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4分,共5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分,選對但不全的得分,有選錯的得0分。1.在牛頓第二定律公式中比例系數的數值( )A.在任何情況下都等于B.k的數值是由質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所決定的數值是由質量、加速度和力的單位所決定在國際單位制中的數值一定等于2.關于摩擦力與彈力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有彈力一定有摩擦力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D.同一接觸面上產生的彈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C是水平地面,A、B是兩個長方形物塊,F是作用在物體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體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A、B間的動摩擦因數μ1和B、C間的動摩擦因數μ2有可能是( )A. μ1=0,μ2=0 B. μ1=0,μ2≠0 C. μ1≠0,μ2=0 D. μ1≠0,μ2≠04.如圖所示,在動摩擦因數為0.1的水平面上向右運動的物體,質量為20 kg,在運動過程中,還受到一個水平向左大小為10 N的拉力作用,則物體受到的合力為(g=10 N/kg)(  )A.10 N,向右 B.30 N,向左C.30 N,向右 D.20 N,向左A.這是在紛繁的現象中探求事物本質的一種科學方法B.伽利略運用了邏輯推理的方法C.只要依靠推理就一定可以得到正確結論D.把可靠的實驗事實與深刻的理論思維結合起來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6.設有三個力同時作用在質點P上,它們的大小和方向相當于正六邊形兩條邊和一條對角線,如圖所示,這三個力中最小的力的大小為F,則這三個力的合力等于( )A.3F B.4FC.5F D.6FA.一定沿斜面向上?B.一定沿斜面向下?C.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D.可能為零8. 如圖所示x、y為兩個完全相同的物塊,K為輕質彈簧,L為輕線,兩物塊均處于平衡狀態。現若將L突然剪斷,用ax、ay分別表示剛剪斷時物塊x、y的加速度大小,則有( )A.ax=0、ay=0 B.ax=0、ay=gC.ax=g、ay=0 D.ax=g、ay=g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個2 N的力能分解為7 N和4 N的兩個分力B.一個2 N的力能分解為7 N和9 N的兩個分力C.一個6 N的力能分解為3 N和4 N的兩個分力D.一個8 N的力能分解為4 N和3 N的兩個分力A.合力大小隨兩力夾角增大而增大[]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C.兩個分力夾角小于180°時,合力大小隨夾角減小而增大D.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11.對下列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在一定拉力作用下車沿水平面勻速前進沒有這個拉力小車就會停下來所以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向上拋出的物體由于慣性所以向上運動以后由于重力作用慣性變小所以速度也越來越小急剎車時車上的乘客由于慣性一樣大所以都會向前傾倒質量大的物體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是由于物體的質量大慣性也就大質量A.0B.2m/s2 C.3m/s2 D.5m/s213.如圖所示用質量不計的輕繩和將、兩重物懸掛起來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對的拉力和對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對的拉力和對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的拉力和對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對的拉力和對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F的值逐漸減小到零,又馬上使其恢復到原值(方向不變),則 ( )A.物體始終向西運動 B.物體先向西運動后向東運動C.物體的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D.物體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二、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15題6分,16題8分,共14分)15.(1)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力的圖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乙中力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論值,F′是力F1 和 F2合力的實際測量值B.圖乙中F′是力F1和F2合力的理論值,F是力F1和F2合力的實際測量值C.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換成橡皮條,那么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D.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換成橡皮條,那么對實驗結果有較大的影響(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關于本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同一次實驗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B.畫力的圖示時,應選定恰當的標度,盡量使圖畫得大一些,但也不要太大而畫出紙外C.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測力計之間的夾角必須取90°D.實驗中,只要記錄O點的位置和彈簧測力計的讀數16.在探究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得到以下數據:物體質量不變時,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的對應數據如表1;物體所受合力不變時,加速度a和物體質量的倒數的對應數據如表2表1 表2(1)分別畫出aF圖象和a圖象[學,科,](2)由aF圖象得到的結論是 ;由a圖象得到的結論是 三、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40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17.(8分 如圖所示,一輕桿AO可繞固定轉軸O轉動,A端懸掛一盞電燈,當繩子AB使桿處于圖中所示的位置時,AB長為4m,OB長為3m,繩子拉力為30N,求燈重.(1分)如圖所示,彈簧AB原長為35cm,A端掛一個重50N的物體,手執B端,將物體置于傾角為30°的斜面上。當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時,彈簧長度為40cm;當物體勻速上滑時,彈簧長度為50cm,試求:(1)彈簧的系數;(2)物體與斜面的滑動摩擦數。140kg,用100N的力與水平成37°角推木箱,如圖所示,恰好使木箱勻速前進.若用此力與水平成37°角向斜上方拉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m/s2,sin37°=0.6,cos37°=0.8)20.(12分)一個質量為0.1kg的小球,用細線吊在傾角a為37°的斜面頂端,如圖所示。系統靜止時繩與斜面平行,不計一切摩擦。求下列情況下,繩子受到的拉力為多少?(取g=10m/s2)(1)系統以m/s2的加速度向左加速運動;(2)系統以l0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運動;15. (1) BC (2) B (3) ACD16. (1)如圖所示(2)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的合力成正比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T=0.2N (2) T=1.4N (1)系統以5m/s2的加速度向左加速運動: Ncos37°+Tsin37°=mg,即Ncos37°=mg-Tsin37° Nsin37°-Tcos37°=ma,即Nsin37°=ma+Tcos37° 兩式相除:tan37°=(ma+Tcos37°)/(mg-Tsin37°) T=0.2N (2)系統以10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運動: Ncos37°+Tsin37°=mg,即Ncos37°=mg-Tsin37° Tcos37°-Nsin37°=ma,即Nsin37°=Tcos37°-ma 兩式相除:tan37°=(Tcos37°-ma)/(mg-Tsin37°) T=1.4N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四次月考物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41555.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物理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冊牛頓第二定律同步練習題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
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