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地理下冊期末檢測試卷及答案[1]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一卷(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每小題1分,共50分。)

表1是某國出生率.死亡率的變化情況,下圖是人口增長模式圖;卮鸬1-2題。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出生率(%) 4.4 4.3 4.3 4.3

死亡率(%) 2.0 1.7 1.6 1.4

1.該國處于圖中的

A.階段I B.階段II C.階段III D.階段IV

2.該國1975?2005年期間 ,人口增長的特點是

A.總量有波動,但變化不大 B.總量上升,增長速度減緩

C.經歷了慢?快?慢的過程 D.總量上升,增長速度加快

下圖為“甲、乙兩國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圖中分別反映了兩國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讀圖完成3~4題。

3.甲國最有可能是當今的

A.美國    B.印度    C.日本    D.英國

4.甲、乙兩國相比

A.甲國人口出生率低B.乙國勞動力資源豐富 C.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高D.乙國人口平均壽命短

根據國家農調總隊的抽樣調查,中國每3個產業工人中就有2個來自農村地區。2006年中國外出務工的農民達1.14億。讀下圖,完成5~6題。

5.目前x疆成為我國西部地區人口凈遷入最多的省區之一,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政策因素 D.經濟因素

6.我國目前的這種人口流動將

A.嚴重阻礙沿海地區經濟發展 B.加重沿海地區的環境壓力

C.加快西部地區的農業發展 D.加速中部地區的資源開發

生態城市是21世紀城市發展的方向。在生態城市中,城市綠地尤顯得重要,有人提出比較理想化的“環狀+楔狀”城市綠地系統(如下圖)。據此完成7?9題。

7.生態城市是一個以什么為核心的生態系統

A.商業 B.行政 C.人 D.資本與市場

8.有關綠地功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既保護了城市環境,又將郊野的綠地引入城市

B.楔形綠地可能將清涼的風、新鮮的空氣引入城市

C.環狀綠地對城市的景觀有一定的裝飾作用

D.城市綠地把城市分割成條條塊塊,不利于城市工業布局

9.按照生態城市的特點,由市中心向外圍,各功能的布局較為合理的是

A.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B.公共設施、住宅區、工業區

C.工業區、公共設施、住宅區 D.商業區、工業區、住宅區

讀某城市某功能區內的日均地鐵分時段客運量統計圖,回答10-11題。

10.根據客流量的時段統計,該功能區最可能是

A.高級住宅區 B.電子工業區 C.中心商務區 D.公園游覽區

11.關于該功能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工廠企業集中 B.地租昂貴 C.環境污染嚴重 D.文化教育發達

讀下圖9,X、Y、Z為某城市的局部區域,回答12-13題:

12.若圖中X、Y、Z分別是某城市的三個功能區,該地常年盛行風為西南風。那么

A.X是工業區 B.Y是綠化帶 C.Z是居民區 D.Y是工業區

13.若X、Y、Z為某均質平原上的三個區域,人口密度X>Y>Z,則三個區域內等級相同的小城鎮的服務范圍可能是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確定

讀“2009年我國東部沿海某市各圈層間人口凈遷移模式圖”(圖3),完成14~15題。

14.可知該市

A. 中心區和近郊區為人口凈遷出區

B. 城區邊緣區和遠郊區為人口凈遷入區

C.城區邊緣區人口凈遷出量最大

D. 近郊區人口凈遷入量最大

15.可推測該市

A. 處于城市化初級階段

B. 出現郊區城市化現象

C. 城市“空心化”現象嚴重

D. 城市人口規模逐漸減小

右圖是油菜在同一時期不

同地區的生長狀況,讀圖完成

16~17題。

16.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

B.熱量

C.水源

D.土壤

>17.在同一地形區內,a地種植的油

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區的主導因素是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勢平坦

D.熱量條件好

目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在全球尋求資源的最佳配置,這使全球生產體系出現混合型多層次分工的結構。棉花及其制品跨國生產與跨國零售一體化的代表模式:美國棉花 巴基斯坦紗 中國布 意大利印染 法國服裝設計 土耳其制造 跨國百貨銷售。據此回答18~19題。

18.該模式中,法國所據位置的主要區位優勢是

A.原料 B.技術 C.市場 D.政策

19.該模式中,美國為世界性跨國生產提供初級產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耕地面積廣大 B.生產成本低 C.區域專業化生產 D.勞動力素質高下圖是某跨國企業產品在A、B、C、D四國的產量與消費量比值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20~21題。

20.該企業生產的產品最可能是

A.飛機 B.運動鞋

C.計算機 D.精密儀器

21.關于該企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企業在D國設廠的主要原因是該國技術力量雄厚

B.該企業在A國始終保持對該產品的出口

C.該企業給予B、C兩國工人相同的工資

D.該企業的產品在C國經歷了“進口-出口-進口”的過程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農業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右圖是某種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一般模式,讀圖回答22~24題。

22. 階段I鮮花和蔬菜產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氣候優越

C.距城區近 D.水源充足

23. 階段II鮮花和蔬菜產區的區位變化主要因

素是因為

A.城市用地規模的擴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

D.城市居民收人的提高

24. 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廣東省,則階段“運輸量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讀“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圖”,完成25-27題:

25.圖中字母B是土壤,那么字母A表示的內容

A . 市場 B. 政策

C . 地形 D . 交通

26.由于世界各地農業的生產的主要因素差別很大,形成了農業極為明顯的

A . 季節性 B. 地域性

C. 周期性 D. 整體性

27.下列農業生產受圖中D因素影響較大的是

A. 上海的乳牛場

B. x疆的棉花

C. 椰子主要在熱帶

D. 橫斷山區的立體農業

右圖為某家庭農場示意圖,據此回答28?29題。

28.該農場最可能分布在

A.美國中西部的大平原上 B.澳大利亞大分水嶺西側

C.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上 D.中國的珠江三角洲

29.下列有關此農場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集約化程度很高 ②以輪作和休耕的方式維持地力③完全依賴附近河流灌溉

④農場中作物栽培與畜牧活動的空間分布受坡度影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民日報》2006年7月27日報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來自亞洲“四小龍”的產業轉移,奠定了今日輝煌的基礎;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內地的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又不期而至。據此回答30~31題。

30.新一輪轉移的產業絕大部分屬于

A.勞動密集型 B.知識密集型 C.資源密集型 D.動力指向型

31.這樣轉移的結果是

A.轉移了工業污染,減輕了就業壓力 B.增加了生產成本

C.使社會問題、環境問題進一步加劇,影響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D.既為接收地增加了發展動力,也為轉出地產業升級騰出了空間,是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雙贏

右下圖中,M1、M2分別為兩種不同原料的產地,N為市場。讀圖回答32?34題。

32.某企業布局在甲地,該企業可能是

A.煉鋁工業 B.水果罐頭廠

C.高檔服裝廠 D.瓶裝飲料廠

33.某企業生產必需的兩種原料分

別來源于M1、M2,N

是該企業的唯一市場,以M1、M2為圓心的同心

圓分別代表生產單位產品所需兩種原料的等運

費線,以N為圓心的同心圓代表單位產品的等

運費線,如果僅考慮運費因素,下列四個地點

建廠最適宜的是

A.乙 B.丙 C.丁 D.戊

34.該企業經過技術創新后,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原料在M2的比重下降到原來的1/3。該企業在考慮建立新的工廠時,對其廠址選擇影響最大的因素是

A. M1原料 B.M2原料 C.市場 D.技術

下圖為美國銅礦資源開發布局指向示意圖,讀圖回答35~36題。

35.美國銅礦熔煉廠和精煉廠分別屬于

A.原料指向型工業和市場指向型工業 B.動力指向型工業和技術指向型工業

C.動力指向型工業和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 D.原料指向型工業和技術指向型工業

36.大量銅材加工廠布局在精煉廠附近,最有利于

A.加強各加工廠間聯系,競爭發展 B.加強與精煉的協作,降低成本

C.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勞動力成本 D.減少市場交易費用,改善環境質量

某鋼鐵廠于19世紀初

建在M地;20世紀80年代

將煉鐵廠從M地遷至N地,

煉鋼廠仍留在M地,如左

圖所示。該鋼鐵廠所用的

鐵礦石一直依賴進口。圖

中河流可通航。結合下表,

回答37?38題。

37.該鋼鐵廠最初選擇建在M地的有利條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鐵礦 ③接近消費市場 ④廉價勞動力充足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38.該鋼鐵廠將煉鐵廠遷至N地,可以降低

A.燃料運輸費用 B.鐵礦石運輸費用

C.產品運輸費用 D.廢棄物的排放量

計劃2010年通車的武廣客運專線設計時速350公里,投入

營運時列車時速可達200公里以上。該專線建成后,從長沙到廣州將由目前的9小時縮短至3小時。讀右圖據所學的知識回答39-40題。

39.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建設反映了交通運輸方式朝著方向發展。

A.現代化和自動化 B.高速化和專業化

C.大型化和專業化 D.高速化和大型化

40.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建成后產生的影響,不正確的是

A.減輕京廣鐵路的運輸壓力

B.促進湘、贛、粵三省經濟發展

C.實現武廣鐵路通道客貨分線運輸

D.推動“泛珠三角”戰略實施

讀 “某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41~42題。

41.該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    B.礦產開發和人口數量的變化

C.生活方式和消費水平的變化    D.地表形態和河流徑流的變化

42.2008年該城鎮產業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來水廠  B.大型服裝批發市場 C.造紙廠    D.大型超市

山東省的臨清市地處運河岸邊,明清時一度成為我國北方有名的商埠,每日船來車往,商賈云集,燒制的“臨清磚”專供宮廷御用。但新中國成立后,與其他城市相比,發展緩慢,成為山東省的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縣市。隨著京九線的開通,臨清市又一次面臨大發展的機遇;卮43-44題。

43.導致臨清市在明清時期城市發展的區位因素是

A.資源   B.文化教育 C.交通   D.“臨清磚”的生產

44.導致臨清市后期發展緩慢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清王朝滅亡的政治因素  B.戰爭和災害 C.“臨清磚”的停產  D.交通運輸方式的變化連接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石油管道于2005年12月14日下午在中哈邊境口岸阿拉山口實現了跨國對接,為管道項目在今年12月最終竣工奠定了堅實基礎;卮45-46題。

45.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相比,管道運輸的突出優點有

A.機動靈活,運輸效率高 B.投資小,運輸速度快

C.損耗小,平穩安全 D.連續性強,可晝夜不停地運輸

46.中哈石油管道建成后,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具體體現在

A.使我國徹底擺對中東地區石油的依賴

B.使我國石油進口渠道多樣化,有利于保障我國石油安全

C.能確保我國獲得較為充足的石油供應

D.有利于我國火電工業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海洋漁獲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來的多是魚子魚孫等小魚。據此回答47-48題。

47.這種行為有違可持續發展的

A.共同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C.公平性原則 D.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則

48.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水溫異常 B.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

C.修建人工島和海港等設施 D.過量捕撈漁業資源嚴重衰退

圖8表示生態城市建設面臨的三種選擇。K1表示生態環境質量安全警戒線,K2表示生態環境質量惡化警戒線。讀圖,回答49-50題:

49.成都市生態城市建設中最不可取的是

A.K2線 B.AC線

C.AD線 D.AB線

50.將成都建設成為生態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①增加城市綠地面積 ②控制城市化進程 ③積極發展城市軌道交通 ④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發展

⑤集中布置工業區用地 ⑥分散城市職能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第二卷(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共50分)

51.根據表1數據和圖 “我國城鄉人口遷移結構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表1 2003年北京市與河南省人口增長指標(%)

自然增長率 總增長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1)北京市的人口總增長率比自然增長率高,說明其人口數量變化主要由于 引起的(1分)。

(2)河南省的人口總增長率比自然增長率低,說明其人口數量變化主要由于 引起的(1分)。

(3)北京市人口增長模式特點為 (2分)。

(4)說明人口遷移對北京地理環境的影響(6分)。

(5)簡述河南省人口遷移的方向及其原因(3分)。

52.國某城市某住宅區在城市中的區位及其內部布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A地區按城市功能分區屬于      ,簡要分析其區位優勢。(3分)

(2)如果B住宅區是高檔住宅區,請你說明該住宅區的區位優勢。(4分)

(3)該城市工業區分布有何特點?(3分)

(4) 功能區C有何的環境作用?(3分)

53.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請分析改革開放前,四季青作為北京市蔬菜生產基地的原因。(4分)

(2)試從社會經濟條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變化促使海南島成為北京蔬菜生產基地?

(2分)

(3)請分析20世紀90年代中期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區不能成為北京的蔬菜生產基地?(2分)

(4)海南島與山東壽光相比,蔬菜生產具有什么自然條件上的優勢?壽光是如何克服這一問題發展蔬菜生產的?(3分)

54.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3分)。

材料一 佛山素有“南國陶都”之稱,歷史上,曾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1981年,中國從意大利引進的國內第一條年產30萬平方米的彩釉磚自動生產線落戶佛山,從而拉開了佛山陶瓷產業現代化的序幕。到2005年底,佛山的陶瓷生產企業達到380多家,形成了由建筑、衛浴、工藝和日用等多種類型陶瓷生產集群。2007年,佛山市政府投資26億元,總規劃面積1000畝,在南莊開工建設“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大力發展總部經濟。佛山市政府提出,2009年9月截止,節能減排不能達到指標的陶瓷企業,將實行全面關停。到2008年3月止,佛山的380多家陶瓷生產企業,絕大部分已遷往外地,僅剩幾十家政府重點扶持進行清潔生產改造的大型陶瓷企業。

材料二 我國高嶺土(陶瓷生產的主要原料)礦產資源分布示意圖

材料三 2007年佛山陶瓷產業的能耗、排污量和成本分析表(表4)

項目 占全市(%) 項目 價格漲幅(與2005年比)(%)

能耗 20 工資、柴油 20

二氧化硫排放 13 土地 1

00

煙塵粉塵排放 18 運輸 15

(1)我國高嶺土分布具有 特點。(2分)

(2)簡述佛山陶瓷生產企業紛紛外遷的主要原因。(4分)

(3)簡述“南國陶都”工業區的特點。(3分)

(4)分析佛山陶瓷產業的今后發展方向(4分)

成都外國語學校2010?2011學年度下期期末考試

高一地理(文科)參考答案

1----5 BDBCD 6----10 BCDBC 11----15 BBCDB 16----20 BDBCB 21-----25 DCCDC

26-----30 BABAA 31-----35 DDBCA 36----40 BABBB 41-----45 ACCDC 46----50 DBDDA

51.(1)人口遷入 (1分) (2)人口遷出(1分)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2分)

(4)有利:提供勞動力;引進人才;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

不利:環境污染;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困難(6分)

(5)農村遷往城市 經濟發展水平低,速度慢,就業機會少,收入低(3分)

52. (1)中心商務區(商業區)(1分)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場。(2分)

(2)地處盛行風的上風地帶,位于河流上游沿岸;鄰近風景區和教育區;位于城市外緣,遠離市中心和工業區;靠近環路或放射狀道路,交通便利。(每答一點1分,滿分4分)

(3)位于城市邊緣,多沿交通線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風的下風地帶;位于河流下游沿岸。(答對一點給1分,滿分3分)

(4)吸煙滯塵;調節氣候;減弱噪音;美化環境. (答對一點給1分,滿分3分)

53.(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費市場,運輸成本低;附近水源豐富。(每點1分共4分)

(2)交通運輸和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每點1分共2分)

(3)水資源缺乏。城市規模擴大(2分)

(4)緯度低,光熱充足,一年四季連續生產(1分);降水較豐富(1分)。

壽光發展蔬菜大棚技術,生產反季節蔬菜(1分)。

54.(11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但不能超過各小題總分)

(1)南方多,北方少(1分);東部多,西部少(1分)。

(2)佛山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環境壓力越來越大(1分);環保、勞動力(1分)、土地和運輸(1分)成本上升; 政策環境變化(1分);過度集聚導致惡性競爭(1分)(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任四點得滿分4分。)

(3)企業以中小型為主;生產專業化;部門以輕工業為主;(3分)

(4)陶瓷產業的營銷、管理、服務中心(1分)、產品研發設計中心、出口轉銷中心和信息和金融中心(1分),發展藝術、科技陶瓷(1分),發展陶瓷文化、旅游(1分),發展陶瓷產業總部經濟或建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1分)(答對一點得1分,答對任三點得滿分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248867.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