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檢測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4.10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基礎演練
1.[2012•宿州模擬] “十二五”是我國 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最根本的是(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B.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
C.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D.提高就業和再就業水平
2.[2012•濰坊質檢] 近年,我國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教育、衛生、科技、化、體育等事業的投入,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表明國家致力于(  )
A.統籌經濟社會發展B.統 籌區域發展
C.統籌城鄉發展D.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3.2011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6%。要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必須(  )
A.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B.禁止高耗能產業發展,放緩經濟增長速度
C.大力發展第一、三產業,限制第二產業發展
D.充分發揮市場在資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4.[2011•濰坊模擬] 2011年10月9日,《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對外正式頒布,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這一意見的實施有利于(  )
①統籌城鄉發展、谕苿訁^域協調發展、蹖崿F共同富裕的目標、苋娼ㄔO小康社會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2•東城模擬] 我國主導完成的新一代移動通信標準TD-LTE,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成為耀眼明星,印度、日本、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都宣布將采用TD- LTE技術建設4G商用網絡。4G技術的發展,有利于(  )
①推動科技創新,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趦灮a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③推動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芙档投鞲駹栂禂担岣呔用竦纳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能力提升
6.[2012•南京質檢] 漫畫《補》說明我們現在的小康(  )

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實現了現代化
7.[2012•沈陽質檢] 遼寧省加大沿海經濟開發,實施“五點一線”發展戰略,重點開發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花園口等沿黃海、渤海的5個區域,包括6個沿海城市。遼寧省的做法體現了(  )
A.統籌城鄉發展 B.統籌區域發展
C.優化經濟結構 D.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8.[2012•福州模擬] 漫畫《貧不擇妻》啟示我們,貧困地區發展經濟應當(  )

①統籌城鄉發展 ②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叟c環境保護相協調 ④兼顧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
9.[2012•長沙模擬] 下圖是美國經濟學家格魯斯曼用描述經濟發展與資、環境變化關系的曲線。在我國,圖中的拐點出現,必須(  )

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诮档徒洕l展的速度、弁苿淤Y 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④優化出口、投資和消費的比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2•福州模擬] 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下列措施中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是(  )
①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化產業結構、谝越洕ㄔO為中心,努力實現經濟較快增長、蹌撔掳l展理念 ④全面推進經濟、政治、化、社會、生態環境五個方面的建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12•大連模擬] 漫畫《增長方式》啟示我們,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  )

A.正確處理好企業間的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B.處理好增長的質量、效益和速度的關系
C.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生產總值
D.要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經濟總量
12.[2012•寧波模擬] 《2011中國綠色發展指數》2011年10月1日在北京發布。這份研究報告,對我國30個省(區、市)和34個大中城市的綠色發展水平進行了測算和排名。綠色發展指數的公布有利于(  )
①引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②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③貫徹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芡苿映青l的協調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12•大連質檢] 材料,回答問題。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繼社會制度轉型和經濟體制轉軌之后,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第三次重大抉擇。圍繞這一主題,同學們分組進行研究。
第一組同學研究“更加注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經過研究,大家形成了幾點共識。
(1)作為小組發言人,請你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完成下表報告。
共識《經濟生活》知識
 ①必須重視居民消費在經濟中的作用依據:
、诎l展生產是促進消費的根本途徑依據:
 ③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促進消費的重要環節依據:
、苷诟母锸杖敕峙渖弦浞职l揮作用必要性:
、菹用窈箢欀畱n是促進消費的重要條件措施:
  第二組同學研究“改變主要依靠增 加物質資消耗的經濟發展方式” 。在對某鄉的實地調查中,同學們發現該鄉鄉政府為了發展當地經濟,準備與外投資者簽訂協議,引進一個高污染、高能耗、低科技含量的項目,一旦項目落實,勢必污染當地的空氣和水,嚴重威脅附近村民的健康,有關村民憂心忡忡。
(2)結合材料,請你就如何促進該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談談你的建議。

選做習題
14.[2012•黃岡模擬] 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1)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談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意義和要求。

(2)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下列地區或企業是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
 某市過去以加工貿易為主。2009年以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通過科技園區的建設把所有高端行業和研發企業集中到一起,形成 板塊①
 某軟件公司提出由產品經營向客戶經營轉變,即按照客戶的要求配置解決方案,提供專業服務②
 某企業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就業、醫療和教育的環境,及時了解員工的想法和需求,從而吸引了大量人才③
 某市由于歷史等各種原因,一直是東富西貧。為改變這一局面,該市加大對西部投入,建設大型商業開發區、休閑度假區④
 某市立足大城市帶大農村的區域實際,引導農民分層次向城市、農村的新型社區集中,引導農民進行土地流轉和集約經營⑤

時作業(十)
1.A [ 解析 ]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決定性意義,A正確。
2.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社會建設,A正確,其他三項與題意不符。
3.A [解析] 此題考查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降低能耗,必須優化產業結 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故答案為A。降低能耗要促進高能耗產業的轉變,而不是禁止發展,排除B。優化產業結構在于調節一、二、三產業的比重,而不是限制第二產業,排除C。節能減排必須發揮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排除D。
4.C [解析] 支持中原地區發展是國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體現,排除①,②正確。區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故③④正確。
5.A [解析] 4G信息技術的發展有利于推動科技進步,以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推動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故①②③正確?萍 進步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并不一定能夠降低恩格爾系數,故排除④。
6.B [解析] 漫畫表明我國目前的化建設與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相比是落后的。這是不全面的體現,故選B。
7.B [解析] 此題考查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遼寧省“五點一線”的發展格局,實現了以大連沿海工業區為重點,帶動周圍地市的發展,平衡了區域差距,故選B。
8.C [解析] 此題考查了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貧困地區為了發展而引入污染企業,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沒有兼顧長遠利益,從而導致對環境的破壞,故答案為C。統籌城鄉發展,主要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故①材料無體現。單純市場調節無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故②不合題意。
9.C [解析] 材料強調降低能耗,節約資,所以必須推動科技進步,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資節約型社會建設,故①③正確。降低能耗,并不一定要降低經濟發展速度,排除②。優化出口、投資和消費的比例與能耗高低無關,排除④。]
10.D [解析] ②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有誤,混淆了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11.B [解析] 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要改變經濟發展 方式,處理好質量、效益和速度的關系,故正確選項為B。
12.A [解析] 綠色指數主要強調對經濟發展中環境的保護,強調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故答案為A。此題與城鄉協調發展無關,故排除④。
13.[答案] (1)①消費影響居民生活水平;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②生產決定消費。③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收入差距和總體消費水平有密切聯系。④市場調節具有局限性,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加強宏觀調控。⑤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2)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②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發展低碳經濟的自主創新能力。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經濟發展要由依靠資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④把建設資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
[解析] 第(1)問,屬于依據類試題。①凸顯了消費的作用。 ②體現了生產決定消費。③體現了收入與消費的關系。④體現了市場缺陷。⑤體現了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第(2)問,主要涉及污染問題,所以解決污染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 貫徹科學發展觀,優化產 業結構,提高科技進步,建設資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14.[答案] (1)意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促進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節能減排,保護環境,降低資能消耗;有利于促進城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要求:堅持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2)①調整產業結構,進行規;洜I,走新型工業化道路。②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提高服務質量,關注市場需求。③調動勞動者積極性,營造人盡其才的制度環境,吸引高素質人才。④統籌兼顧,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距。⑤加快城鎮化建設,發展現代農業,使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解析] 第(1)問比較簡單,根據教材知識回答即可。解答第(2)問,要善于把材料信息轉化為理論性的語言,這就需要考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材料進行概括和抽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9941.html

相關閱讀:吉安一中高一政治期中試題
魚臺二中11-12學年高一政治下冊3月月考試題(帶答案)
嘉興一中2016高考政治考試試卷及答案
2014-2014學年高一政治上冊期初考試試題
上海市理工大學附屬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