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湖南省常德市淮陽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常德淮陽中學2013-2014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問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小題,60分)1、下列天體系統中,層次最低的是A.銀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陽系 D.地月系2、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天體是A.木星 B.土星 C.地球 D.太陽3、關于總星系的說法,正確的是①可見宇宙 ②已知宇宙 ③半徑約140億光年 ④半徑約140億年 ⑤半徑約140億千米 ⑥主要天體系統為銀河系與太陽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⑤⑥4、維系天體系統之間關系的主要因素是①萬有引力 ②天體的運動 ③重力 ④自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使得地球上具有適宜的溫度的主要因素是A.合適的體積和質量 B.與太陽的距離遠近適中C.地球上有大氣 D.地球上有水6、太陽輻射的組成主要是①太陽光 ②可見光 ③紫外線 ④紅外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 D.①7、太陽活動與其產生的太陽外部層次聯系正確的是A.黑子→光球層 B.耀斑→光球層C.太陽風→色球層 D.黑子→日冕層8、太陽活動與其產生的直接影響聯系正確的是A.耀斑→磁暴 B.太陽風→地球氣候變化C.黑子→極光 D.耀斑→極光常德市(約29°N,111°E),北京市(約40°N,116°E)。根據其地理坐標完成9~14題。9、兩市的自轉線速度大和角速度說法正確的是A.自轉線速度:常德市>北京市;自轉角速度:常德市>北京市B.自轉線速度:常德市>北京市;自轉角速度:常德市=北京市C.自轉線速度:常德市<北京市;自轉角速度:常德市<北京市D.自轉線速度:常德市=北京市;自轉角速度:常德市=北京市10、在11月1日,關于兩市的晝夜長短情況說法正確的是A.晝長:北京市>常德市;兩市晝夜不等長B.晝長:北京市<常德市;兩市晝短夜長C.晝長:北京市=常德市;兩市晝夜等長D.晝長:北京市<常德市;兩市晝長夜短11、兩市的地方時A.北京市比常德市早20分鐘 B.常德市比北京市早20分鐘C.北京市比常德市早36分鐘 D.常德市比北京市早36分鐘12、當北京市所在時區的區時為8?00時,常德市所在時區區時為A.7?00 B.8?00 C.9?00 D.7?4013、一年中,北京市與常德市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比較,正確的是A.常德市>北京市 B.常德市<北京市C.常德市=北京市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 14、在“地球的五帶”中,常德屬于A.熱帶 B.亞熱帶 C.北溫帶 D.北寒帶15、公歷每年3月21日前后,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6、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是A.北回歸線 B.南回歸線 C.赤道 D.南極圈17、關于地震波的說法,正確的是A.縱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B.橫波能在固體、液體中傳播C.縱波的傳播速度高于橫波 D.縱波的傳播速度低于橫波18、組成花崗巖的主要礦物有①石英 ②長石 ③云母 ④方解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具有“層理構造”、“常含化石”的巖石為A.侵入巖 B.噴出巖 C.沉積巖 D.變質巖20、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是A.地震發生時的地面變化B.通過打深井而獲得的信息C.由地震波的不連續變化而形成的不連續界面D.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獲得的信息21、地球的外部圈層是指A.只包含巖石圈B.大氣圈、水圈、生物圈三個圈層C.指地球的地殼部分D.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組成22、地質學家常利用地震波來尋找海底油氣礦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海底有石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3、2011年9月29日11時,強臺風“納沙中心位于196°N,1117°E,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達到42米每秒的風速,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8級大風范圍半徑約380。、有一艘輪船于當地時間2011年10月17日11時20分(區時)航行在圖示海區內。若10分鐘后該船通過了,下列日期和區時在圖示范圍內不可能的是A.10月18日10時30分 B.10月18日11時30分C.10月17日11時30分 D.10月16日12時30分高一地理(答卷)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綜合題31、常德市(約29°N,111°E),北京市(約40°N,116°E) ⑴從地形(地貌)上看ABCD四地分別是A 、B 、C 、D 。⑵從地質構造來看,ABCD四地分別是A 、B 、C 、D 。⑶D處的地形形成過程是 。33、下圖中,A點的緯度為66.5°N,E點所在經線經度為120°E。完成下列問題。(12分)⑴CF為 (晨/昏)線,該日,北半球各地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⑵圖中各點的地方時為:C 、D 、F 、E ;⑶該日為北半球的 (節氣),日期為 (月日)前后,圖中太陽直射點的經度為 ,緯度為 ;⑷圖中A點的晝長為 小時,有 現象。34、下圖為地殼物質循環模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⑴圖中的巖石的成因類型為:A 、B ;⑵常見的巖漿巖有 ,常見的變質巖有 ;常見的沉積巖有 。(每類巖石只說出一種)常德淮陽中學2013-2014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一地理(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DAABBAABBAAACA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ACCBABDCCBDCC二、綜合題31、61° 84.5°(84°26′) 37.5°(37°34′) 51°32 ⑴山嶺 山谷 山嶺 山谷 ⑵地壘 地塹 向斜 背斜⑶巖層受水平擠壓向上拱起,頂部破碎為外力侵蝕形成山谷33、晨 晝長夜短 2?00 6?00 8?00 10?00 夏至 6月22日 150°E 23.5°N 24 極晝(12分)34、巖漿巖 變質巖 花崗巖 大理巖 石灰巖 內部(12分)班次 姓名 考場號 座位號 湖南省常德市淮陽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05983.html

相關閱讀: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