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選擇題)1.分析江西省南昌市5月5日前后幾天的天氣變化資料統計圖,回答1~4題。1.這次天氣變化過程最可能是由A.反氣旋影響 B.冷鋒影響 C.氣旋影響 D.準靜止鋒影響2.該天氣變化的示意圖3. 關于上圖中AB天氣系統不同點說法正確的是 A. A過境時刮風現象明顯,B過境時一般為微風B. A過境后氣溫下降,B過境后氣溫上升C.A過境后氣壓上升,B過境后氣壓下降D.A降雨區在鋒前,B降雨區主要在鋒后4.此系統易造成A.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天氣 B.東北、華北地區的夏季暴雨C.東南沿海的臺風天氣 D.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天5-6題。5.圖中甲、乙、丙、丁表示北半球氣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6.我國北方地區在秋季常出現的“秋高氣爽”的天氣,是在哪一種天氣系統控制下形成的A.甲 B.乙 C.丙 D.丁下圖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氣系統的垂直剖面圖”,其中甲(110°E,40°N)、乙(120°E,30°N)是近地面的兩地點,讀圖完成7~8題。7.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控制甲、乙兩地的天氣系統是8.甲、乙兩地在此天氣系統影響下,天氣狀況最可能是A.甲地炎熱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氣溫日較差小B.甲地晴朗少云,氣溫較低;乙地多狂風暴雨C.甲地此時多西南風;乙地此時多東北風D.甲地沙塵漫天,大氣能見度差;乙地陰雨連綿時間含量(10-6)工業化前(1750~1800)2801958年3151990年3531998年3609.在1958至1998年近40年的時間內,二氧化碳增加值和年平均增加速率分別是A、35×10-6、10×10-6B、45×10-6、1.1×10-6C、45×10-6、2×10-6D、45×10-6、10×10-610.二氧化碳被稱為溫室氣體,是因為A、吸收太陽短波輻射,使大氣增溫 。、破壞臭氧,使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增多C、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D、通過光化學反應向大氣中釋放熱能11.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②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③禁止濫伐森林,堅持采伐與撫育更新相結合、芗訌妵H合作A、①②③ 。、②③④C、①②④ 。、①③④12.CO2排放量的增多,會使全球氣溫顯著增高。如果這種現象繼續發展下去,最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是A.陸地蒸發加劇,干旱地區面積必然擴大B.海水蒸發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C.兩極冰川大量融化及海水膨脹,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D.氣壓梯度力減小,大氣環流減弱讀我國東北地區某河流補給示意圖,回答13.圖中數碼表示雨水補給和季節性融雪補給類型的分別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① D.③、②14.與淮河相比該河流水文特征是A水位季節變化小泥沙含量大C.有明顯的春汛和夏汛 D.冬季封凍斷流,回答--1815.圖中序號表示地下徑流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6.圖示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是A. 使海平面上升 B.加速冰川融化 C.使水呈三態變化 D.不斷更新陸地水17.乙地和丙地植被類型不同主要體現了A.干濕度地帶性規律? B.緯度地帶性規律? C.垂直地帶性規律 D.非地帶性現象18. 甲、乙、丙、丁四地自然條件最有利于大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9.根據左圖中等溫線分布特點可知,該海區A.在北半球,A處有暖流經過B.在北半球,A處有寒流經過C.在南半球,A處有暖流經過D.在南半球,A處有寒流經過20.A洋流可能出現在右圖中A.甲處 B.乙處C.丙處D.丁處21自然A.土地資源不足 B.化肥、農藥不足 C.勞動力不足 D.水資源不足22.坎兒井水的源是A.B.地下水C.河流水D.淡水湖泊水23.西北地區農業水最有效的措施是A.,充分利用地下水B.采取措施,加速高山冰雪融水C.發展節水農業24.人類改變水循環時間分布不均的辦法是A.B.引水灌溉C.開采地下水D.跨流域調水,回答—26題25.圖所列景觀由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關于中各種地貌的說法,正確的是A.①主要由冰川侵蝕作用形成 B.②在板塊交界處比較少見C.③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南地區 D.④主要分布在我國低海拔的平原區27深厚、搬運、侵蝕流水侵蝕下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簡略示意圖”讀圖—29題28.圖中1代表的地殼物質是B.沉積巖C.D.巖漿是沉積巖,則指向箭頭bA.上升冷卻凝固B.外力作用C.D.重熔再生圖為我國某局部地區地層剖面圖,分析回答30—31題。30.圖示地區出露地表各巖層的新老關系為A.自西向東由老到新 B.自東向西由老到新C.自A向B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兩側由新到老31.圖中長腰山是A.沿頂部裂隙侵蝕而成的背斜山 B.沿中間裂隙侵蝕而成的向斜山C.因頂部堅實抗侵蝕而成的背斜山 D.因中間堅實抗侵蝕而成的向斜山32.圖中乙處的地質構造是A.B.褶皺C.D.斷層33富含石油、天然氣,應在哪處開采最合適A甲B.乙C.D.丁34.若該地打算修一條穿越南北方向的隧道,最合適的地區是A甲B.乙C.D.丁讀圖,回答—36題35.形成該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地殼運動B、侵蝕作用?C、搬運作用D、堆積作用36該地貌的名稱是?A、沖積扇?B、洪積扇?C、三角洲?D、河漫灘平原7.讀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在河段A,河谷橫剖面呈“V”形B.在B處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C.在河段C,河谷橫剖面呈槽形D.在河段C,流水主要表現為向下和向源頭方向侵蝕為主38.以下關于河流對城市分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A.世界上的城市全部都位于沖積平原地區B.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瀕海、瀕湖和沿河的平原地帶C.在熱帶地區,城市都分布在沖積平原上D.山區城市一般都位于山腰地帶如表是四川省某山區一縣1961~2008年有關情況的統計資料。據此回答39~40題。時間項目 1961年2008年耕地面積(km2)400521森林面積(%)36.7920.46氣溫年較差(℃)24.127.6年降水量(mm)1 3691 087雨季地表徑流(億m3)7.18.2水土流失面積(km2)61108糧食總產量(萬噸)9.611.9人口(萬人)41.560.139.下列數據中,呈上升的是A.人均耕地面積 B.人均森林面積 C.人均水土流失面積 D.人均糧食產量40.下列因果關系正確的是A.人口增加→開墾耕地→森林面積減小B.開墾耕地→糧食產量增加→人口增加C.降水減少→森林減少→氣溫年較差增大D.森林減少→氣溫年較差增大→水土流失加大41.如圖所示,世華村五十年前位于海岸邊,但現在遠離海岸線。下列哪一項人為原因最有可能加速海岸線產生此種變化A.在河流上游興建水庫B.在河流沿岸采沙C.砍伐森林,減少山坡的植被D.過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降下圖是某沿海地區一山地的垂直自然帶分布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不同的自然帶,據此回答—43題42.若①為落葉闊葉林帶,則該山位于A.北半球溫帶地區 B.北半球亞熱帶地區 C.南半球溫帶地區 D.南半球亞熱帶地區43.該山地所在地區的氣候主要受A.信風的影響 B.赤道低氣壓的影響C.西風的影響 D.副熱帶高氣壓的影響44.從赤道向高緯度地區,針葉林帶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逐漸升高B.保持不變C.逐漸降低D.變化無序第II卷(綜合題,共,圖1為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示意圖,圖2為世界海陸分布局部圖。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圖1 中,A季節為北半球的(季節),此季節圖2中海沿岸受(填甲、乙、丙、。┛刂,其降水是 。圖2中地區氣候特征是,其氣候成因是常年受圖1中(甲、乙、丙、。╋L帶或氣壓帶影響造成。常年受圖1 中甲氣壓帶控制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其氣候類型對應為圖2中地(填、、、),其氣候特征可用下圖(圖3)中(填a、b、c、d)圖表示;與圖2中海同緯度的大陸東岸的氣候類型可能為下圖(圖3)中的(填a、b、c、d),該氣候類型的主要成因是 ?。 2回答下列問題。(10分)(1)該海域位于_______半球,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c兩條洋流分別是________風帶和________風帶推動海水所形成的。(3)若該環流位于大西洋,則圖中①處附近海域的著名漁場為________漁場,試解釋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②海區有一大型油輪發生石油泄漏,洋流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此時北印度洋的洋流環流與圖示環流方向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定項選擇題)B.地球公轉至遠日點附近 C.正是南極科考的良好時期 D.我國晝短夜長3.讀世界部分地區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⑴填寫自然帶名稱:A ;B ;C ;D ;E ;⑵圖中表示同一種陸地自然帶的兩個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陸東岸的是 (氣候),位于大陸西岸的是 (氣候)。⑶從A→B→C→D的自然帶更替現象,體現了陸地自然帶由 到 的地域分異,這種地域分異規律是以 為基礎。⑷從F→G→H的自然帶更替現象,體現了陸地自然帶從 向 的地域分異,這種地域分異規律是以 為基礎。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答案1、選擇二、非選擇北大洋環流北順南逆 東北信風 (3)紐芬蘭帶來豐富餌料 加快凈化新疆烏魯木齊市兵團二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40048.html
相關閱讀: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