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八校2019-2019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1—30小題每題1分,31—40小題每題2分,共50分,請將正確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
1、以下有關細胞衰老、凋亡、壞死和癌變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細胞衰老、凋亡、壞死和癌變均為正常的生理現象
B.細胞癌變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引起的
C.衰老的細胞內水分減少、多種酶活性降低、色素積累、呼吸速率減慢、細胞核體積減小,細胞膜通透性改變等
D.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壞死完成的
2、某實驗室做了下圖所示的實驗研究,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肝細胞、神經細胞、上皮細胞等細胞中都有與細胞癌變有關的基因
B.與纖維母細胞相比,經過程a形成的誘導干細胞的全能性較低
C.過程b是誘導干細胞的形態、結構和遺傳物質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
D.上述細胞中具有細胞周期的是誘導干細胞和神經細胞
3、如圖是某學生繪出的某高等植物細胞分裂圖象其中錯誤的是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4、下列有關人體內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血液、組織液、淋巴是體內細胞直接生存的液體環境,構成了人體內環境的主體
B.內環境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因此理化性質需要保持相對穩定
C.內環境成分中含有C02、尿素、糖元、神經遞質等
D.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5、下列屬于人體內環境的組成成分的是
①血液、組織液和淋巴 ②血漿蛋白、0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02和胰島素
④激素、遞質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進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藥物
⑦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⑧精子進入輸卵管與卵細胞結合
A.②③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6、如圖表示人體中甲、乙、丙、丁4種體液之間的某種關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可發生在甲中
B.乙表示組織液,丙表示淋巴
C.丁中濃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D.甲、乙、丙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02
7、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下列關于反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學生聽到鈴聲后急速趕往教室
C.條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經中樞的參與,非條件反射不一定
D.高級中樞控制的反射就是條件反射
8、下列關于神經興奮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元受到剌激時,貯存于突觸小泡內的神經遞質就會釋放出來
B.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經元
C.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雙向的
D.神經元細胞膜外Na+的內流是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
9、下列事例能夠說明神經系統中的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有控制作用的是
A.針刺指尖引起縮手反射
B.短期記憶的多次重復可形成長期記憶
C.大腦皮層語言H區損傷,導致人不能聽懂別人講話
D.意識喪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識恢復后可控制
10、如圖為某海洋動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有三個神經元,結構①為效應器
B.③處釋放的神經遞質作用完成后會被細胞吸收利用
C.a處接受適宜的電刺激,b處能測到電位變化
D.若③處受到破壞,刺激b處,仍能引起②的反射活動
11、科學家在細胞外液滲透壓和鉀離子濃度相同的條件下進行了用含有不同鈉離子濃度的細胞外液對離體槍烏賊神經纖維電位變化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Na+和K+進入神經細胞內都是主動運輸方式
B.由圖中三條曲線a、b、c可知,細胞外液中Na+濃度高低的關系是a<b<c
C.由圖中三條曲線可知細胞外液中鈉離子濃度可以同時影響動作電位和靜息電位的峰值
D.若持續降低細胞外液中鈉離子的濃度,最終可能使離體槍烏賊神經纖維無法產生動作電位
12、下圖是由甲、乙、丙三個神經元(部分)構成的突觸結構。神經元興奮時,Ca2+通道開放使Ca2+內流,由此觸發突觸小泡前移并釋放神經遞質。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乙酰膽堿和5-羥色胺在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相同
B.若乙神經元興奮,會引起丙神經元興奮
C.若某種抗體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不會影響甲神經元膜電位的變化
D.若甲神經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會引起乙神經元膜電位發生變化
13、神經電位的測量裝置如圖所示,其中箭頭表示施加適宜刺激,陰影表示興奮區域。用記錄儀記錄A、B兩電極之間的電位差,結果如右側曲線圖,該圖中1、2、3、4、5是五個不同階段,其中1是極化狀態,2是去極化過程,4是復極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狀態下神經元的細胞膜內外沒有離子進出
B.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內大量涌入膜內造成的,該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若組織液中的Na+濃度增大,會導致記錄到的電位變化中Y點下移
D.若組織液中的K+濃度增大,會導致記錄到的電位變化中X點下移
14、如圖是反射弧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沖動在②和④上以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
B.興奮的傳導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損時,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動
D.③損傷不會引起泌尿、四肢運動等方面的功能
15、下列關于酶和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酶、激素的調節下,生物體才能進行正常代謝
B.生物體中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酶
C.酶與激素的作用特點都是微量、高效、促進
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細胞,酶不全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16、下圖為血糖的三個來源和三個去路,和血糖濃度的正常范圍。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糖尿病患者體內由于血糖的去路發生了障礙,導致了血糖濃度高于正常值
B.人體在進食后4個小時左右時,血糖的主要來源是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
C.在三個血糖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向
D.血糖濃度過高時,轉化成的氨基酸為非必需氨基酸
17、如圖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示意圖,其中A、B、C表示三種不同的激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A、B和C三種激素的名稱依次是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甲狀腺激素
B.當機體受到某種刺激時,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機體的產熱量會增加
C.懷孕母親缺碘時,C的分秘量會下降
D.C的分泌量下降,通過反饋調節會使A和B的分泌量增加
18、下列三種生物學現象,產生的機理依次屬于
①給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后,小白鼠體克
②當細菌進入人體后,機體產生特異性的抗體與之結合,從而抑制細菌繁殖
③小豬聽到主人“嚕嚕”叫聲就奔向主人
A.反射、自身免疫、體液調節
B.反射,細胞免疫、激素調節
C.體液調節、過敏反應、反射
D.體液調節、免疫調節、反射
19、如圖表示寒冷環境中的體溫調節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感受外界環境溫度變化的感受器和體溫調節中樞都在下丘腦
B.甲的含義是汗腺分泌減少,毛細血管舒張
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則主要是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
D.如果丙表示相關骨骼肌的活動,則通過戰栗?加無氧呼吸的強度
20、運動時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滲透壓與血漿相等,在流經汗腺導管排出體外過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出汗可使血漿滲透壓降低
B.出汗不利于體溫維持穩定
C.汗腺導管重吸收Na+需要消耗ATP
D.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減弱
21、下圖表示某人的體溫變化曲線,導致ab段和be段體溫變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發熱和寒顫 B.提高環境溫度和寒顫
C.寒顫和出汗減少 D.劇烈運動和出汗增加
22、動物被運輸過程中,體內皮質醇激素的變化能調節其對刺激的適應能力。如圖為皮質醇分泌的調節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運輸刺激使下丘腦分泌激素增加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B.圖中M促進皮質醇分泌的過程屬于神經一體液調節
C.皮質醇作用的靶細胞還包括下丘腦細胞和垂體細胞
D.動物被運輸過程中,體內皮質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漸恢復
23、關于人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反射弧是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
B.體溫受到神經和體液的雙重調節
C.甲狀腺激素不能影響神經系統的活動
D.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受下丘腦調控
24、當麻風桿菌侵入機體,機體產生免疫應答過程,以下正確的是
A.T細胞受抗原刺激分化為效應T細胞并分泌淋巴因子
B.漿細胞識別抗原增殖、分化并分泌抗體
C.病原體經吞噬細胞處理后直接傳遞給B淋巴細胞
D.吞噬細胞吞噬消化抗原與抗體結合后的沉淀或細胞集團與生物膜的選擇透過功能有關
25、如圖是人體內的免疫過程示意圖,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圖中的細胞A在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細胞B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移植的器官發生的排斥反應,主要與①、②、⑥、⑦有關;預防接種主要與①、②、③、④、⑤、⑧有關
C.HIV通過攻擊細胞C,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缺失引發艾滋病
D.當抗原再次進入機體時,體內會發生⑦或⑧的過程,進而產生G或E,發揮特定的免疫效應
26、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吞噬細胞在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過程中均能發揮作用
B.皮膚對各種病原體的屏障作用、白細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對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對花粉過敏身上出現紅色丘疹等均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C.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淋巴細胞經增殖、分化形成的漿細胞、效應T細胞以及記憶B細胞和記憶T細胞的過程均與抗原的刺激有關
D.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可共同起作用消滅抗原
27、下圖表示人體通過體液免疫消滅破傷風桿菌外毒素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2、細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細胞
B.僅細胞4中含有合成物質a的基因
C.②過程與細胞膜上蛋白質有關
D.細胞5仍保留有分裂能力
28、雞霍亂病原菌易致雞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雞霍亂病原菌對雞群進行注射,意外發現全部雞存活。再次培養新鮮病原菌,并擴大雞的注射范圍,結果僅有部分雞存活。進一步調查發現,存活雞均接受過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第一次注射時,所用的雞霍亂病原菌相當于抗體
B.第一次注射后,雞霍亂病原菌誘導存活雞產生了抗性變異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雞體內相應記憶細胞參與了免疫反應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雞體內沒有發生特異性免疫反庳
29、如圖表示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過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①②表示有關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只有a、b、c三類細胞能識別抗原
B.產生抗體的細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過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發生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30、某研究小組發現了胎盤生長因子抗體一一PLGF抗體,該抗體能與腫瘤內的胎盤生長因子結合,阻斷胎盤生長因子與毛細血管結合的通路,削減了對腫瘤的養分供給,癌細胞分裂速率減緩,低于兔疫系統殺死癌細胞的速率,使腫瘤明顯縮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內只有癌變的細胞內存在原癌基因
R.PLGP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其合成與分泌需多種細胞器的參與
C.癌細胞容易轉移,是由于細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細胞之間的潤滑作用增強
D.該抗體與腫瘤內的胎盤生長因子結合屬于細胞免疫
31、下列與病原體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抗體可以進入細胞消滅寄生在其中的結核桿菌
B.抗體抵抗病毒的機制與溶菌酶殺滅細菌的機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與人的細胞癌變無關
D.人體感染HIV后的癥狀與體內該病毒濃度和T細胞數量有關
32、如圖是描述某種生命活動的模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A代表人體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則b可代表促進肝糖原分解,c可代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若A代表脊髓,a代表傳入神經,則b、c可分別代表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C.若A為調節中樞,a為滲透壓升高,則b、c可分別代表抗利尿激素的減少和產生渴覺
D.若A代表體B淋巴細胞,a為抗原刺激,則b、c可分別代表漿細胞以及記憶細胞的形成
33、下圖①②③表示人體細胞間信息傳遞的三種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傳遞緩慢,方式③傳遞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傳遞不通過體液
C.體溫調節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種傳遞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傳遞都經過血液循環,存在反饋調節
34、如圖表示兩細胞間發生某種信息傳遞的過程。細胞Ⅰ、Ⅱ以及物質M、N的名稱與圖示含義相符的是
①胰島A細胞、干細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②漿細胞、肺結核桿菌、抗體、抗原
③甲狀腺細胞、垂體細胞、甲狀腺激素、受體
④傳出神經元、傳入神經元、神經遞質、受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5、如圖為有絲分裂相關的坐標曲線。相關說法不正確是
A.若縱坐標表示一條染色體中DNA的含量,則c→d過程細胞中核DNA含量不變
B.若縱坐標表示一個細胞核中DNA的含量,則e點時一條染色體中DNA的含量與a點相同
C.若縱坐標表示一條染色體中DNA的含量,則a→c過程染色體數目不變
D.若縱坐標表示一個細胞核中DNA的含量,則a→d過程染色體數目不變
36、如圖是同一生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幾個時期的示意圖,據圖分析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A.乙時期與丙時期細胞內染色體含量相等
B.甲時期是觀察辨認染色體形態、數目的最佳時期
C.甲時期的細胞內含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8個DNA分子
D.丁時期的細胞內含有8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8個DNA分子
37、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依賴復雜的調節機制,下圖為人體內體溫調節和水平衡調節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圖中c代表促甲狀腺激素,c含量過高時會反饋抑制激素b的分泌
B.X代表甲狀腺,激素d的主要靶器官除圖示外還包括垂體、下丘腦
C.圖中e在下丘腦合成,人體血漿滲透壓降低時會導致其分泌量增加
D.炎熱環境中,機體通過神經調節促進皮膚血管舒張使散熱大于產熱
38、下表為某人血液化驗的兩項結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項目 測定值 參考范圍 單位
甲狀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胰島素 1.7 5.0-20.0 mIU/L
A.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 D.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加速
39、抗原和抗體不僅在生物體內發生反應,在體外也能進行反應,研究這種反應的方法之一是用瓊脂雙重擴散法,這種方法如圖1所示。在瓊脂片上開兩孔,在其中加入抗原和抗體,使其在瓊脂中擴散,擴散了的抗原和抗體在一定的位置發生反應。在瓊脂中出現可以用肉眼觀察到的線,我們把這種線叫沉降線。X和Y表示兩種抗原,x和y為相應的抗體,圖2中哪一項表示正確的沉降線
40、12歲的小明被診斷為下丘腦發生病變,下列生命活動中可能受到影響的是
①睪丸生長發育受影響 ②血糖調節受影響 ③血漿pH劇烈變化 ④言語功能障礙
⑤細胞外液滲透壓不穩定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二、簡答題(共四小題,總分50分)
41、(每空1分,共14分)下面圖1和圖2分別表示某一生物體內細胞有絲分裂圖像與圖解,其中字母表示時間點,0→F時間段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1所示的細胞變化發生在圖2中的 時期(填字母)。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明顯不同的是圖中的 時期和 時期(填字母)。
(2)0→B時段為細胞有絲分裂的 期,此時細胞內發生的活動主要是 和 ,其中后者的發生與核糖體有直接關系。
(3)高中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堿性染料是 ,裝片的制作流程為解離→ → → ,持續觀察圖1所示的細胞, (能、不能)觀察到下一個時期。
(4)圖中B→C時段細胞核DNA、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數目比例為 ,這種比例將持續到圖2的 點才可能開始變化。
(5)觀察染色體的形態、數目的最佳時期位于圖2中的具體時段是 (填字母)。
42、(每空2分,共12分)下圖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體溫、水鹽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調節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劇烈逗動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增加 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體釋放進入血液,促進 和 對水分的重吸收。
(2)當血糖濃度上升時,下丘腦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使胰島B細胞分泌活動增強,血糖濃度下降,此過程屬于 調節。
(3)Ⅱ型糖尿病由胰島B細胞損傷引起,患病率具有種族差異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島B細胞的抗體和效應T細胞。據此推測:Ⅱ型糖尿病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針對胰島B細胞的一種 病;胰島B細胞的損傷是機體通過 免疫導致的(填“體液免疫”或“細胞免疫”或“體液免疫和
細胞免疫”)。
43、(每空2分,共14分)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病因是由于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如圖1為艾滋病感染者體內HIV濃度和T細胞數量隨時間的變化規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免疫學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種 病被HIV病毒侵染的T淋巴細胞產生于骨?這一免疫器官,并在 部位成熟,除上述免疫器官外人體的免疫器官還包括 (至少答2個)等。
(2)人體感染HIV病毒后,HIV的濃度先升高后下降,原因是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了囊膜蛋白(Gpl20,Gp41)抗體等多種抗體,大部分HIV被抗體消滅。圖2是抗體形成的一般過程,寫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名稱:
E ;g 。
(3)艾滋病感染急性期會出現持續多日的發燒癥狀,此時患者的體內產熱量 (填>、=、<)散熱量。
(4)從圖1可知,HIV濃度在第9年達到了峰值,患者此時通常會罹患多器官的惡性腫瘤,最終導致死亡,這一結果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功能之一是 。
44.(每空2分,共10分)下圖是反射弧結構模式圖,a、b分別是放置在傳出神經和骨骼肌上的電極,用于刺激神經和骨骼;c是放置在傳出神經上的電位計,用于記錄神經興奮電位;d為神經與肌細胞接頭部位,是一種突觸。請回答以下問題:
(1)用a刺激神經,產生的興奮傳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縮 (填“屬于”或“不屬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 (填“能”或“不能”)在c處記錄到電位。
(3)正常情況下,用a刺激神經會引起骨骼肌收縮;傳出部分的某處受損時,用a刺激神經,骨骼肌不再收縮,根據本題條件,完成下列判斷實驗:
①如果 表明傳出神經受損;
②如果 表明骨骼肌受損;
③如果用a刺激神經,在c處記錄到電位,骨骼肌不收縮;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縮,表明部位 受損。
河南省鄭州市八校2019-2019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題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1—30小題每題1分,31—40小題每題2分,共50分)
1-5BACDA 6-10CBBDC 11-15DCBAD 16-20BADCC 21-25DBCAC 26-30BBCCB
31-35DDBCD 36-40DBCCB
二、簡答題(共四小題,總分50分)
41.(每空1分,共14分)
(1)DE BC EF
(2)間 DNA復制(DNA的復制) 相關蛋白質的合成 漂洗 染色 制片 不能
(3)醋酸洋紅或龍膽紫溶液
(4)2:1:2 D
(5)CD
42.(每空2分,共12分)
(1)抗利尿 腎小管 集合管
(2)神經——體液
(3)自身免疫病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43.(每空2分,共14分)
(1)免疫缺陷。庖呤д{) 胸腺 骨髓、淋巴結、扁桃體、脾
(2)記憶B細胞(記憶細胞) 淋巴因子
(3)=
(4)監控和清除
44.(每空2分,共10分)
(1)不屬于
(2)不能
(3)①用a刺激神經,在c處不能記錄到電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縮 ③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202633.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汕頭市潮師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
假期百分百高一生物試題
江西省上饒四校高一上學期聯考生物試題
吉林省吉林市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Word版含答
云南省騰沖縣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