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荊、荊、襄、宜四地七校考試聯盟”高一期中聯考生 物 試 題
命題學校: 命題人: 審題人:
本試卷共 4 頁,共 35 題。滿分9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要求)
1.下列關于生命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可以相互聯系,如細胞、種群
B.SARS病毒不屬于生命系統
C.一個變形蟲既是細胞層次,又是個體層次
D.生物的生活環境不屬于生命系統的一部分
2.下列關于細胞中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水是生化反應的介質,也為細胞提供生存的液體環境,所以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B.蛋白質熱變性后,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C.無機鹽離子對維持血漿的正常滲透壓和酸堿平衡有重要作用
D.生物體內的糖類主要以單糖的形式存在
3.下列關于生物體內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和RNA分子的堿基組成相同 B.多糖在細胞中不與其他分子相結合
C.蛋白質區別于脂質的特有元素是氮 D.在人體活細胞中氫原子的數目最多
4.下列關于生物體內生物大分子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生物大分子的主要功能是為細胞提供能量
B.核酸是儲存遺傳信息、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生物大分子
C.淀粉、糖原、纖維素都是生物大分子
D.DNA和RNA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5.某細菌能產生一種"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將其徹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見圖),則參與該毒性肽合成的谷氨酸分子數是( )
A.4 B.3 C.2 D.1
6.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生長,細胞體積變大,物質運輸能力變弱
B.細胞分化,細胞合成的蛋白質種類有所不同
C.細胞衰老,細胞核體積減小,膜通透性改變
D.細胞癌變,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明顯改變
7.下列關于細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的高度分化使多細胞生物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有所降低
B.癌細胞容易在體內轉移,與其細胞壁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有關
C.細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細胞的含水量降低,色素含量減少
D.高等植物的生長發育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8.有一位同學做根尖有絲分裂實驗,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如右圖所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適 ②取材時間不合適 ③制片時壓片力量不合適
④解離時間不合適 ⑤視野選擇不合適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9.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換用高倍鏡觀察脂肪細胞時,可使用較大光圈增加視野亮度
B.觀察黑藻細胞的細胞質流動,以葉綠體的運動作為參照
C.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質壁分離時,主要觀察液泡顏色的變化
D.通過建立不同體積的瓊脂塊模型來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
10.下圖中的圖A為某高等生物體細胞有絲分裂示意圖,圖B表示在一個細胞周期(G1、S、G2組成分裂間期,M為分裂期)中細胞核內DNA含量的變化曲線;圖C表示處于一個細胞周期中各個時期細胞數目的變化(用特殊方法在一個培養基中測得)。下列分析中那項是錯誤的( )
A.圖A中含有8條染色單體,此細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現細胞板
B.圖A是觀察染色體形態的最佳時期
C.圖C中的DNA含量為大于2C且小于4C的細胞,則處在B圖的G1期
D.培養過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劑處理,圖C中DNA含量為2C的細胞數量會增加
11.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膜中多糖水解產物能與斐林試劑生成磚紅色沉淀,說明多糖的水解產物是葡萄糖
B.膜的選擇透過性既與磷脂分子和水的親疏有關,又與蛋白質的種類和結構有關
C.構成膜的脂質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膽固醇
D.生物體不同細胞中,細胞膜功能的多種多樣,決定了細胞膜結構的多種多樣
12.如下圖所示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糖分子與膜蛋白結合的糖蛋白,在細胞膜外側
B.②和③大都是運動的,所以細胞膜具有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
C.②③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由雙層膜構成
D.②在細胞鮮重含量最多,其化學元素組成是C、H、O、N
13.下列有關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線粒體與葉綠體都由雙層膜構成,內外膜化學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
B.核糖體是唯一合成蛋白質的場所,葉綠體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細胞器
C.線粒體、高爾基體和核糖體在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D.細胞中細胞器的種類和數目不同導致細胞分化
14.右圖中①~④表示某細胞的部分細胞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圖是通過高倍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的
B.①中蛋白質與磷脂的比值,內膜比外膜高
C.結構②、④中均不含磷元素
D.此細胞不可能是原核細胞,只能是動物細胞
15.實驗中用35S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來培養某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測得與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關的一些細胞器上放射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圖甲所示,以及在此過程中有關的細胞結構膜面積的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圖中曲線所指代的細胞結構相同的是( )
A.b和f B.c和f C.a和e D.a和d
16.如圖為細胞核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狀態
B.②是產生核糖體和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C.③在細胞周期中發生周期性變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
D.蛋白質和RNA等大分子物質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17.關于生物膜結構探索歷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最初通過對現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B. 三層結構模型認為生物膜為靜態的結構
C. 流動鑲嵌模型認為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
D. 三層結構模型和流動鑲嵌模型都認為蛋白質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
18.下列有關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適當降低溫度對物質跨膜運輸的速率和所運輸物質種類都有很大影響
B.載體蛋白結構異常對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影響較為顯著
C.受細胞內外物質濃度差影響最大的運輸方式是被動運輸
D.土壤通氣狀況對陸生植物根系的主動運輸有很大影響
19.新生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這兩種物質運輸的方式分別與下列哪兩個例子中的運輸方式相同( )
①O2進入肌肉細胞 ②變形蟲吞食草履蟲
③碘進入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 ④人體內紅細胞吸收葡萄糖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④
20.胭脂紅是一種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紅色。用無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制備“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的臨時裝片時,可用高濃度(質量濃度為0.075 g/mL)的胭脂紅溶液作為外界溶液,觀察細胞的變化。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和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發生細胞質壁分離復原現象時,表皮細胞內的無色區域變大
B.發生細胞質壁分離現象時,表皮細胞的液泡為紅色
C.用不同濃度的胭脂紅溶液處理細胞后,均能觀察到質壁分離和復原現象
D.當質壁分離不能復原時,細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21.下列關于人體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強
B.癌細胞具有細胞增殖失控的特點
C.正常細胞的衰老凋亡必將使個體衰老死亡
D.幼年個體生長需細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細胞增殖
22.下列有關酶與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酶之所以能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是因為它們能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
B.部分酶的組成元素與ATP的組成元素相同
C.若選擇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適溫度,檢測實驗結果時應選擇斐林試劑
D.植物體內各項生命活動消耗的ATP不均由細胞呼吸提供
23.下列關于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破傷風桿菌可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為避免其在有氧時大量繁殖需要及時處理傷口
B. 種子、果蔬儲存在完全無氧的環境中,可將損失減小到最小
C. 馬拉松比賽時,因細胞無氧呼吸產生大量的乳酸和CO2,會使肌肉酸脹乏力
D. 利用麥芽糖、葡萄、糧食和酵母菌,在控制通氣的情況下,可用于釀酒
24.下圖是酵母菌細胞呼吸類型研究的探究裝置圖(不考慮物理膨脹),用下圖兩裝置進行2小時的實驗,下面對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
A.裝置1液滴左移距離和裝置2中液滴右移距離相等時,說明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B.裝置1中液滴向左移動的距離僅代表2小時需氧呼吸的強度,與厭氧呼吸無關
C.若裝置1中液滴不移動,則說明酵母菌失活了
D.該實驗需設置有氧和無氧兩種條件的對比實驗,其中裝置2作為對照組
25.科學家研究小麥20℃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得到如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在25℃條件下研究時,cd段位置會下移,a會上移
B.a點時葉肉細胞產生ATP的細胞器只有線粒體
C.其他條件適宜,當降低CO2的濃度時,b點將向右移動
D.c點之后小麥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可能與葉綠體中酶的濃度有關
26.下列關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物質和能量變化的比較,正確的是( )
A.葉綠體基質中可發生CO2→C6H12O6,線粒體基質中可發C6H12O6→CO2
B.葉綠體內膜上發生水的分解并產生ATP,線粒體內膜上發生水的合成
C.葉綠體基質中隨有機物合成會消耗ATP,線粒體基質中隨有機物分解會產生ATP
D.葉綠體中能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線粒體中能將化學能轉變成光能
27.下列是幾個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實驗,對其結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給水稻提供14 C02,則14C的轉移途徑大致是:14 C02→14 C3→(14 CH20)
B.利用15N標記某丙氨酸,附著在內質上的核糖體將出現放射性,而游離的核糖體無放射性
C.給水稻提供14 C02.則其根細胞在缺氧狀態有可能出現14 C2H5OH
D.小白鼠吸入1802,則在其尿液中可以檢測到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
28.下列關于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使用甲基綠染色觀察線粒體,細胞在一段時間內可以保持活性
B.發生質壁分離的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顏色將變淺
C.觀察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過程中要使實驗材料保持活性
D.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用紙層析法提取色素
29.有氧運動近年來成為一個很流行的詞匯,得到很多學者和專家的推崇,它是指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如圖所示為人體運動強度與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氣消耗率的關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運動過程呼吸作用底物以葡萄糖唯一底物)( )
A.若運動強度長期超過c,會因為乳酸大量積累而使肌肉酸脹乏力
B.運動強度大于c后,肌肉細胞CO2的產生量將大于O2消耗量
C.無氧呼吸使有機物中的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散失,其余儲存在ATP中
D.ab段為需氧呼吸,bc段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cd段為無氧呼吸
30.如圖是油菜種子在發育和萌發過程中糖類和脂肪的變化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種子形成時,脂肪水解酶的活性很高
B.種子萌發時,脂肪轉變為可溶性糖,說明可溶性糖是種子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C.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儲存的能量脂肪多于糖
D.種子發育過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轉變為脂肪,種子需要的N增加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45分。
31.(7分)、如圖甲所示的圖解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C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動物細胞內,與物質A作用最相近的物質___________。
(2)物質c是__________,有______種,由其構成C,物質d是______________。
(3)某分子B經酶水解后得到若干片段,其中一個片段結構如下圖,該片段的名稱是________。若將該片段徹底水解,能產生________種氨基酸,其水解產物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比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多了________。
32. (9分)成熟的植物細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與外界溶液構成滲透系統進行滲透吸水或滲透失水。如圖甲表示滲透裝置吸水示意圖,圖乙表示圖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與時間的關系,圖丙表示成熟植物細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種狀態(此時細胞有活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實驗初始時c兩側濃度大小是a b。由圖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 ,最終液面不再上升,當液面不再上升時,c兩側濃度大小是a b。
(2)圖丙中相當于圖甲中c結構的是 (填序號),結構②中充滿的液體是 。此時細胞液的濃度與外界溶液的濃度大小關系是 。
A.細胞液>外界溶液 B.細胞液<外界溶液 C.細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個已經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浸入清水當中,發現細胞液泡體積增大,說明細胞在滲透吸水,細胞能否無限吸水? 原因是 。
(4)把一個已經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浸入低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發現細胞液泡體積也在增大。當液泡體積不再增大時,細胞液濃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濃度相等? 。
33.
(8分)為探究土壤干旱對某種植物葉片光合速率的影響,實驗開始時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實驗組停止澆水,對照組土壤水分條件保持適宜,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1)綠葉中的葉綠素存在于葉綠體的 上.葉綠體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兩方面用途,一是 ,二是促成ATP的形成.在暗反應階段,接受能量并被還原的C3一部分形成糖類,另一部分則形成 ,使暗反應持續進行.
(2)該實驗過程中,實驗組葉片表皮細胞中細胞液濃度的變化是逐漸 。辉撝参锔饧毎,能消耗02的場所是 (答到具體結構),能產生C02的場所是
(答到具體結構)
(3)實驗組植物第2~4天光合作用速率逐漸下降,可能主要是缺水導致葉片內
下降引起的,第4天后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還與 下降有關.
34.(9分)某科研小組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情況,設計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構成的密閉小室,如圖A所示。偵測期間植物先黑暗處理一段時間,后給予光照(固定的光照強度),測得連續60分鐘內氧氣濃度變化的結果如B所示曲線(液滴移動距離已換算為ppm)。請據圖回答:
(1)影響小室內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變化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在 分鐘測定時間點,裝置內的氧氣濃度為250ppm。
(2)在最初10分鐘時段,瓶內植物進行 作用。若將該植物從黑暗環境中轉移到光照環境中,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3的含量將 。
(3)在實驗過程中某段時間內,記錄液滴的移動,獲得以下數據:
每隔一定時間記錄一次刻度數據
… -29 -15 0 +18 +35 …
該組實驗數據是在B圖曲線的 (填“15~35” 或“40~60”)分鐘內獲得的。
(4)如果該植物后30分鐘的呼吸速率平均值與前20分鐘呼吸速率平均值相同,則該植物后30分鐘內真正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為 ×103ppm/小時(用O2的生成速率表示)。
35.(12分)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圖一是某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二、圖三表示處于有絲分裂某個時期的細胞圖像。
(1)圖一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該過程發生在細胞分裂的_________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圖二細胞處在有絲分裂的_______期,此時細胞中染色體數、DNA分子數、染色單體數分別為__________。
(3)請填寫圖三中下列標號對應的名稱:[2]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
(4)細胞分裂是細胞生長過程中保持足夠表面積,維持一定的生長速率的重要過程。某學生用高倍顯微鏡取樣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某個切片,并統計各時期的細胞數量,所有計數細胞數量為N,記錄結果如下表:
該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研究細胞周期中每個時期分別經歷的時間長短,請分析:表中的樣本1、樣本2、樣本3具體是指__________ ,洋蔥根尖細胞的一個細胞周期大約為720 min,則分裂間期所需要的時間t可表示為t= __________(分鐘)。
2019春“荊、荊、襄、宜四地七?荚嚶撁”
高一期中聯考
生物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D A A C D C C C B A C B B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A B A B C D B A C B B C C
31、(7分,每空1分)
(1)糖原
(2)脫氧核苷酸 4 性激素
(3)五肽(答肽鏈不給分) 4 72
32、(9分,每空1分)
(1)小于(〈) 下降 小于(〈)
(2)③④⑤ 外界溶液 D
(3)不能 細胞壁對原生質層有支持和保護的作用,且細胞壁的伸縮性有限 (答到任意一點得分 )
(4)不一定
33、(8分,每空1分)
(1)類囊體薄膜(基粒) 將水分解成氧氣和[H] C5
(2)增大 線粒體內膜 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答全給一分)
(3)CO2濃度 葉片中葉綠素含量
34、(9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
(1)溫度 20和30
(2)(有氧)呼吸 減少(2分)
(3)40~60(2分)(4)9 (2分)
35、(12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
(1)DNA的復制 間 著絲點分裂 (2)后 8、8、0 (2分)
(3)星射線 著絲點 姐妹染色單體
(4)三個不同視野中的細胞 (2分) (M/N)×720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308264.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汕頭市潮師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
假期百分百高一生物試題
云南省騰沖縣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吉林省吉林市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Word版含答
江西省上饒四校高一上學期聯考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