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 《政治生活》試卷 第Ⅰ卷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1、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內容是 ( ) A、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 B、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 C、參加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D、關注我國在國際中的地位與作用 2、“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比嗣衩裰鲗U谋举|是 A、人民當家作主 B、為人民服務 C、對人民負責 D、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3、公民的權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剝奪的;公民的義務也是法定的、莊嚴的、不容推卸的。下列不屬于公民的政治性權利的是 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政治自由 C、遵守憲法和法律 D、監督權 4、公民的權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剝奪的;公民的義務也是法定的、莊嚴的、不容推卸的。下列不屬于公民的政治性義務的是 A、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 B、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C、遵守憲法和法律 D、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8、先由選民選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們代表選民選舉產生上一級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的選舉方式是 A、直接選舉 B、間接選舉 C、等額選舉 D 、差額選舉 9、決策是否科學、合理,至關重要。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 A、各項決策都能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 B、政府決策,往往牽涉社會各 階層的利益 C、公民對決策的形成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D、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 10、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是 A、召開信息發布會 B、賦予公民廣泛民主權利 C、拓寬民意反映渠道 D、決策機關自律活動 1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重要形式。在這里“民意”與“決策”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民意是正確決策最重要的信息資源②拓寬民意反映渠道是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③公民反映自己的意志和要求應積極參與決策形成的過程④只要廣泛了解社情民意就能做到決策的科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2、村委會是村民 的基層群眾性組織,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機構。 ( ) A、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 B、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C、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D、自我決策、自我監督、自我管理 13.共建祥和文明社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城市居民委員會發揮著重要作用,城市居民委員會是我國的( )A.基層政府機關B.基層國家權力機關C.城市居民的自治組織D.司法機關14、中國農民十分看重村委會產生的程序性問題中能體現民主精神的做法,如:“海選”提名方式;“預選”提名方式;組織公開競選;設立秘密計票間。由村民直接選舉村民委員會表明 ( ) A.我國的國家基層政權機關得到鞏固和加強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享有廣泛民主權利的制度保障 C.我國人民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已充分實現D.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不斷完善,基層民主逐步走向制度化15、最近,國家表彰許多英雄人物,提倡“抗非精神”、“抗洪精神”、“抗旱精神”。這表明政府有( )A.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B.組織經濟建設職能C.組織社會主義文化職能 D.社會公共服務職能16、在我國,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的國家權力機關是A.人民代表大會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法院和檢察院 D.民族區域自治機關17、2006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草案》。這說明( )A、全國人大行使最高決定權 B、?全國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權C、全國人大行使最高監督權 D、?全國人大行使最高任免權18、下列對我國政黨制度的認識正確的是( 。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國家機構體系中處于最高地位② 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在組織上獨立,法律地位平等③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這是我國政黨制度的根本前提④ 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9、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原因在于( )①?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是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② 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③ 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④ 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我國十分重視民族和宗教問題的原因是( )A、正確處理民族和宗教問題是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B、民族和宗教問題會影響民族平等C、民族和宗教問題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D、民族和宗教上的矛盾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21、我國把宗教納入到法制軌道表明( )A、我國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B、國家保護一切宗教活動C、我國的宗教團體和事務不受外來勢力支配D、宗教問題和司法問題緊密相聯22、江澤民在談到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時說,“事物之間、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地區之間,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同和差別是正常的,也可以說是必然的。我們主張,世界各種文明、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應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鑒,在和平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边@表明在當代國際社會中A、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是競爭、合作、沖突B、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多個方面C、各國之間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著利益的差別與對立D、國家之間的復雜關系是無法確定的23.“求同存異”原則體現了我國政府在處理對外關系時( )A 不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異同來決定親疏、好惡B 不以國家利益的沖突與否來決定親疏、好惡C 應放棄與他國相互沖突的觀點,求得一致的意見D 應放棄與他國相互沖突的利益,在妥協的基礎上求得一致利益40年來,共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承諾提供援助累計價值近300億美元,受益者多達4億多人。上述材料表明( )A、聯合國是代表廣大發展國家利益的國際組織B、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C、聯合國在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D、當今世界已經形成了一種相互幫助、和睦相處的良好國際環境25、國際關系中的最主要的是( )A.國家與國際組織的關系 B.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C.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 D.各國政黨之間的關系第Ⅱ卷(50分)二.簡答題(每小題4分, 共12分)26.什么是人民政協,其職能是什么?27、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什么?28.歸納總結《政治生活》中所學到的能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三.探究題(共3大題,共38分)29. 材料一:近來,中東局勢不斷惡化,以色列不新暗殺巴勒斯坦激進派領導人, 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難以實施,;美國在阿富汗的軍隊不斷遭到武裝分子的襲擊,傷亡人數不斷上升,美國陷入又一個戰爭泥坑;朝鮮核問題由于各方意見不一,也難以在近期內得到解決。 材料二:據統計,全世界約有28億人每天的生活開支不到2美元,其中12億人被認為是赤貧,他們每天的收入僅相當于1美元,這些貧困人口都生活在發展中國家!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什么政治現象? (4分) 。2)如何解決兩則材料反映出的問題? (6分) ? 30. G市有不少網吧,其中上網人員主要是青少年學生,這些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不多,而玩網絡游戲、沉湎于聊天的卻較多。(1)G市政府準備召開“加強網吧管理”的聽證會,你認為邀請哪些代表參與此次聽證會?(4分)(2)在聽證會中,各方代表展開熱烈討論,其中有位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大,老師和家長要求又高。我們在網絡上很自由,想怎樣就怎樣。請你對這一觀點加以評析。(6分)(3)G市政府還可以通過哪些渠道來征求市民意見?(6分)31. 材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發展仍然滯后,尤其是人才嚴重短缺。我國目前每年大學畢業生有幾百萬,就業壓力大,而大多數人不愿去農村。江蘇海南等地曾在20世紀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動計劃。2008年以來,黨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戰略高度,要求進一步完善大學生“村官”工作的長效機制和政策,以使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材料二: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7.8萬名“村官”,小楊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學一畢業,小樣打破傳統觀念,只身來到千里之外的一個鄉村任村委會主任助理。任職期間,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領導下,她走訪農戶,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方針和政策,傳授農業科技知識,協助主任處理一系列村務。她刻苦學習雕刻知識,與該村藝人共同努力,是該村瀕臨失傳的木雕工藝重放異彩,并將原先小打小鬧的木雕品發展為人人喜愛的旅游紀念品。短短兩年,該村的社會風氣明顯好轉,村民的錢包鼓了起來。因此,“村官”小楊得到了領導和村民的一致好評。小楊自己也認為當“村官”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結合材料一、二,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為什么黨和政府要把“村官”工作提到戰略高度。(12分)高一年級期末試題《政治生活》答題卡題號1—25題26—28題29題30題31題總分得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簡答題:(每小題4分,共12分)26. 27. 云南師范大學五華區實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題 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40051.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理工大學附屬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
2014-2014學年高一政治上冊期初考試試題
魚臺二中11-12學年高一政治下冊3月月考試題(帶答案)
嘉興一中2016高考政治考試試卷及答案
吉安一中高一政治期中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