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A、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B、人民當家作主C、民主與專政是辯證統一的D、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利2、國家具有多種屬性,其根本屬性是A、主權性 B、社會性 C、階級性 D、全民性3、我國至今已制定了有關公民基本權利的法律、法規1000多件,在我國,公民選舉所需經費均由政府開支。這體現了: A、人民民主的廣泛性 B、人民民主的社會性 C、人民民主的階級性 D、人民民主的真實性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A、公民享有的權利和義務都是相同的 B、公民的社會地位都是相同的C、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D、立法平等和執法平等5、我國公民的基本政治義務有①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 ②遵守憲法和法律③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④民主監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2006年3月胡錦濤同志指出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中第一條是“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材料反映了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義務是A.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B.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C.遵守憲法和法律 D.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7.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是A.召開信息發布會 B.賦予公民廣泛的民主權利C.拓寬民意反映渠道 D.決策機關自律活動8.對同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實行社會公示,這是尊重公民的A.知情權 B.政治自由權 C.安全權D.直接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9.2005年9月27日全國人大就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舉行聽證會,這是全國人大歷史上舉行的第一次立法聽證會。對聽證制度認識正確的A.聽證的目的是為了決策利民 B.它是決策充分反映民意的唯一途徑C.不利于決策機關發揮決策權D. 聽證是進行科學決策的前提10.《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農村村民委員會是我國現行政治體制中的A.基層政權組織? B.基層自治組織 C.基層社會團體? D.基層經濟組織11.能否進行有序的政治參與,決定著我們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公民有序的參與政治生活,可以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愿 ②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③有利于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 ④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設置“市長電話”溝通市民和市長之間的聯系,通過電話將有關問題直接反映給市長。這種做法主要體現出我國公民享有批評建議權的具體保障制度中的A.信訪舉報制度 B.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C.輿論監督制度 D.揭發檢舉制度13.我國憲法在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同時,也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公民要承擔起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就必須 A.遵守憲法和法律 B.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C.努力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 D.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進行斗爭14.下列各種行為屬于我國公民監督權的是 A.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與建議 B.依法在公共道路上游行、示威 C.依法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 D.對以權謀私的國家公務員進行揭發、舉報15.據報道,作為我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南京市目前已經有六成以上的社區居委會由居民直選產生,與上屆相比,本屆選舉的民主程度大大提高,居委會成員的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特征日益顯現。這表明 A.我國基層民主制度在不斷健全和完善B.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完善 C.社區居委會的直選是我國政府機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D.直選有利于更好地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16.某貨車司機發現13歲的小兵在偷他車內的東西,便將其抓住,用電話線捆住雙手,關了近40個小時。由于其行為涉嫌非法拘禁,被檢察院依法批捕。這表明( )A.公民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 B.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會受到法律制裁C.任何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遵守法律D.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受到法律保護17.政務公開、開門立法、改革保密制度、首部民主政治白皮書亮相……從立法到司法、從政務到村民自治、從中央到地方,2005年,中國民主政治建設中,公開的步伐越走越快。從政治生活角度理解,公開透明,有利于A.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B.使公眾可以更好地參與社會管理C.使公眾更好地行使監督權 D.推動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實現18.對“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正確的是A.公民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B.極少數人享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C.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法律保護 D.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受到法律的制裁19.在下列對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認識中,正確的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都是選民B.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權利C.我國各級人民代表都由直接選舉產生D.依法被判刑的人,不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0.去年以來在我國一些地方曾發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區養殖戶積極配合,捕殺了大量家禽,他們的經濟遭受了嚴重損失。為此各地各級政府對養殖戶及時進行了資金補償,同時積極采取措施盡可能挽回經濟損失。這表明在我國 A.公民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不存在矛盾 B.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 C.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 D.保護公共安全和人民的身體健康是政府的職責21.背景: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根據《憲法》的規定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廣泛政治權利和自由。辨析: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是廣泛的、真實的、不受約束的22當前,我國的教育存在比較嚴重的不平衡、不公平現象,在我國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公平分配這些資源,規范學校收費,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成為今年 “兩會”代表、委員重點討論的內容。不少網站開設專欄,讓公眾參與討論,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部分公眾的觀點還成為政府決策的依據。 運用所學知識回答: (1)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有何積極意義?(列舉觀點評析類)(2)防止教育亂收費現象的發生,可以發揮哪些監督形式的作用?(提出建議措施類)(3)某市教育主管部門計劃舉行一次關于“教育收費”的聽證會,請你設計聽證會的參加對象,并要求保證聽證會能夠反映不同方面的聲音。(設計活動方案類)(4)假如你所在的班級準備針對材料中的問題舉辦一次模擬聽證會,請你設計一個活動步驟。(設計活動方案類)總結。(3分)答案:(3)公民政治權利并非不受約束的。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分)(4)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本題觀點是不準確的。(3分)(2)①通過信訪舉報制度行使監督權,給有關國家機關寫信、打電話,或向有關人員當面提出意見、批評、建議;②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實行民主監督,將自己的意見、批評、建議反映給人大代表,形成議案,上傳到國家權力機關;③通過輿論監督制度行使監督權,依法在新聞媒體上公開發表意見;④參加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等新的民主監督形式。(6分)河北省保定市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下學期第四次周練 政治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12004.html
相關閱讀:2014-2014學年高一政治上冊期初考試試題
吉安一中高一政治期中試題
上海市理工大學附屬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
嘉興一中2016高考政治考試試卷及答案
魚臺二中11-12學年高一政治下冊3月月考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