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廣東省實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無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廣東實驗中學201—2013學年(下)高一級模塊考試地 理本試卷共1頁,滿分10分,考試用時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考生必須保持答題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收回。1.關于印度人口敘述,正確的是( )A.圖示期間人口增長4倍多 B.每年凈增人口數有下降趨勢 C.目前印度人口增長類型屬于傳統型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長率低于1% 2.影響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①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較低 ③醫療衛生水平較低 ④人們的生育意愿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印度由于人口增長較快,帶來的影響可能有( )①人均收入增長緩慢 ②勞動力充足,勞動密集型產業發達③失業問題十分嚴重 ④糧食短缺問題日益突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下表是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廣東省某市遷入人口年齡及性別統計表”。據此回答4--5題。年齡段(歲)0-1415-2930-4445-59≥60男性人口(萬人)5.0425.1414.684.941.76女性人口(萬人)3.8437.1011.634.011.784.該市遷入的人口特點有( )( )6. 表中顯示人口跨省流動的空間特征是( )城市到農村 B.城市到城市 C.中西部到沿海 D.農村到農村( )....8.影響環境人口容量最基本的因素的是( )A.資源 B.區域開放度 C.消費水平 D.科技?  ?9.我國城市化進程正處于( )?A.初期階段 ?B.加速階段 C.逆城市化階段  D.再城市化階段10.階段II中,城區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①交通不便  ②地價上漲  ?③污染嚴重   ④遠離商業中心A.①④ ?  ?B.②③    ?C.②④  D.①③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首先從英國,隨后在美國、西歐各國、日本,后來又在北歐各國,相繼出現了與城市化過程相反的人口流動現象,以及人口“鐘擺式”的移動,如倫敦老城區白天人數達一百多萬,夜間只有十幾萬。據此回答11—12題。11.逆城市化現象產生的原因是( )A.城市經濟發展不穩定,失業人口增多 B.城市犯罪率高,居住不安全C.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鄉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漸完善D.鄉村有大量閑置土地,需要人經營管理12.關于逆城市化的成因和表現,不正確的是( )A.衛星城不斷出現,城市群逐漸形成 B.城市人口向鄉村和小城鎮流動 C.大城市中心區萎縮 D.鄉村和小城鎮環境較好 13.圖為城市某功能區一天內不同時段的人口流動狀況示意圖,由圖可知該功能區是( )A.商業區 B.住宅區 C.工業區 D.行政區 下面甲圖是“位于平原地區的某城市風向頻率圖”,乙圖是“該城市地價分布概念圖”,讀圖回答14--16題。14.圖中地價等值線彎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商品產地距離大小的影響 B.市中心距離大小的影響C.交通通達度高低的影響 D.環境質量優劣的影響.該城市計劃新建一座大型鋼鐵廠,廠址的最佳位置在(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A.數量越少,服務范圍越小 B.數量越多,服務范圍越小C.數量越多,服務范圍越大 D.數量越少,服務范圍越大17.圖為某城市空間結構示意圖。讀圖可知( )A. 城市空間形態呈放射狀,多中心結構特征明顯B. 傳統與新興并存的工業區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務設施齊全C. 城市新開發區主要位于東南部,適宜發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D. 外來人口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業,其生活區位于城市新開發區下圖示意昆明附近產業轉化的構想,Ⅰ表示煙草業的變化,Ⅱ表示鮮花業的變化。讀圖并回答18--21題。 18.該區域發展花卉業(“彩色農業”)的氣候資源優勢是A.太陽輻射強B.“四季如春”,降水豐沛 C終年溫和多雨 D.夏季炎熱干旱,冬季溫和多雨該區域發展花卉業基地優勢是A.廉價勞動力,土地價格較低 B.技術力量強 C.消費市場廣闊 D.交通便利,利于出口要解決保鮮、開發新品種等問題,從而使花卉業具有國際優勢,最重要的途徑是A.擴大生產規模 B.技術創新 C.整治水環境 D.提高勞動力素質該產業轉化的意義有 ?①減少運輸成本 使卷煙產量增加 既有益生態,又美化生活 消除不可持續發展隱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單從氣候條件考慮,哪種氣候條件下最適多汁牧草生產發展乳畜業?( )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高山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下面甲乙圖為某地土地利用圖和農業產值構成圖,讀圖完成23~24題。23.該區域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A.大牧場放牧業 B.種植園農業 C.混合農業 D.商品谷物農業24.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是(  ) A.勞動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專業化程度、商品率高 C.生產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 D.生產靈活性差,市場適應性弱讀三地區的農業基本情況資料比較圖,回答25~26題。25.下列說法正確的 (  ) A.甲可能為美國商品谷物農業 B.乙可能為澳大利亞混合農業 C.丙可能為亞洲季風水田農業 D.甲、乙、丙農業在我國都不存在 26.甲農業類型的區位特點是(   ) A.地廣人稀,土地面積廣闊 B.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C.科技水平高 D.單產量低27.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亞熱帶沿海地區一些耕地經歷了“水稻田—甘蔗地—魚塘—花卉棚”的農業景觀變遷,影響這種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是( )A.政策 B.氣候 C.水源 D.市場近年來,新疆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哈密瓜、香梨等特色瓜果馳名中外。據此完成28—30題28.新疆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區位條件是( )A.交通便利 B.科技發達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29.新疆發展特色農業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市場 B.水源 C.政策 D.氣候 30.實現新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是( )A.利用水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 B.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發展節水農業C.利用光熱資源,大面積種植熱帶水果 D.提高土壤肥力,大力發展林業及林產品加工下表是我國四個地區建廠的區位優勢比較(數值越大,優勢越明顯)。據此回答31-33題。地點優勢比較原料市場工資甲414乙141丙232丁32331.影響甲地工業布局最不利的因素可能是( )A.生產成本低 B.原材料缺乏 C.市場需求不足B.乙B.乙國家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湖南省會長沙市東郊星沙鎮,創建于1992年8月,規劃控制面積38.6平方公里。引進企業99家,其中三資企業41家,內資企業58家。根據資料,回答題.對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區內企業是因工業投入-產出上的聯系而集聚在一起的B.該區屬于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C.該區屬于勞動力密集的專業化工業集聚區D.區內企業為了共同利用基礎設施而集聚.很多跨國公司選擇在長沙投資建廠,最終目的是A.充分利用各地資源 B.使產品快速進入市場C.降低成本,提高利潤D.實現經營的全球化下列工廠集聚在一起布局的是(  )①紡織廠、印染廠、阡撹F廠、重型機械廠、墼旒垙S、化纖廠、苁称窂S、家具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7. 圖b所示工廠元件生產的全球化,目的是(  )A.減輕污染 B.提高產品質量C.尋找最優區位 D.促進全球經濟發展42.對美國“硅谷”迅速崛起主要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硅谷”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B.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C.高等院校多,斯坦福大學在“硅谷”的崛起中起了關鍵作用D.便捷的交通條件,有航空線和高速公路通過讀我國某傳統工業區圖。完成43—44題。43.A.勞動力 B.. D..城市在資源開發利用中面臨資源日趨枯竭加快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有效途徑有 ①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 ②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③大力發展水養殖業 ④增加勞動密集型產業 A.①② B.②③ .③④ D.①④.京滬高速鐵路建成開通運營..C.縮短運營里程 D.保護野生動物48.在下列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最靈活和最高效的運輸方式分別是( )A.水運 鐵路 B.公路 航空 C.航空 管道 D.鐵路 公路49.A.鐵路 B. 河運 C.海運 D.公路讀圖,回答-51題。50.老城區選址主要考慮的區位因素是   A.河流 B.鐵路運輸 C.氣候 D.礦產資源 5.由圖中信息可知,該城市形態發展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礦產資源的開發 B.人口分布的改變   C.鐵路運輸的發展 D.環境污染的影響 A.鐵路 B.公路 C.水運 D.管道 53.人地關系全面廣東省實驗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24491.html

相關閱讀: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
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