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 姓名 考號 g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mm黑色中性筆,將學校名稱、姓名、班級、聯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和答題卡上。2.請把答案做在答題卡上,交卷時只交答題卡,不交試題,答案寫在試題上無效。3.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四個選項中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每小題3分,共分。1.關于曲線運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CA.做曲線運動的物體速度大小一定發生變化B.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一定變化C.做曲線運動的物體一定有加速度D.做曲線運動的物體一定受變力作用2.下列那個單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DA.焦耳B.牛頓C.瓦特D.米3.下面的實例中,系統機械能守恒的是AA.小球自由下落,落在彈簧上,將彈簧壓縮后又被彈簧彈起來B拉著物體沿光滑的斜面勻速上升C跳傘運動員張開傘后,在空中勻速下降D飛行的子彈擊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塊.市內公共汽車在到達路口轉彎前,車內廣播中就要播放錄音:乘客們請注意,前面車輛轉彎,請拉好扶手這樣可以A.提醒包括坐著和站著的全體乘客均拉好扶手,以免車輛轉彎時可能向前傾倒B.提醒包括坐著和站著的全體乘客均拉好扶手,以免車輛轉彎時可能向后傾倒C.主要是提醒站著的乘客拉好扶手,以免車輛轉彎時可能向轉彎的外側傾倒D.主要是提醒站著的乘客拉好扶手,以免車輛轉彎時可能向轉彎的內側傾倒.A.如果重力對物體做正功,則物體的機械能增加B.如果重力對物體做負功,則物體的機械能減少C.如果重力對物體做負功,則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D.如果重力對物體做正功,則物體的動能增加7.做平拋運動的物體,在水平方向通過的最大距離取決于CA.物體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B.物體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C.物體的高度和初速度D.物體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8.設公路上正在行駛的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連續兩個2s內的位移分別是10m和18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汽車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B.汽車的加速度大小是4m/s2C.汽車的加速度大小是6 m/s2D.汽車的加速度大小是8 m/s29.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從靜止開始啟動,開始一段時間內汽車的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右圖所示。設汽車運動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則在這一段時間內汽車的運動情況是BA.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B.汽車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直線運動C.汽車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線運動D.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10.關于彈力與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A.滑動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其方向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大小總是跟該接觸面彈力的大小成正比C.受靜摩擦力的物體一定是靜止的D.桌面上放著一本書,書對桌面的壓力是因為書的形變產生的11.下列幾組數據中能算出地球質量的是()θ,設拐彎路段是半徑為R的圓弧,要使車速為v時車輪與路面之間的橫向()θ應滿足BA.sinθ=B.tanθ= C.sin2θ=D.cotθ=14.如圖所示,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現在物體上施加一個水平力F,物體仍處于靜止狀態。則這個物體受力的個數為CA.二個B.三個C.四個D.五個二、題。共個小題,題,共分。將正確答案填在答題卷中對應的橫線上。(5分)關于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每次實驗必須設法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值B.每次實驗中,橡皮筋拉伸的長度沒有必要保持一致C.放小車的長木板應該盡量使其保持水平D.先接通電源,再讓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16.(10分)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交流電和直流電兩種。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重錘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1)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上;C.用天平測出重錘的質量;D.先釋放紙帶,再接通電源,打出一條紙帶;.測量紙帶上某些點間的距離;.根據測量的結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其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步驟是(填選項)其中操作錯誤的步驟是(填選項)(2)在實驗中,質量m=1kg的物體自由下落,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4s。那么從打點計時器打下起點到打下B點的過程中,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_______J,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Ek=______J。(取g=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數字)(3)用表示各計數點的速度,h表示各計數點到P點的距離,以 為縱軸,以h為橫軸,根據實驗數據繪出 h的圖線,若圖線的斜率等于某個物理量的數值時,說明重物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該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10分)(1)17.(10分)質量為20kg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用N的水平拉力使它由靜止開始運動,經過3s物體的速度為60m/s。求物體運動加速度的大;求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物體在μmg=ma 3分μ=0.3 2分18.(10分 4分19.質量為m=1kg的小物塊輕輕放在水平勻速運動的傳送帶上的P點,隨傳送帶運動到A點后水平拋出,小物塊恰好無碰撞的沿圓弧切線從B點進入豎直光滑圓弧軌道下滑。B、C為圓弧的兩端點,其連線水平,已知圓弧半徑R=1.0m,圓弧對應圓心角θ=106°,軌道最低點為O,A點距水平面高h=0.8msin37°=0.6,cos37°=0.8)試求(1)小物塊離開A點的水平初速度()假設小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傳送帶的速度為m/s,則PA間的距離是多少(1)vBy==4m/s 3分v1/ vBy =tan370 3分v1 =3m/s 1分()mgLPA=m v12-0 2分LPA=1.5m 2分20.(12分=mg 3分得地球質量M= 3分(2)由G=m 3分得衛星的運動周期T=2π 3分忻州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聯考高物理(類)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1.C 2.D 3.A 4.C 5.A 6.D 7.C 8.A 9.B 10.D11.D 12.B 13. B 14.C、題。共1分。15.(5分)D;16.(10分)(1)CE;BD;(2)2.28J, 2.26J(3)當地重力加速度、計算題。共4分。1.分物體在μmg=ma3分μ=0.32分18.(10分4分19.分(1)vBy==4m/s3分v1/ vBy =tan3703分v1 =3m/s1分()μmgLPA=m v12-02分LPA=1.5m2分20.(12分)解:(1)由G=mg3分得地球質量M=3分(2)由G=m3分得衛星的運動周期T=2π3分高一物理試題(B類)雙向細目表序號內容識記理解應用小計選擇非選擇小計662力和運動33動力學6610164動能定理33612185功能關系3336曲線運動33667萬有引力33868148實驗方法8889實驗探究88810物體平衡33311機械能守恒定律1233612184258100tt0OP0PF山西省忻州市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高一期末聯考物理試題(B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76311.html
相關閱讀:高一物理上冊牛頓第二定律同步練習題
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江蘇省贛榆縣贛馬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物理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三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