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一個小小的心念變成成為行為時,便能成了習慣;從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決定你一生的成敗。成功與不成功之間有時距離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幾步。逍遙右腦為莘莘學子整理了《2018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試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
一、選擇題:第1到第6題為單選題;第7到10題為多選題,多選題少選或漏選得2分,選錯或不選均不得分(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的物體不可以作為參考系
B.只要是體積很小的物體,都可以看作質點
C.時刻表示時間極短,時間間隔表示時間較長
D.若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則這段時間內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
2.一個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第4秒內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內的平均速度
B.第4秒內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秒末的即時速度
C.第4秒內的位移大于頭4秒內的位移
D.第3秒末的速度等于第4秒初的速度
3.下列幾個圖中物體A受力個數為三個的有()
A.①B.①②③C.①④D.①③④
4.小明想推動家里的衣櫥,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推不動.他便想了個妙招,如圖所示,用A、B兩塊木板,搭成一個底角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想實現推動衣櫥的目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小明根本沒有用力去推衣櫥
B.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如何小明的力氣也沒那么大
C.這有可能,因為A板對衣櫥的水平推力有可能大于衣櫥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
D.這有可能,因為小明的重力可能大于衣櫥的重力
5.一物體以初速度v0=20m/s沿光滑斜面勻減速向上滑動,當上滑距離x0=30m時,速度減為10m/s,物體恰滑到斜面頂部停下,則斜面長度為()
A.40mB.50mC.32mD.60m
6.如圖所示,水平細桿上套一環A,環A與球B間用一輕質繩相連,質量分別為mA、mB,由于B球受到風力作用,A與B球一起向右勻速運動.已知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風力增大時,輕質繩對B球的拉力保持不變
B.B球受到的風力F為mBgtanθ
C.桿對A球的支持力隨著風力的增加而增加
D.A球與水平細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mBmA+mB
7.甲、乙兩物體先后從同一地點出發,沿一條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比乙運動快,且早出發,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s時,乙追上了甲
C.在t=20s之前,甲比乙運動快;在t=20s之后,乙比甲運動快
D.由于乙在t=10s時才開始運動,所以t=10s時,甲在乙前面,它們之間的距離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離
8.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上,質量為m的物體受外力F1和F2的作用,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豎直向下,若物體靜止在斜面上且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一定有下滑的趨勢
B.物體可能有上滑的趨勢
C.若F1=F2,且θ=45°,則物體一定有下滑的趨勢
D.若F1=F2,且θ=45°,則物體一定有上滑的趨勢
9.如圖所示,輕質光滑滑輪兩側用細繩連著兩個物體A與B,物體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靜止.已知A和B的質量分別為mA、mB,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則()
A.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為0
B.物體B受到的摩擦力為mAgcosθ
C.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可能為0
D.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為mBg-mAgsinθ
10.如圖所示,重為G的質點P與三個勁度系數相同的輕彈簧A、B、C相連C處于豎直方向靜止時,相鄰彈簧間的夾角均為120°,已知A和B彈簧對P的彈力大小各為G/2,彈簧C對P的彈力大小可能為()
A.3G/2B.G/2C.0D.3G
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其中第12題(2)4分,其余每空2分,共18分)
11.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定彈簧的勁度系數,被測得彈簧一端固定于A點,另一端B用細繩繞過定滑輪掛鉤碼,旁邊豎直固定一最小刻度為mm的刻度尺,當掛兩個鉤碼時,繩上一定點P對應刻度如圖乙ab虛線所示,再增加一個鉤碼后,P點對應刻度如圖乙cd虛線所示,已知每個鉤碼質量為50g,重力加速度g=9.8m/s2,則被測彈簧的勁度系數為________N/m.掛三個鉤碼時彈簧的形變量為________cm.
12.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如圖所示.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伸長到某一位置O點.
(1)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
A.為減小實驗誤差,兩根細繩要盡量短一些B.為減小實驗誤差,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C.橡皮條應在兩繩夾角的平分線上D.彈簧秤的軸線與木板平面平行
(2)為了確定兩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這一步操作中必須記錄的是_______.
A.橡皮條固定端的位置B.描下O點位置和兩條細繩套的方向
C.橡皮條伸長后的總長度D.兩個彈簧秤的讀數
(3)做實驗時,根據測量結果在白紙上畫出如圖所示的圖,其中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圖中的__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論值;_______是F1和F2的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4)若由于F1的誤差使F1與F2的合力F方向略向左偏,如圖所示,但F大小等于F′,引起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F1的大小比真實值偏________,F1的方向使它與F2的夾角比真實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三.計算題(本題共有4小題,共42分。解答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的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3.(8分)在豎直的井底,將一物塊以11m/s的速度豎直地向上拋出,物塊沖過井口時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內物塊的位移是4m,位移方向向上,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求:
(1)物塊從拋出到被人接住所經歷的時間;
(2)此豎直井的深度.
14.(8分)如圖所示,物體置于粗糙的斜面上,當受到一個大小等于100N,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或者大小等于40N,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力F′時,物體都能在斜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如果把此物體輕放在斜面上,則它所受的摩擦力為多大?
15.(12分)一列火車從車站出發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0.5m/s2,此時恰好有一輛自行車(可視為質點)從火車頭旁邊駛過,自行車速度v0=8m/s,火車長l=336m。
(1)火車追上自行車之前落后于自行車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火車用多少時間可追上自行車?
(3)再過多長時間可超過自行車?
16.(14分)某同學表演魔術時,將一小型條形磁鐵藏在自己的袖子里,然后對著一懸掛的金屬小球指手畫腳,結果小球在他神奇的功力下飄動起來.假設當隱藏的小磁鐵位于小球的左上方某一位置C(∠QCS=30°)時,金屬小球偏離豎直方向的夾角θ也是30°,如圖所示.已知小球的質量為m,該同學(含磁鐵)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求此時:
(1)懸掛小球的細線的拉力大小為多少?
(2)該同學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各為多少?
【二】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題4分,共計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選出正確的選項填在答題卷相應的表格中)
1.下列說法符合物理學史實的是
A.牛頓發現了行星的運動規律
B.開普勒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C.卡文迪許第一次在實驗室里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D.牛頓發現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2.“綠色、環保、低碳”是當今世界的關鍵詞,“低碳”要求我們節約及高效利用能源。關于能源與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能量被使用后就消失了,所以要節約能源
B.自然界中石油、煤炭等能源可供人類長久使用
C.人類應多開發與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
D.人類不斷地開發和利用新的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創造
3.關于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適用條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時,機械能守恒
B.物體沿斜面加速下滑過程中,機械能一定不守恒
C.系統中只有重力和彈簧彈力做功時,系統的機械能守恒
D.在空中飛行的炮彈爆炸前后機械能守恒
4.如圖所示,A、B、C三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已知mA=mB
A.線速度大小關系:vA
B.加速度大小關系:aA>aB=aC
C.向心力大小關系:FA=FB
D.周期關系:TA>TB=TC
5.一輛卡車在丘陵地勻速行駛,地形如圖所示,由于輪胎太舊,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應是
A.a處B.b處
C.c處D.d處
6.如圖所示,a、b、c三個相同的小球,a從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同時b、c從同一高度分別開始自由下落和平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它們的落地時間相同
B.運動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C.它們的落地時的動能相同
D.它們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相等
7.以下關于宇宙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時的最大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衛星運行時的最小速度
C人造地球衛星運行時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D地球上的物體無論具有多大的速度都不可能脫離太陽的束縛
8.太陽質量為M,地球質量為m,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為T,萬有引力恒量值為G,地球公轉半徑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為g.則以下計算式中正確的是
A.地球公轉所需的向心力為F向=mg
B.地球公轉半徑
C.地球公轉的角速度
D.地球公轉的向心加速度
9.如圖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著木箱沿粗糙斜面加速向上移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拉力F對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動能與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拉力F對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與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拉力F對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機械能
D.拉力F對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機械能與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1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在0~6s內其速度與時間圖象和力F的功率與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物體的質量為(g取10m/s2)
A.
B.
C.
D.
二、實驗題(每空2分,共18分)
11.某學生在做“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中,忘記記下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起點位置O,A為物體運動一段時間后的位置,如圖所示,求出物體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_____。(g取10m/s2)
12.某學習小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如圖,圖中小車是在一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沿木板滑行,這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當用2條、3條……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實驗時,使每次實驗中橡皮筋伸長的長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實驗中小車獲得的速度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出。
(1)除了圖中已有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導線、開關、刻度尺和________電源(填“交流”或“直流”)。
(2)實驗中,小車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適當傾斜來平衡掉摩擦阻力,則下面操作正確的是______.
A.放開小車,能夠自由下滑即可不是B.放開小車,能夠勻速下滑即可
C.放開拖著紙帶的小車,能夠自由下滑即可D.放開拖著紙帶的小車,能夠勻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車在兩條橡皮筋作用下運動,當小車速度最大時,關于橡皮筋所處的狀態與小車所在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處于原長狀態B.橡皮筋仍處于伸長狀態
C.小車在兩個鐵釘的連線處D.小車已過兩個鐵釘的連線
13.在利用自由落體“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
�。�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一項是________(只需填字母代號).
A.重物B.紙帶C.天平D.低壓交流電源E.毫米刻度尺
(2)關于本實驗的誤差,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
A.選擇質量較小的重物,有利于減小誤差
B.選擇點擊清晰且第1、2兩點間距約為2mm的紙帶,有利于減小誤差
C.先松開紙帶后接通電源會造成較大的誤差
D.實驗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在下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
�。�3)在實驗中,質量m=1kg的物體自由下落,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4s。那么從打點計時器打下起點O到打下B點的過程中,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_______J,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Ek=______J。(取g=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三、計算題(共42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8分)將一個質量為1kg的小球從某高處以3m/s的初速度水平拋出,測得小球落地點到拋出點的水平距離為1.2m。小球運動中所受空氣阻力忽略不計,g=10m/s2。求:
(1)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
(2)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
(3)小球落地時重力的瞬時功率。
15.(10分)已知“天宮一號”在地球上空的圓軌道上運行時離地面的高度為h.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萬有引力常量為G。求:
(1)地球的密度為多少?
(2)“天宮一號”在該圓軌道上運行時速度v的大�。�
16.(10分)如圖所示,讓質量m=5.0kg的擺球由圖中所示位置A從靜止開始下擺,擺至最低點B點時恰好繩被拉斷。已知擺線長L=1.6m,懸點O與地面的距離OC=4.0m。若空氣阻力不計,擺線被拉斷瞬間小球的機械能無損失。(g取10m/s2)求:
�。�1)擺線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
�。�2)擺球落地時的動能。
17.(14分)為了研究過山車的原理,某興趣小組提出了下列設想:取一個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長為l=2.0m的粗糙傾斜軌道AB,通過水平軌道BC與豎直圓軌道相連,出口為水平軌道DE,整個軌道除AB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AB與BC軌道以微小圓弧相接,如圖所示.一個小物塊以初速度=4.0m/s從某一高處水平拋出,到A點時速度方向恰好沿AB方向,并沿傾斜軌道滑下.已知物塊與傾斜軌道的動摩擦因數μ=0.50.(g=10m/s2、sin37°=0.60、cos37°=0.80)
�。�1)求小物塊到達A點時速度。
�。�2)要使小物塊不離開軌道,并從軌道DE滑出,求豎直圓弧軌道的半徑應該滿足什么條件?
�。�3)為了讓小物塊不離開軌道,并且能夠滑回傾斜軌道AB,則豎直圓軌道的半徑應該滿足什么條件?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題4分,共計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選出正確的選項填在下列表格中)
二、實驗題(每空2分,共18分)
11.2m/s吧12.(1)交流(2)D
(3)答選B。(小車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剛開始運動的時候拉力大于摩擦力,小車做加速運動;隨著橡皮筋伸長量的減小,拉力減小,當拉力等于摩擦力的時候,小車速度達到最大值;小車繼續向前運動,拉力繼續減小,這時候小車開始做減速運動。所以說選擇B,速度最大的時候橡皮筋處于伸長狀態,小車還沒到兩個鐵釘的連線處。)
13.(1)___C____,
(2)___A____,
(3)___2.28____,___2.26____。
三、計算題(共42分,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6.(10分)
解:(1)設擺球運動到最低點時的速度為,根據動能定理和牛頓第二定律有
(2分)
�。�2分)
聯立以上兩式,代入數據可解得:
,(2分)
(2)選擇地面為零勢地面,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2分)
代入數據可解得:
�。�5分)(2分)
17.(14分)(1)小物塊做平拋運動,經時間t到達A處時,令下落的高度為h,水平分速度v0,豎直速度為vy,小物塊恰好沿斜面AB方向滑下,則tan37°=vy/v0
得vy=3m/s,
所以小物塊到A點的速度為5m/s(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169314.html
相關閱讀: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
高一物理上冊牛頓第二定律同步練習題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物理
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