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下表是x、y兩國人口數據表,分析并完成 1~3題。人口密度(人/Km2)出生率(‰)死亡率(‰)x1084218y275671.具有x國人口狀況特征的國家最多分布于A.歐洲 B.大洋洲 C 非洲 D.北美洲2.Y國可能分布在A.歐洲 B.大洋洲 C 非洲 D.北美洲3.造成x、y兩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差異懸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氣候條件 B.經濟條件 C 歷史條件 D.地形條件讀右側模擬人口遷移示意圖,完成4~5題。4.屬于國際人口遷移的有A.②③ B.③④ C ①② D.⑥⑦5.屬于國內城市化的有A.①② B.④⑤ C ③④ D.⑤⑥讀某城市“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圖和“勞動力在各行業中的百分比”圖,回答6―7題。6.在“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圖中,字母A―E反映的現象是A.城市化過程 B.郊區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鄉差別拉大7.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階段的就業比重狀況,下列組合較合理的是A.甲――A B.乙――B C.甲――B D.乙――F右下圖中的數字表示不同工業部門的投入情況,讀圖回答8―10題。8.圖中數字①代表的工業部門屬于A.資金密集型 B.資源密集型 C.技術密集型 D.勞動密集型9.下列符合工業部門④特點的工廠是A.制糖廠 B.家具 C.紡織廠 D.鋼鐵廠10.在技術投入的推動下,工業部門④的發展趨勢是 A.④―①―② B.④―②―③ C.④―③―① D.④―①―③讀“北京某工業區的企業分布示意圖”,回答11---13題。11.北京發展該類工業的主要區位優勢是:①交通運輸便利 ②勞動力充足 ③接近消費市場 ④為原料產地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12.該工業區內工業集聚的主要原因是:①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②減少地區環境污染 ③擴大總體生產能力 ④減少市場交易費用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3.根據相關地理知識判斷,該工業區可能位于北京的:①東南 ②東北 ③西南 ④西北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4.后工業化階段環境質量的提高主要取決于A 發達國家環保政策的不斷完善B 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戰略的不斷調整C 人的認識能力不斷增強D 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15.我國某地農民使用沼氣作為燃料,對環境的影響是A 有利于保護植被,減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凈化環境B 雜草填入沼氣池減少了秸稈還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C 飼料、肥料、燃料之間相爭激烈,農民需要根據實際調整三者關系D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但不利于農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有機聯系讀城市化進程和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曲線兩幅圖,完成16―17題.關于城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區域中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城市等級越低,城市數目越少,服務范圍越小C.組團式便于擴大城市規模,有利于城市的環境保護,如重慶市、浦東新區D.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是城市的基本組成部分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一些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口向鄉村和小城鎮回流。下列屬于逆城市化原因的是市區交通擁擠,用地緊張 大城市環境改善鄉村環境優美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B. C. D.20.與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廠的優越條件是 A.原料供應充足 B.交通運輸便捷 C.市場龐大 D.技術領先 21.下列四組河流中,河口都位于北緯20°---25°之間的是A 印度河、恒河、紅河、西江B 印度河、尼羅河、恒河、西江C 恒河、印度河、長江、西江D 恒河、紅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22.中亞干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降水稀少B 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C 高原沙漠廣布D 深居內陸、受海洋影響小23.讀下圖,沿直線從A到B所經過的氣候類型依次有A 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B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氣候C 溫帶海洋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D 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氣候、溫帶季風氣候24.下列有關西亞地區自然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A 氣候炎熱干燥,淡水資源短缺,農業中畜牧業占重要地位B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較平坦,發展種植業的條件優越C 居民均為白色人種,稱為阿拉伯人,故有“阿拉伯世界”之稱①使用低毒農藥防治病蟲等 ②引進抗病蟲害的優良品種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劑防腐劑 ④利用作物病蟲的天敵防止病蟲等A.①② B.②④ C ②③ D.③④28.工業化初期,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現環境質量大幅度下降的是 A.柏林B.倫敦舊金山D.匹茲堡由圖中的環境質量變化趨勢看,發展中國家必須清醒地認識到 A.環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業化階段環境問題會自然解決保護環境至關重要,必須杜絕興建大量排污工業D.可以采取措施,減少或避免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這種關系反映了環境質量的提高主要取決于 A.人的認識能力不斷增強B.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戰略不斷調整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D.發達國家環保政策不斷完善(1)四個國家的名稱是:B 、R 、I 、C 。(2)世界上大多數河流的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農業區,但R國東部三條重要河流的下游幾乎沒有農業生產,主要原因是什么? (3)I國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該國新興產業以 為主,世界著名。(4)B國北部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這里人口密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33、讀下圖回答以下問題( 8分)(1) 甲圖E―F階段反映了城市化進程的 現象。(2) 圖中a代表的國家按經濟發展水平屬于 國家,若bc兩條曲線代表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則表示發展中國家的是_____ 曲線。(3) 從圖中可看出,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1950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過發達國家。(4) 乙圖中a曲線N階段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34、下圖是某城鎮地形、鐵路、河流等的分布圖,該地常年吹偏西北風,據圖回答(1) 如果該地要建一座火電廠,其廠址應選擇在A、B、C、D、E、F中的何地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如果在該地要建一座療養院和食品加工廠,那么在A、B、C、D、E、F六地中,___________地應建療養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應建食品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離居民區較近的D、E兩地中,準備建一座奶牛廠,該廠應選擇在___________地較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gkstk.cn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99950.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