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湖北省荊荊襄宜四地七?荚嚶撁2019-2018學年高一下期中聯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8年春“荊、荊、襄、宜四地七?荚嚶撁” 高一期中聯考生 物 試 題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題1分,21-3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
1.構成細胞的有機化合物及其組成元素如下表,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有機化合物組成元素
甲C、H、O
乙C、H、O,有的種類還含有N和P
丙C、H、O、N,很多種類還含有P、S
丁C、H、O、N、P
A.遺傳物質中不含甲類化合物 B.肺炎雙球菌中有乙類化合物
C.葉綠體中不能形成丙類化合物 D.丁類化合物只存在細胞核中
2.如圖為某些概念間的相互關系,下列概念與a、b、c、d、e依次相對應的一組是
A.個體、系統、器官、組織、細胞
B.脂質、固醇、磷脂、性激素、雄性激素
C.細胞核、染色體、核仁、DNA、蛋白質
D.生態系統、種群、無機環境、群落、個體
3.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要嚴格控制糖類的攝入,有關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應速率一定快于酸催化淀粉水解的反應速率
B.所有糖類都是生物體的主要能源物質
C.在細胞膜上糖類均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糖蛋白
D.葡萄糖是構成麥芽糖、纖維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單位
4.圖a與圖b是某細胞在不同放大倍數下的模式圖,圖b中的
①~⑧是細胞內的相關結構。關于此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a可能是洋蔥的根尖細胞
B.結構④中產生的一分子CO2擴散出來進入①中被利用,
穿過生物膜的層數為4層
C.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是③
D.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有①②④⑥⑧
5.關于右側概念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過程都需要載體協助
B.圖中只有①所示的過程能逆濃度梯度運輸物質
C.腌制蜜餞時蔗糖進入細胞與過程①和②有關系
D.抗體等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圖示方式進入細胞
6.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有關
B.胞間連絲和核孔都是物質運輸、信息交流的通道
C.電子顯微鏡下的細胞膜體現出“亮一暗一亮”的三層結構
D.細胞間的信號傳遞均以蛋白質作為信號分子
7.生物實驗中常用鹽酸處理實驗材料,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為加速健那綠染液對線粒體染色,可用適宜濃度的鹽酸處理細胞
B.對根尖進行解離時解離液就是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
C.用濃度較高的鹽酸處理鮮肝研磨液,其催化H2O2的分解速率提高
D.用鹽酸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8.細胞作為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其結構與功能高度統一。以下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卵細胞體積較大有利于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為胚胎早期發育提供所需養料
B.成熟精子中細胞質較少,有利于精子的運動
C.人的紅細胞呈圓餅狀,有利于紅細胞與血漿進行氣體交換
D.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有大量線粒體,有助于物質運輸的能量供應
9.某同學進行“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實驗時,將觀察到的某個細胞大小變化情況繪制成了曲線(如圖)。對實驗結果的解釋正確的是(注:細胞的初始大小相對值記為1)
A.b~c段,由于失水過多,細胞可能已經死亡
B.c~d段,水分子僅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
C.d~e段,細胞液濃度等于外界溶液濃度
D.e時液泡的顏色比a時淺
10.下列為①②③④四類生物的部分特征:①僅由蛋白質與核酸組成;②具有核糖體和葉綠素,但沒有葉綠體;③出現染色體和各種細胞器;④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應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含①的生物一定只有4種核苷酸
B.含②的生物有念珠藻、小球藻、顫藻等
C.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的生物是③和④
D.含④的生物,細胞中不都有原生質層
11.染色和顯色反應是生物實驗常用的方法,下列關于染色和顯色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觀察線粒體時,可用健那綠染液進行染色,在高倍鏡下可見呈灰綠色的線粒體
B.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驗證酶的專一性時,可用碘液進行結果的鑒定
C.利用含酚酞的瓊脂塊來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關系的實驗中,相同時間內瓊脂塊體積越大,氫氧化鈉的擴散深度越淺
D.若用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細胞作為實驗材料觀察質壁分離,可將伊紅染料加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以便于觀察實驗結果
12.右圖曲線分別為無催化劑條件和有酶條件下(酶的最適條件)底物M生成產物N所需能量的變化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圖能體現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B.該反應過程中有能量的釋放
C.若改變酶促條件,則b在縱軸上將向下移動
D.若僅增加底物M的量,則圖中曲線的原有形狀均發生改變
13.小麥植株的細胞中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①產生O2的過程 ②葉綠體中[H]被消耗的過程
③線粒體中[H]被消耗的過程 ④無氧呼吸產生酒精的過程
⑤唾液淀粉酶分泌到唾液中的過程 ⑥核糖體中水的生成過程
⑦水稻根細胞吸收的Mg2+過程
A.②⑤⑥⑦ B.②③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⑤⑥
14.下列關于科學家及其成就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施萊登和施旺建立細胞學說揭示了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
B.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通過實驗發現植物可以吸收CO2,釋放O2
C.荷蘭科學家用丙酮從人的成熟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一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面積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他們由此推出,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的兩層
D.恩格爾曼用同位素標記法發現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15.如圖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相關曲線。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若增加底物濃度,則曲線可由c→b
B.若該圖為不同酶濃度條件下的水解曲線,則增加酶濃度,曲線可由b→a
C.若該圖為在不同pH條件下的水解曲線,則a對應的pH為該酶最適pH
D.若該圖為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水解曲線,則c對應的反應溫度低于a
16.用某種酶進行有關實驗的結果如圖所示,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該酶的最適催化溫度不確定 B.圖2和圖4能說明該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圖3實驗結果可知Cu2+是酶的激活劑 D.由圖4實驗結果可知酶具有專一性
17.下圖是測定發芽種子的細胞呼吸類型所用的裝置(假設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裝置1、2中分別放入等量已消毒的發芽種子,裝置3中為等量已消毒的死種子。若裝置1左移10 cm,裝置2右移12 cm,裝置3右移2cm,則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與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對比值為

A.6∶5 B.5∶6 C.2∶5 D.5∶2
18.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干細胞分化成多種類型的細胞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
B.部分基因在人體的肝臟細胞和骨骼肌細胞中都能表達
C.抑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細胞分裂和生長進程
D.人口腔上皮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染色質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形成染色體
19.研究發現,線粒體促凋亡蛋白(smac)是細胞中一種促進細胞凋亡的關鍵蛋白。在正常的細胞中,smac存在于線粒體中。當線粒體收到釋放這種蛋白質的信號時,就會將它釋放到線粒體外,然后smac與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應,促進細胞凋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smac從線粒體釋放時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
B.細胞癌變與smac從線粒體大量釋放有關
C.smac與IAPs使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編程性死亡,與環境無關
D.細胞凋亡時,相關基因活動加強,有利于個體的生長發育
20.下圖為細胞生命歷程的示意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胰島素、呼吸氧化酶、血紅蛋白等細胞產物的存在均能體現細胞已經分化
B.過程④表示癌變,其根本原因是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產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過程③引起細胞內水分減少,核體積變小,多種酶活性降低
D.多細胞生物的長大主要依靠①
21.ATP被喻為生物體的“能量通貨”,為生命活動直接提供能量。以下有關ATP敘述正確的是
A.ATP中的A與構成RNA中的A都代表腺嘌呤
B.ATP是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之間的紐帶
C.ATP徹底水解可釋放出1個高能磷酸鍵的能量
D.ATP能在生物膜上某些蛋白質的催化作用下合成
22.動物腦組織中含有豐富的谷氨酸脫羧酶,能專一催化lmol谷氨酸分解為1molγ—氨基丁酸和lmolCO2。某科研小組從小鼠的腦中得到該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濃度為10mmol/L,最適溫度、最適pH的條件下,對該酶的催化反應過程進行研究,結果見下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CO2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加,原因是酶失活
B.圖乙中當酶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催化反應速率不再增加
C.將圖甲的縱坐標改成圖乙中的催化反應速率,坐標曲線和原曲線不一樣
D.圖乙中催化反應速率增加的原因是隨著酶濃度的增大酶活性逐漸增加
23.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作為實驗材料,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將臨時裝片放在鹽酸中處理一段時間后,再觀察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B.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處理細胞后,不一定都能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
C.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所失的水分主要來自細胞質基質
D.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浸潤在清水中都能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24.下列有關細胞中“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葉綠體中進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線粒體中進行
③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質一定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
⑥有中心體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⑦有H2O生成或有H2O參與的呼吸過程一定不是無氧呼吸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 C.④⑤ D.⑤⑥⑦
25.用特異性的酶處理某多細胞生物細胞的最外層結構,發現降解產物主要是葡萄糖,進一步分離該細胞的某些細胞器進行分析,發現均含有尿嘧啶。據此推知,在相關條件下,這些細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物化學反應是
A.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B.
C.
D.
26.下圖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結構示意圖,下圖乙表示人的成熟紅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情況。圖丙中A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為1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于磷脂分子具有親水的頭部和疏水的尾部,圖甲人工膜沒入水中時磷脂分子需排列成單層
B.若圖乙所示細胞放在無氧環境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都不會受到影響
C.若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當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液面等于右側液面
D.圖丁中①為信號分子,與靶細胞細胞膜上的②特異性結合,體現了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7.將玉米種子置于25℃、黑暗、水分適宜的條件下萌發,每天定時取相同數量的萌發種子,一半直接烘干稱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稱重,計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結果如圖所示。若只考慮種子萌發所需的營養物質來源于胚乳,據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新采摘的玉米種子應除去細胞中的水以降低呼吸作用強度,以便留種保存
B.萌發過程中在96-120小時之間種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C.實驗過程中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故干重減少
D.萌發過程中胚乳的部分營養物質轉化成幼苗的組成物質,其最大轉化速率為22mg·粒-1·d-1
28.如圖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其中的物質轉換用實線表示,能量傳遞用虛線表示,圖中a~g為物質,①~⑥為反應過程。相關判斷錯誤的是

A.若提取葉片中的a物質時未加CaCO3,則各色素帶均顯著變窄
B.圖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
C.將b物質用18O標記,最終在(CH2O)中能檢測到放射性18O
D.圖中a物質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綠色植物能利用它將光能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c中
29.下列關于曲線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圖1中,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與細胞呼吸消耗的有機物相等
B.圖2中,C點對所有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來說,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等于細胞呼吸產生的
CO2量
C.圖3中A、B兩點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點
D.圖4中若環境溫度升高,a點將左移
30.如圖為某同學建構的細胞器或其內部結構的模型,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若A、B的基本支架均為磷脂雙分子層,則該模型可表示葉綠體、線粒體、核膜
B.若A、B的基本支架均為磷脂雙分子層,設該模型的表面積為S1,將該模型代表的結構所含有的全部磷脂分子提取出來鋪于水面形成單分子層,測得面積大約為2S2
C.若A、B中均只含單層磷脂分子,且B上含有產生[H]的相關蛋白質分子,則該模型為葉綠體內膜
D.若A、B中均只含單層磷脂分子,且B上含有產生[H]的相關蛋白質分子,則具有該結構的細胞中消耗[H]的場所有葉綠體基質、線粒體內膜
31.研究人員在密閉廣口瓶中用NaHCO3溶液培養小球藻,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先給予6小時適宜光照然后再置于黑暗條件下6小時,溶液pH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若繼續延長實驗時間,細胞中產生CO2的場所始終是線粒體基質
B.AB、BC段的斜率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兩種,外因是CO2濃度,內因是酶的活性
C.若增大NaHCO3溶液的濃度(仍將pH調至7),給予適宜的光照和溫度,小球藻的光合速率可能會降低
D.AC段與CE段比較,小球藻細胞中直接產生ATP的不同部位是類囊體薄膜
32.細胞自噬指雙層膜結構的自噬體與溶酶體融合后,自噬體包裹的損壞蛋白或細胞器被降解,物質得以循環利用?茖W家大隅良典發現其基因控制機制而榮獲2019年諾貝爾獎。根據以上信息分析,正確的是
A.降解蛋白質的酶在溶酶體中合成并儲存
B.自噬體與溶酶體融合的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
C.自噬體是具有兩層磷脂分子的細胞結構
D.細胞自噬等同于細胞凋亡
33.如圖1和圖2表示有絲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和核DNA的數量關系,有關敘述不正確是

A.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處于圖1的C→D段
B.圖1中D→E段的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變
C.圖2中a對應圖1中的A→B段,c對應圖1中的E→F段
D.有絲分裂過程不會出現圖2中d所示的情況
34.右圖表示人工培養的腫瘤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分裂期染色體的運動情況,曲線A表示著絲點與相應一極的中心粒之間的平均距離,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曲線B表示兩組中心粒之間的距離
B.曲線B表示同一極的不同染色體之間的距離
C.曲線B表示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后形成的子染色體之間的距離
D.第45分鐘時,細胞進入有絲分裂的中期
35.對下圖相關數學模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圖2中的溫度在b時酶分子結構沒有改變,只是活性較低
B.圖1中在b、d段時細胞正進行DNA的復制和相關蛋白質的合成
C.圖3中bc段和de段的變化都會引起C3含量下降
D.圖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

二、非選擇題(4小題,共40分)
36.(10分)如圖1為人體內兩種重要化合物A和B的化學組成關系,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1中a的結構通式為 ,b有 種。
(2)細胞內的A和B都可與某些試劑發生特定的顏色反應。能與A反應產生紫色物質的是 ,B能被甲基綠染液染成 色。
(3)若A為胰島素,請依次寫出直接參與其“生產流水線”的細胞器: ;其分泌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的結構特點是 。
(4)某分子A經酶水解后得到若干片段,其中一個片段結構如圖2,該片段的名稱是 。若將該片段完全水解,能產生 種氨基酸,其水解產物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和比該片段的相對分子質量多了 。
37.(8分)植物根尖成熟區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礦質元素離子。下圖表示剛施肥后的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在土壤溶液中的狀態。請據圖回答:

(1)該部位的表皮細胞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 (答出一項)。
(2)圖中根表皮細胞此時所處的生理狀態是 。此時,該細胞還 (能/不能)吸收水分, (能/不能)吸收礦質離子。
(3)現提供0.3 g/mL的蔗糖溶液、1 mol/L的硝酸鉀溶液、1 mol/L的醋酸溶液三種藥品(以上溶液的濃度均比一般細胞液濃度大),紫色洋蔥,顯微鏡。請你選擇一種正確的藥品及其他必要的儀器用具,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探究你對第(2)題第二問的判斷是否正確。
實驗步驟:
①取一干凈的載玻片,在中央加入1滴 ;
②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平展于液滴中,蓋上蓋玻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
預測實驗現象及結論:若細胞先出現 ,后慢慢 ,則對第(2)題第二問的判斷正確。
38.(12分)為了提高綠色植物的生態效益,研究者做了相關實驗,并繪出如下四幅圖。下圖甲表示菠菜植株在光照強度分別為a、b、c、d時,一小時內CO2釋放量和O2產生總量的變化;圖乙表示研究不同濃度的CO2對菠菜幼苗各項生理指標影響的實驗結果;圖丙表示菠菜葉肉細胞的部分結構和相關代謝情況(標號1~6表示相應的過程)。請回答:

(1)圖甲中,如果一晝夜中光照13小時(光照強度為d),其余時間黑暗,則一晝夜菠菜植株 (能/不能)積累有機物。
(2)由圖乙可知,與A組相比,C組條件下葉綠體中[H]含量 (增多/減少/不變)。干旱初期,菠菜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所需的 減少而導致光合速率下降,而較高CO2濃度有利于水稻幼苗度過干旱時期,據圖乙分析原因:

(3)圖甲中,光照強度為c時,對應的丙圖中有的過程有 。
(4)在圖丁中,將對稱葉片的一部分(U)遮光,另一部分(V)不遮光,并設法使兩部分之間的物質不發生轉移。用適宜光照射6h后,在U和V的對應部位截取等單位面積的葉片,烘干稱重,分別為MU和MV(單位:mg)。則表示 。
(5)某學生為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現選用6套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測得實驗數據見表格,則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分析此裝置圖,說明表格中實驗數據的具體觀察指標是 。
不同光照條件下氧氣的釋放量(mL)
20W50W75W100W200W500W
1.85.09.012.021.019.0

39.(10分)圖甲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區域,圖乙表示該植物根尖處于有絲分裂過程的一個分裂相。圖丙呈現的是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某種物質的形態變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①②③④細胞形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進行實驗獲得圖乙結果時, (能/不能)利用圖甲②區細胞為材料,原因是 。
(2)根據圖乙中染色體的狀態可看出,此為 期。乙圖上一個的時期中的染色體數為 條,核DNA為 個,此時該細胞中新出現、而動物細胞不會出現的結構是 ,該生物的體細胞中含有 條染色體。
(3)丙圖①→②、②→③表示的生理變化過程分別發生的時期是 、 。

2018年春“荊、荊、襄、宜四地七?荚嚶撁”
高一期中聯考
生物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題1分,21-3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
1-5 BBDBC 6-10 BDADB 11-15 DBACB 16-20 CCBDD
21-25 DCBDA 26-30 ADACD 31-35 ABCCD
二、非選擇題(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36.(10分)
(1);4
(2)雙縮脲試劑;綠
(3)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2分,答全給分);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4)五肽;4;72。
37.(8分)
(1)細胞表面有突起的根毛(或細胞表面向外突起)、有大液泡等其他合理答案;
(2)細胞失水,出現質壁分離;不能;能
(3)1mol/L的硝酸鉀溶液(2分)
質壁分離;自動復原。
38.(12分)
(1)不能
(2)減少;CO2;原因是較高CO2濃度使氣孔開度下降,減少水分的散失(2分)
(3)1234(2分)
(4)該葉片被截取面積的葉片每小時制造有機物的量(2分)
(5)光照強度;量筒中液體的體積(2分)。
39.(10分)
(1)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不能;圖甲②區細胞是伸長區細胞,細胞沒有分裂能力
(2)后;6;12;細胞板;6
(3)間期;前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311419.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汕頭市潮師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
云南省騰沖縣第四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江西省上饒四校高一上學期聯考生物試題
假期百分百高一生物試題
吉林省吉林市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Word版含答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