胞內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于爸爸,一半來自于媽媽
B.我和我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所以我們細胞內的遺傳物質也是一樣的
C.細胞內的每一對同源染色體大小都是相同的
D.我細胞內的每一對同源染色體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
15.下列有關精子和卵細胞形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者形成過程中都有聯會、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現象
B.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變形,卵細胞不變形,其余完全相同
C.二者形成過程中都有染色體的均分,二者所含遺傳物質均是正常體細胞的一半
D.形成100個受精卵,至少需要100個精原細胞和100個卵原細胞
16.在某哺乳動物(體細胞染色體數=20)的睪丸中,細胞甲和細胞乙的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分子數依次是20、40、40和10、20、20。下列關于細胞甲和細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斷,正確的是( )
A.細胞甲和細胞乙一定都在進行減數分裂
B.細胞甲和細胞乙一定都在進行有絲分裂
C.細胞甲不可能在進行減數分裂,細胞乙一定在進行減數分裂
D.細胞甲可能在進行減數分裂,細胞乙一定在進行減數分裂
17.下圖表示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正確的是( )
A.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在LM段得以體現
B.a、c兩段分別表示染色體和DNA數量變化
C.圖中GH段和OP段,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數相等
D.EF、KL段不存在染色單體
18.關于同一人體中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兩者前期染色體數目相同,染色體行為和DNA分子數目不同
B.兩者中期染色體數目不同,染色體行為和DNA分子數目相同
C.兩者后期染色體和DNA分子數目不同,染色體行為相同
D.兩者后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相同,DNA分子數目不同
19.下列有關遺傳的基本概念說法正確的是( )
A.綿羊的長毛與短毛.棉花的細絨與長絨都屬于相對性狀
B.隱性性狀是指生物體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
C.性狀分離是指雜種顯性個體自交產生顯性和隱性的后代
D.表現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20.下列有關孟德爾“假說—演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提出了性狀是由染色體上的遺傳因子控制
B.設計自交實驗是對假設的檢驗
C.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屬于假說的內容
D.提出問題是建立在測交實驗基礎上的
21.一對正常的夫婦生了四個孩子,三個正常一個白化病,對這種現象最好的解釋是
A.3:1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B.這對夫婦都含有白化病基因,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現白化病的可能性
C.基因不能自由組合,產生了誤差
D.白化病基因與正;虬l生了互換
22. 黃色卷尾鼠彼此雜交,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6/12黃色卷尾、2/12黃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上述遺傳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控制黃色性狀的基因純合致死
C.卷尾性狀由顯性基因控制 D.鼠色性狀由隱性基因控制
23.在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①子一代的性狀分離比、谧右淮呐渥宇愋捅 ③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
④子二代的基因型比 ⑤測交后代的基因型比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2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孟德爾定律支持融合遺傳的觀點
B.孟德爾定律描述的過程發生在有絲分裂中
C.按照孟德爾定律,AaBbCcDd個體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種
D.按照孟德爾定律,對AaBbCc個體進行測交,測交子代基因型有8種
25.有關雙雜合子黃色圓粒豌豆自交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其自交后代有9種表現型
B.F1產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為1∶1
C.F1產生YR的卵細胞和YR的精子的數量比為1∶1
D.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1產生的4種精子和4種卵細胞自由結合
26.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顆粒(B)屬顯性,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獨立
遺傳.現有抗旱、多顆粒植株若干,對其進行測交,子代的性狀分離比為抗旱
多顆 粒:抗旱少顆粒:敏旱多顆粒:敏旱少顆粒=2:2:1:1,若這些親代植
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狀分離比為( 。
A.24:8:3:1 B.9:3:3:1 C.15:5:3:1 D.25:15:15:9
27.摩爾根在果蠅雜交實驗中發現了伴性遺傳,在果蠅野生型與白眼突變體雜交實驗中,最早能夠判斷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的最關鍵實驗結果是( 。
A. 白眼突變體與野生型雜交,F1全部表現為野生型,雌雄比例1:1
B. F1相互交配,后代出現性狀分離,白眼全部是雄性
C. F1雌性與白眼雄性雜交,后代出現白眼,且雌雄比例1:1
D. 白眼雌性與野生型雄性雜交,后代白眼全部為雄性,野生型全部為雌性
28.已知果蠅的長翅對殘翅為顯性、灰身對黑身為顯性、紅眼對白眼為顯性,則下列有關基因位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殘翅雌果蠅與長翅(純合)雄果蠅雜交,若F1雌雄均為長翅,說明相關基因不可能只位于X染色體上
B.灰身(純合)雌果蠅與黑身雄果蠅雜交,若F1雌雄均為灰身,說明相關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C.紅眼(純合)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雜交,若F1雌雄均為紅眼,說明相關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D.薩頓提出了“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通過實驗證明了“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29.紅眼雌果蠅與白眼雄果蠅交配,子代雌、雄果蠅都表現紅眼,這些雌雄果蠅交配產生的后代中,紅眼雄果蠅占1/4,白眼雄果蠅占1/4,紅眼雌果蠅占1/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紅眼對白眼為顯性 B.眼色遺傳符合分離定律
C.眼色和性別表現自由組合 D.紅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30.純種果蠅中,朱紅眼♂×暗紅眼♀,F1中只有暗紅眼;而暗紅眼♂×朱紅眼♀,F1中雌性為暗紅眼,雄性為朱紅眼。設相關的基因為A和a,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正、反交實驗常被用于判斷有關基因所在的染色體類型
B.反交的實驗結果說明這對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體上
C.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現型的比例都是1∶1∶1∶1
D.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蠅的基因型都是XAXa
31.已知牛的體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其基因型為AA的個體為紅褐色,aa為紅色,在基因型為Aa的個體中,雄牛為紅褐色,雌牛為紅色.現有一群牛,只有AA、Aa兩種基因型,其比例為1:2,且雌:雄=1:1.若讓該群體的牛分別進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個體交配)和自由交配,則子代的表現型及比例分別是
A.自交紅褐色:紅色=5: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8:1
B.自交紅褐色:紅色=3: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4:1
C.自交紅褐色:紅色=2: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2:1
D.自交紅褐色:紅色=1:1;自由交配紅褐色:紅色=4:5
32. 基因型為XXY的人發育成男性,但基因型為XXY的果蠅卻發育成雌果蠅,由此推測人和果蠅的性別決定差異在于:
A.人的性別主要取決于X染色體數目,而果蠅取決于Y染色體數目
B.人的性別主要取決于是否含有X染色體,而果蠅取決于X染色體數目
C.人的性別主要取決于是否含有Y染色體,而果蠅取決于X染色體數目
D.人的性別主要取決于X染色體數目,果蠅取決于是否含有Y染色體
33. 血友病是X染色體上隱性基因(h)控制的遺傳病。下圖中兩個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個性染色體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兒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員性染色體組成均正常。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Ⅳ-2性染色體異常是因為Ⅲ-2在形成配子過程中X、Y沒有分開
B.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
C.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個體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為1/2
D.若Ⅳ-1和正常男子結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
34.如圖為果蠅性染色體結構簡圖,要判斷果蠅某伴性遺傳基因位于片段Ⅰ上還是片段Ⅱ-1上,現用一只隱性雌蠅與一只顯性雄蠅雜交,不考慮突變。下列根據子代的性狀表現對該基因的位置判斷,說法正確的是:
A.若后代雌性為顯性,雄性為隱性,則該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B.若后代雌性為顯性,雄性為隱性,則該基因位于片段Ⅱ-1上
C.若后代雌性為隱性,雄性為顯性,則該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D.若后代雌性為隱性,雄性為顯性,則該基因位于片段Ⅱ-1上
35.雞的性別決定方式屬于ZW型,母雞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W,公雞是ZZ,F有一只純種雌性蘆花雞與一只純種雄性非蘆花雞交配多次,F1中雄雞均為蘆花形,雌雞均為非蘆花形。據此錯誤的是:
A.控制蘆花和非蘆花性狀的基因在Z染色體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體上
B.雄雞中蘆花雞所占的比例比雌雞中的相應比例大
C.讓F1中的雌雄雞自由交配,產生的F2中雄雞表現型有一種,雌雞有兩種
D.讓F2中的雌雄蘆花雞交配,產生的F3中蘆花雞占3/4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36、(12分)下面左圖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一個細胞周期中核內染色體數及DNA含量變化曲線圖。右圖表示細胞分裂圖像,據圖填空:
(1)左圖中虛線代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變化。
(2)左圖中AB段細胞內發生的主要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左圖中的字母填空: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是________;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別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時期的過程不同。
(4)染色單體數目和DNA數目相等的細胞處于左圖中的_______段。
(5)右圖所示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_______期,相當于左圖的_______(填字母)時期。此細胞分裂結束以后,子細胞內_______條染色體,_______個核DNA分子。
37.(12 分)某種植物的高莖和矮莖、花腋生和頂生為兩對相對性狀,分別受D、d和E、e基因的控制,且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利用該種植物四種不同基因型的個體、(高莖腋生、高莖頂生、矮莖腋生、矮莖頂生)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請回答:
(1)該植物的高莖和矮莖中的顯性性狀為______,花的腋生和頂生中的顯性性狀為_____。
(2)高莖腋生、高莖頂生、矮莖腋生、矮莖頂生的基因型依次為___________。
(3)實驗3與實驗2子代中的高莖腋生雜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___。
(4)實驗1中的子代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
38.(14分)圖1、圖2表示某生物體細胞中部分細胞的分裂圖像,圖3表示該生物體內某些細胞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與核DNA含量的比值變化曲線圖。請回答:
(1)圖1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______________(填編號)。
(2)圖2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等位基因A與a的分離發生在減數______________(填“第一次”、“第二次”或“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該細胞生成的4個子細胞的基因組成為_____________。
(3)若圖3為有絲分裂過程,則圖1中處于EF時間段的細胞有________(填編號)。
(4)若圖3為減數分裂過程,則___________時間段的細胞包括含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和不含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此時間段的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DNA含量的比值___________ 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9.(12分)已知果蠅有灰身(A)與黑身(a)、長翅(B)與殘翅(b)、剛毛(F)與截毛(f)、細眼(D)與粗眼(d)等相對性狀。下圖1為某雄性果蠅的四對等位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圖,其中II、III、IV分別代表果蠅體細胞的三對常染色體,X、Y表示性染色體。圖2為其中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圖1
(1)摩爾根通過 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當該果蠅與基因型為
的果蠅雜交,產生的子代中雄果蠅既有剛毛又有截毛。
(2)將基因型為AaBb的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得到的子代中,這兩對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不遵循9 : 3 :3 : 1,其原因是 。
(3)將純合的長翅果蠅與殘翅果蠅雜交得F1,在F1雌雄果蠅雜交產生F2時,由于某環境因素的影響,含b的雄配子有一半死亡,則F2中果蠅的表現型及其比例 。
(4)圖2所示的實驗中,親本雌雄果蠅的基因型分別為 、 。
2019-2019學年度下學期省六校協作體高一期中考試
生物答案
一、選擇題(1-20題,每題1分,21-35題,每題2分,共50分)
1-5BDAAA 6-10BBBBD
11-15CCADA 16-20DDCCC
21-25BBCDB 26-30ABACC 31-35CCDCC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36、(12分,每空1分,除特別注明外)
(1)染色體數量
(2)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分)
(3)CD BC EF
(4)BD (或BC和 CD) (2分)
(5) 后 DE 4 4
37.(每空2分,共12分)
(1)高莖 腋生
(2)DdEE、DDee、ddEe、ddee (4 分,每個基因型 1分)
(3)高莖腋生:高莖頂生:矮莖腋生:矮莖頂生=9:3:3:1
(4)高莖腋生:高莖頂生:矮莖腋生:矮莖頂生=21:7:3:1
38.(每空2分,共14分)
(1)①②③④⑤
(2)初級精母細胞 第一次和第二次 AB、aB、Ab、ab
(3)①⑤
(4)CD 小于
39. (每空2分,共12分)
(1)假說--演繹 xFxf
(2)A(a)與B(b)屬于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兩對等位基因只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3)長翅:殘翅=5 : 1
(4)bbXfXf 、BBXFYF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162961.html
相關閱讀:假期百分百高一生物試題
吉林省吉林市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Word版含答
廣東省汕頭市潮師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
云南省騰沖縣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江西省上饒四校高一上學期聯考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